长安,
志得意满的刘彻陛下接受了秦夏使臣的访问。
只是高兴没有持续多久,
他的好心情就被秦夏两国君主相约称帝的事情给破坏了。
好在掌权日久,
皇帝已经沉稳了很多。
他只是对两国使者说,“见到大汉的威风以后,你们还有与我相较的胆气吗?”
秦使挺直腰板说,“可以相约出兵,在域外比试一下。”
夏使虽然已有“汉强夏弱”的认知,但到底没有抛弃作为一国使臣的骨气。
他对汉帝微微躬身道,“三国的关系,就像一个家里生出的三个兄弟。”
“如今三兄弟各立门户,往来并不密切,那么很多事情,也不好由对方指指点点。”
“如果陛下您想要确立自己作为长兄家主的地位,那还是请您多辛苦一点,展示出自己的能力来。”
国家的繁荣和强大,
除了最根本的军事之外,
还要有足够的文化,繁荣的经济。
尤其,
汉朝占据了最为富饶的中原祖地,如果无法在这些方面超出他们许多的话,
秦夏是不会服气的。
听到这样的话,皇帝不高兴的盯了使者们一阵,然后说,“秦、夏有种,朕很佩服!”
“既然说出这样的话,那之后就不必急着返回了,在大汉多待一些日子,见识一下祖地的风采吧!”
听到这暗含“扣押自己,不准放归”意思的话语,两国的使者没有改变自己淡然的神色。
反正出使一趟,路途艰辛,本就耗时漫长。
能在中原多停留休养,他们也愿意接受。
随后,
按照流程,两国各自呈上了不远万里,带来中原的礼物。
夏国是许多宝石、象牙和香料,以及一些书籍。
“这些书册,一部分是史书,一部分是我夏国学者书写的典籍,还有一部分是佛经。”
关于国家往来之间,互通消息,交换记录的传统,皇帝是知道的。
因为汉朝如今,还有许多战国遗风。
上千年的惯性,并不会因为这不到百年的统治,轻易得到改变。
至于典籍,
则是为了彰显夏国的文化,以示其虽立国域外,仍旧没有辜负先贤的教诲,并将其传下的智慧,得以传承发扬。
皇帝让人接过一看,发现其中文字,的确有不凡之处。
除却在中原早已落寞的墨家思想,仍在夏国有所留存之外,还有许多医家之事。
想来是因夏国水热过众,疫病多发,故而能让医家在那里兴盛。
“那这佛经,又是何等之物?”
皇帝指着其中几本书册询问夏使。
夏使说,“佛教,是我夏国如今兴盛的教派。”
“其虽源于身毒,然传入我国之后,便为佛门众觉者改良,融合为我国文统的一部分。”
皇帝听了,便想起许多年前,张骞第一次出使新夏并返回禀报的内容。
他记得,
当时佛教在夏国的传播,并不广泛。
夏王还会时常派人出去,对比丘众多的寺庙进行调查打压,以防其中僧侣,哄骗民间无知百姓的钱财,并拐走青壮,令其埋头颂经,不事生产,损害国家的根基。
想不到这些年过去,
这些异教之书,竟被夏国视为可以拿出来显摆的东西了。
皇帝心中当即认定:
夏国来日,必然会落于大汉身后!
为此,
他的心情好转了些许。
于是他又看向秦使,询问他的礼物有哪些。
同夏国一样,
秦国为汉朝准备了自己的国史和典籍。
后者的内容中,
则是多有耕田、牧畜,乃至于制器之事。
皇帝见了,便在心里想道:
夏国的文字,颇有浮事虚华之风。
秦国的书册之中,务实较多。
只是由此观之,秦国君臣即便到了域外,也没有太大变化,都在摁着百姓,让其安分做事,不准其多做思考。
这样一来,
即便一时可以同大汉争雄,久了也要因其内里空虚,后继无力的。
皇帝心情于是更好了。
等之后处置迷路的张骞时,他甚至大施皇恩,在革除了他的官职爵位,废为庶民后,又很快允许其戴罪立功——
“去出使西域吧!”
“是时候在那里广施教化,让其融为我诸夏的一部分了!”
在河西之战后,
匈奴人已经完全从此地撤走,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被完全打通。
皇帝大手一挥,就在那条狭长的走廊上,设立了四个新的郡县,宣布这里变成了诸夏自古以来,后世也绝对不能舍弃的一部分。
而考虑到通商域外,能给大汉带来的财富,皇帝对西域的需求,也得到了提高。
他需要更多的钱财,
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皇帝开拓疆土的雄心,还没有得到满足。
“漠北那边,还要继续打下去!朕要打得匈奴人再也不敢在漠南设立单于的王帐!”
“南越也要收复,朕不能容忍在大汉的南边,还有这么一个国家!”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中央之国,
天生就应该拥有南至于海,北至草原的广阔领土。
毕竟《山海经》中,通过对许多山脉地形的描述,已经勾勒出了诸夏大地的基础模样。
江河之间的广阔平原,
是诸夏繁衍生息,壮大根本的倚仗。
而向西那逐渐绵延壮美起来的群山,
则是诸夏天然的屏障。
他们应该拿下这块完美的土地,好不辜负上天的厚爱。
霍去病在旁边笑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会为您解决困扰!”
皇帝因此哈哈大笑起来。
他很不见外的搂住霍去病的肩膀,感谢他为大汉立下的不世之功。
言语之间,
皇帝忽然提到,“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虽然朕常常说,你和你舅舅,是上天赐给大汉打击匈奴,振作国威的名将。”
“但绝对不能在匈奴人溃散臣服之后,就离开朕的身边。”
关于霍去病行军时的表现,
皇帝早就知晓了。
他因此有了这样的顾虑。
霍去病听了,只是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放心!”
“臣的身体好着呢!”
皇帝才不信这小子的鬼话,只是传令宫人,从皇宫宝库中挑选许多珍贵的药材,送给冠军侯补补身体。
还额外下旨给大将军卫青,让他在这段时间,好好摁住霍去病,别让他乱来。
在宫里,
皇帝这个姨丈威严厚重,霍去病不敢放肆。
但在宫外,
哼哼,
舅舅卫青也抓不到这个灵活的侄子!
这样想着,
霍去病回到自己家里,转头就被卫青给逮住了。
卫青说,“我听说你在行军之时,同将士共饮一处泉水?”
“是的!”霍去病骄傲的挺起了胸膛,“陛下还说为了纪念这件事,要将那里命名为酒泉郡!”
“舅舅,你不可要因此嫉妒我啊!”
陛下早就说过了,
他们舅甥,都是大汉征服草原的翅膀!
他每一个都很疼爱珍重的!
但卫青皱着的眉头仍旧没有松开。
“不是再三叮嘱你,野外的河水,不到艰难之时,不要直接饮用吗?”
“野水中生有疫虫,服之易得病,当使烧沸,或以巾布滤之,以防病虫入体!”
这是何博赠送给卫青《养生法》中所提到的。
毕竟他们在草原上奔袭作战,难免遇到这种问题,从而引发各种病症,不得不防嘛!
而霍去病当时还有空抱出来一坛酒,跟将士们共饮,可见并没有到“非饮生水不可”的地步。
霍去病就说,“感情到了,情不自禁就喝了点!”
“而且那泉水清澈透亮,我一点脏污都没有看出,怎么可能有虫子呢?”
卫青听他这样说,并没有再反驳,只是直截了当的伸出手,扣住外甥的肩膀,让他跟自己回去通读长辈赠予的医书,以及发誓下次绝对不干这样的事。
霍去病挣扎不开,只能被迫应下。
志得意满的刘彻陛下接受了秦夏使臣的访问。
只是高兴没有持续多久,
他的好心情就被秦夏两国君主相约称帝的事情给破坏了。
好在掌权日久,
皇帝已经沉稳了很多。
他只是对两国使者说,“见到大汉的威风以后,你们还有与我相较的胆气吗?”
秦使挺直腰板说,“可以相约出兵,在域外比试一下。”
夏使虽然已有“汉强夏弱”的认知,但到底没有抛弃作为一国使臣的骨气。
他对汉帝微微躬身道,“三国的关系,就像一个家里生出的三个兄弟。”
“如今三兄弟各立门户,往来并不密切,那么很多事情,也不好由对方指指点点。”
“如果陛下您想要确立自己作为长兄家主的地位,那还是请您多辛苦一点,展示出自己的能力来。”
国家的繁荣和强大,
除了最根本的军事之外,
还要有足够的文化,繁荣的经济。
尤其,
汉朝占据了最为富饶的中原祖地,如果无法在这些方面超出他们许多的话,
秦夏是不会服气的。
听到这样的话,皇帝不高兴的盯了使者们一阵,然后说,“秦、夏有种,朕很佩服!”
“既然说出这样的话,那之后就不必急着返回了,在大汉多待一些日子,见识一下祖地的风采吧!”
听到这暗含“扣押自己,不准放归”意思的话语,两国的使者没有改变自己淡然的神色。
反正出使一趟,路途艰辛,本就耗时漫长。
能在中原多停留休养,他们也愿意接受。
随后,
按照流程,两国各自呈上了不远万里,带来中原的礼物。
夏国是许多宝石、象牙和香料,以及一些书籍。
“这些书册,一部分是史书,一部分是我夏国学者书写的典籍,还有一部分是佛经。”
关于国家往来之间,互通消息,交换记录的传统,皇帝是知道的。
因为汉朝如今,还有许多战国遗风。
上千年的惯性,并不会因为这不到百年的统治,轻易得到改变。
至于典籍,
则是为了彰显夏国的文化,以示其虽立国域外,仍旧没有辜负先贤的教诲,并将其传下的智慧,得以传承发扬。
皇帝让人接过一看,发现其中文字,的确有不凡之处。
除却在中原早已落寞的墨家思想,仍在夏国有所留存之外,还有许多医家之事。
想来是因夏国水热过众,疫病多发,故而能让医家在那里兴盛。
“那这佛经,又是何等之物?”
皇帝指着其中几本书册询问夏使。
夏使说,“佛教,是我夏国如今兴盛的教派。”
“其虽源于身毒,然传入我国之后,便为佛门众觉者改良,融合为我国文统的一部分。”
皇帝听了,便想起许多年前,张骞第一次出使新夏并返回禀报的内容。
他记得,
当时佛教在夏国的传播,并不广泛。
夏王还会时常派人出去,对比丘众多的寺庙进行调查打压,以防其中僧侣,哄骗民间无知百姓的钱财,并拐走青壮,令其埋头颂经,不事生产,损害国家的根基。
想不到这些年过去,
这些异教之书,竟被夏国视为可以拿出来显摆的东西了。
皇帝心中当即认定:
夏国来日,必然会落于大汉身后!
为此,
他的心情好转了些许。
于是他又看向秦使,询问他的礼物有哪些。
同夏国一样,
秦国为汉朝准备了自己的国史和典籍。
后者的内容中,
则是多有耕田、牧畜,乃至于制器之事。
皇帝见了,便在心里想道:
夏国的文字,颇有浮事虚华之风。
秦国的书册之中,务实较多。
只是由此观之,秦国君臣即便到了域外,也没有太大变化,都在摁着百姓,让其安分做事,不准其多做思考。
这样一来,
即便一时可以同大汉争雄,久了也要因其内里空虚,后继无力的。
皇帝心情于是更好了。
等之后处置迷路的张骞时,他甚至大施皇恩,在革除了他的官职爵位,废为庶民后,又很快允许其戴罪立功——
“去出使西域吧!”
“是时候在那里广施教化,让其融为我诸夏的一部分了!”
在河西之战后,
匈奴人已经完全从此地撤走,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被完全打通。
皇帝大手一挥,就在那条狭长的走廊上,设立了四个新的郡县,宣布这里变成了诸夏自古以来,后世也绝对不能舍弃的一部分。
而考虑到通商域外,能给大汉带来的财富,皇帝对西域的需求,也得到了提高。
他需要更多的钱财,
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皇帝开拓疆土的雄心,还没有得到满足。
“漠北那边,还要继续打下去!朕要打得匈奴人再也不敢在漠南设立单于的王帐!”
“南越也要收复,朕不能容忍在大汉的南边,还有这么一个国家!”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中央之国,
天生就应该拥有南至于海,北至草原的广阔领土。
毕竟《山海经》中,通过对许多山脉地形的描述,已经勾勒出了诸夏大地的基础模样。
江河之间的广阔平原,
是诸夏繁衍生息,壮大根本的倚仗。
而向西那逐渐绵延壮美起来的群山,
则是诸夏天然的屏障。
他们应该拿下这块完美的土地,好不辜负上天的厚爱。
霍去病在旁边笑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会为您解决困扰!”
皇帝因此哈哈大笑起来。
他很不见外的搂住霍去病的肩膀,感谢他为大汉立下的不世之功。
言语之间,
皇帝忽然提到,“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虽然朕常常说,你和你舅舅,是上天赐给大汉打击匈奴,振作国威的名将。”
“但绝对不能在匈奴人溃散臣服之后,就离开朕的身边。”
关于霍去病行军时的表现,
皇帝早就知晓了。
他因此有了这样的顾虑。
霍去病听了,只是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放心!”
“臣的身体好着呢!”
皇帝才不信这小子的鬼话,只是传令宫人,从皇宫宝库中挑选许多珍贵的药材,送给冠军侯补补身体。
还额外下旨给大将军卫青,让他在这段时间,好好摁住霍去病,别让他乱来。
在宫里,
皇帝这个姨丈威严厚重,霍去病不敢放肆。
但在宫外,
哼哼,
舅舅卫青也抓不到这个灵活的侄子!
这样想着,
霍去病回到自己家里,转头就被卫青给逮住了。
卫青说,“我听说你在行军之时,同将士共饮一处泉水?”
“是的!”霍去病骄傲的挺起了胸膛,“陛下还说为了纪念这件事,要将那里命名为酒泉郡!”
“舅舅,你不可要因此嫉妒我啊!”
陛下早就说过了,
他们舅甥,都是大汉征服草原的翅膀!
他每一个都很疼爱珍重的!
但卫青皱着的眉头仍旧没有松开。
“不是再三叮嘱你,野外的河水,不到艰难之时,不要直接饮用吗?”
“野水中生有疫虫,服之易得病,当使烧沸,或以巾布滤之,以防病虫入体!”
这是何博赠送给卫青《养生法》中所提到的。
毕竟他们在草原上奔袭作战,难免遇到这种问题,从而引发各种病症,不得不防嘛!
而霍去病当时还有空抱出来一坛酒,跟将士们共饮,可见并没有到“非饮生水不可”的地步。
霍去病就说,“感情到了,情不自禁就喝了点!”
“而且那泉水清澈透亮,我一点脏污都没有看出,怎么可能有虫子呢?”
卫青听他这样说,并没有再反驳,只是直截了当的伸出手,扣住外甥的肩膀,让他跟自己回去通读长辈赠予的医书,以及发誓下次绝对不干这样的事。
霍去病挣扎不开,只能被迫应下。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最新章节,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