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刘备与李翊各领一军,前去追击溃败的黄巾贼。

  刘备领关羽、徐晃向南,前往固始追击黄邵。

  李翊领赵云,向北,前往城父追击何仪。

  路上,赵云与李翊并马而行。

  两人聊了一些军事上的问题。

  聊着聊着,赵云突然开口问道:

  “军师执意要领一军去追击何仪,可是单纯为了清缴黄巾贼去的?”

  这还问的巧妙,李翊带兵去城父本就是剿贼的。

  赵云却问李翊是不是去剿贼。

  “子龙缘何如此相问?”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饶有兴致地说道:

  “此去城父,不为剿贼,却是为何?”

  赵云微一沉吟,道:

  “云只是觉得对付何仪这般小贼,何须军师亲自领兵。”

  “是以大胆猜测,军师此去城父,肯定另有所图。”

  哈哈哈……

  李翊放声笑道:

  “主公常言子龙心细,今见果不其然。”

  “不错,此去城父,一的确是为了剿贼,至于二么……”

  李翊微微一顿,看向赵云扬唇道:

  “子龙竟然观察的如此仔细,何妨猜一猜此去何为?”

  赵云骑在马背上,微作沉吟。

  俄顷,乃开口发表自己的猜想:

  “此前我军在新阳征剿黄巾贼时,军师曾专门到颍水边勘察地形。”

  “而城父又背靠涡水,莫非军师此去,是为了勘察那里的地形?”

  呵呵呵……

  李翊笑出了声:

  “子龙当真是机敏过人,机敏过人呐!”

  “主公常言子龙做事稳重,可付与大事,今后若有用子龙处。”

  “翊当首荐子龙。”

  赵云忙拱手道:

  “军师才策谋略,世所罕有,云在军师身边,亦受益匪浅。”

  “今后更当躬听明诲,不敢松散懈怠。”

  嗯……

  李翊一颔首,循循善诱,接着问赵云道:

  “既然子龙已经猜到了我们此行的目的。”

  “那可能猜到我想要做什么吗?”

  “莫非军师是冲着袁术去的?”

  赵云不假思索,大胆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李翊点了点头,肯定了赵云的猜测。

  汝南是天下第二大郡,人口为豫州之最。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地理位置好,有大量的水系。

  就拿李翊此前勘察过的颍水来说。

  这条河系连接淮水,可以直通徐州。

  等于说,能够通过这条水系,连接豫、兖、徐三州。

  而李翊即将北上的城父,去勘察那里的涡水也是一样。

  都连通淮水,可以直通徐州。

  陆路运输,只运七天的粮草,都要消耗一半。

  可水路运输,一千里的路程,也只消耗平均值的五分之一左右,至多不超过二分之一。

  试想,若是利用这两条水系,运送粮草,甚至是运送士兵。

  那他们可以从徐州,往袁术的淮南投放多少兵力过去?

  赵云听完了李翊的构想之后,大为吃惊:

  “军师是想把与袁术的战事,转到豫州来?”

  “不错。”

  李翊颔首,“如果能够利用好汝南的水系,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粮草的输送效率。”

  “更能够增加我们士兵的投放能力。”

  “靠着水路,我们可以在汝南,在九江,在庐江投放大量的士兵。”

  此前李翊在广陵时,在面对袁术的战事中,始终是选择防守。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广陵不好主动进攻。

  要先走长江水路,绕路至九江后面,才好登陆。

  所以袁术攻打广陵时,徐州这边作为防守方,反而是更有利的。

  若想要攻打袁术,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战场转移到汝南来。

  如果说顺着颍水、涡水的水路,从汝南,攻打袁术。

  是可以直达寿春的。

  没错,是直达!

  这能极大提高徐州的自主性。

  这也是为什么李翊很早之前,就开始力荐刘备训练水手艄公,购船造船,募集工匠的原因。

  为的就是等到全面覆灭袁术这一天。

  到那个时候,徐州肯定是要全国动员的。

  除了主战场,自汝南投放大量兵力之外。

  陈登的广陵那边,也可以顺着长江,绕袭袁术的九江后背。

  而如果这个局面真的形成了,那么割据于吴郡的孙策,肯定也会在此时反叛袁术。

  到时候袁术要硬抗徐州军主力,又有孙策在后院煽风点火。

  灭亡之日,指日可待。

  “军师所虑真是长远……”

  赵云发出一声慨叹,对李翊的谋划由衷感到佩服。

  “呵呵,现在言及这些还是太早了,眼下首要之事,还是先擒何仪等黄巾贼众。”

  很快,李翊大军赶到了城父。

  城父背靠涡水,引水为护城河,易守难攻。

  李翊先命人安营扎寨,又带着赵云,领了十数骑,去勘察周围地形。

  这是他作战的习惯,开战前优先探查地形。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城父再往上,就是沛国了吧?”

  李翊眺望远方,澹澹说道。

  赵云在一旁,翻看地图,向李翊汇报道:

  “禀军师,城父正位于汝南与沛国的交界处。”

  “城父以北,渡了涡水,是沛国的谯县。”

  嗯……

  李翊点了点头,“谯县乃是曹操的老家。”

  赵云顺势接话答:

  “是,谯县以曹氏、夏侯氏为主。”

  “想必曹操在此地,亦有不小的影响力。”

  李翊嘴角微微翘起,说道:

  “谯县除了曹氏、夏侯氏外,其实还有一个家族颇有实力。”

  赵云乃北地人,对南方的势力家族不甚了解。

  只知道谯县是曹操老家,曹氏、夏侯氏对此地颇有影响。

  实不知还有另一位能与曹氏、夏侯氏抗衡的家族。

  赵云虚心请教是哪个家族。

  李翊洋洋洒洒地为众人介绍道:

  “在豫州,有两个强大的许氏家族。”

  “一个是汝南平舆县三世三公的许氏,创办月旦评的许子将便是出身于此。”

  “另一个许氏家族,乃是沛国谯县许氏。”

  “这个家族有几千户人家,他们一起修筑坚固的邬堡抵御贼寇,颇有实力。”

  唔!

  赵云微微一凛,这个许氏多达几千户人家。

  还能自发修筑邬堡抵御贼寇,说明其家族实力是非常强大的。

  绝对不弱于同县的曹氏、夏侯氏。

  李翊的话还在继续。

  “由于谯县毗邻汝南,是以也常常受到汝南贼寇的侵扰。”

  “数年前,从葛陂来了一万多黄巾军攻打许氏的邬堡。”

  “许氏家族中,出了有一位少年英雄,名许褚。”

  “是许氏家族中最为强壮的年轻人,他率领男女老少拼死抵抗。”

  “箭射光了,便用石头砸。”

  “许褚用飞石打人是一绝,飞石所至,贼寇立死。”

  赵云颔首,看来这位许褚也不是一个泛泛之辈。

  “许褚年少成名,有一年坞中粮食吃光了,许褚便与贼寇商议用牛换粮食。”

  “至阵前交易之时,牛折道逃走,被许褚赶上,倒脱牛尾,行了百余步。”

  “其力大如此,唬得众贼皆不敢来攻坞堡。”

  “从此淮水、汝水、陈国、梁国一带,各路人马闻许褚之名,皆畏惮之。”

  “由此,许褚名震豫州。”

  赵云听完后,佩服许褚勇力之时,又认不出发出一声慨叹。

  “军师见识真是广博。”

  “不想天下盗贼蜂起,哪里都一样。”

  赵云似回想起自己年少之时的一些旧事。

  加之李翊向来待人亲昵和善,赵云便向他吐露自己的心事。

  “云在常山真定,乡里亦多匪盗。”

  “尤其以黑山贼为首,保山为寇,啸聚山林。”

  “云当时便想,而今天下,奸臣弄权,百姓蒙难,如我之乡里者不知凡几。”

  “云虽能护得乡里一时,然终有力所不逮之日。”

  “丈夫在世,既知黎庶苦痛,又岂可困坐终老?”

  “故云便在师门前立下远志,欲匡扶社稷,以安天下!”

  说到这儿,赵云却又露出一丝苦笑。

  “只是家学浅薄,终此一生,云亦不敢奢望台阁公卿。”

  “所能谋者,仅余马上功名耳。”

  “故而投身军旅,只为追随仁义之所在。”

  “不为逞勇杀伐,只为救护苍生!”“若能扶正社稷,救万民于水火,纵杀身舍命,亦不惧哉!”

  李翊听完赵云的肺腑之言,自己也是面色复杂。

  若非时势所迫,谁也愿投身军旅呢?

  “……唉,兵事伤人伤己,一旦投身其间,再难退还。”

  “子龙既怀有大丈夫之志,翊亦当与子龙共同努力。”

  “还天下百姓一个清平之世。”

  “小则为家,大则为国。”

  赵云惊喜之余,连忙拱手道:

  “谢军师!”

  赵云作为老刘的保镖,历史上少有独自领军作战的机会。

  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骑兵将领。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汉中之战时,黄忠曾因约定时间未回。

  赵云只带几十骑去找,结果直接撞上了曹操的大军。

  赵云是一次又一次突击曹军列阵,把曹军阵型冲的是散而复合。

  后来突围后,副将张著又负伤被曹军包围。

  结果赵云又单枪匹马,杀入敌阵,救出了张著。

  这是赵云武勇的体现。

  之后,赵云又摆出了空城计,大破曹军。

  被刘备称为,“一身是胆也!”

  所以赵云虽然表现的机会不多,但他的武勇,智谋,包括统御能力都是有水准的。

  李翊这次带兵来到了谯县南面,自然是对许褚有心思的。

  给老刘讨一个更加专业的保镖,然后赵云也能够更加专注于战场拼杀。

  算是两全其美。

  既勘察好了地形,李翊做了一些布置之后。

  既率军前去攻打城父。

  城父守将乃截天夜叉何曼也,何仪逃至他处,备言刘备欲将我等赶尽杀绝。

  何曼听后,大为吃惊:

  “刘备远在徐州,来我汝南作甚?”

  “某不记得与他结怨过。”

  何仪恨恨道:

  “那刘备自诩汉皇宗亲,自然要为朝廷卖命。”

  “我等啸聚汝南,为袁公效力。”

  “刘备早已与袁公结怨,今发兵攻我等,亦在情理之中。”

  竟是如此……

  何曼背着手,眉头蹙起,表情凝重。

  人报徐州军也杀至城下。

  何曼急忙问领兵的是谁。

  下人答,是刘备的军师李翊。

  “李翊此人,我略有耳闻。”

  “前不久,纵横长江东海的海贼薛州,便败于此人之手。”

  何曼忧心忡忡地说道。

  何仪恨得牙痒痒:

  “我与黄帅分兵而走,只为使刘备也分兵。”

  “今李翊既领兵至此,说明刘备必带兵去追黄帅了。”

  “料李翊手上人马不多,你我合兵一处,可以一战。”

  何曼欣然同意,正巧他也想领教领教李翊的实力。

  正欲领兵出战,却又被何仪叫住。

  “且慢!这徐州军麾下颇有善射之士。”

  “使我军士冲锋,未至近前,大多被射死。”

  “此前黄邵正是败于此,我等对上李翊,当要万分小心。”

  面对覆盖面积极广的强弓硬弩,应对方法只有两个。

  那就是派出高机动性的骑兵,直接冲锋或者绕袭。

  但汝南多少山地,根本养不了骑兵,更别说这帮黄巾贼了。

  另一个方法,如果没有骑兵,那就只能使用盾牌,或者披重甲,强行推过去。

  何曼,何仪手下虽然也有皮甲、盾牌,但数量不多。

  没办法大量武装底下士兵。

  那就只能剩一个笨办法了。

  用魔法打败魔法。

  “我麾下也有四百来弓手,或可对上李翊。”

  何曼讲了自己养了弓手之后,何仪大喜。

  此前就是吃了没有远程输出的亏,这一次断不能在输了。

  何曼、何仪领军出阵,对上许劭。

  而出乎二人意外的是,李翊这次却并没有排出上次的强弓硬弩阵容。

  反而是主动进攻,派了五百身披斗具铠甲的勇士,向着军阵方向攻来。

  何仪与何曼先是一愣,旋即赶忙排出四百弓手,朝着那五百甲士射去。

  嗖嗖嗖!

  羽箭飞过,落在前排甲士身上,未能穿透。

  没错,李翊所派出的,正是高顺训练的陷阵营。

  虽然训练时间不长,跟完全体的陷阵营比不了。

  但装备却能够直接披上,全副武装的斗具铠甲,见谁灭谁。

  而黄巾军这边的弓手也远远并不是徐州军的蹶张士、强弓手。

  他们所用的大部分都是软弓,根本破不开陷阵营身穿的铁甲。

  至于强弓硬弩,显然何曼、何仪不具备大规模武装的条件。

  “不好!快快挡住!”

  眼见陷阵营越冲越近,何曼、何仪俱是慌了神,赶忙指挥前排士兵上前抵挡。

  双方接触到的一瞬,瞬间倒下数十人。

  陷阵营对这群黄巾军完全就是虐杀。

  光是装备上的差距,就注定了这些黄巾军只有挨宰的份儿。

  “呵呵,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黄巾贼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李翊笑着对身旁的赵云说道,他刚刚也看出来。

  这群黄巾贼是打算跟自己对射。

  只是没想到,这次自己改打法了,不按套路出牌。

  “我观陷阵营已经压制住了黄巾军的前部,不如便让云带一军,去绕至敌军身后。”

  “擒拿贼首,如何?”

  赵云提枪在手,主动请示道。

  “不必着急。”

  李翊挥了挥手,示意赵云稍安勿躁。

  “现在何曼、何仪二贼尚未使出全部力数。”

  “待其无能为时,子龙方可领云骑伺机而动。”

  赵云领命,强行按捺住内心的冲动。

  护卫在李翊身旁,耐心等待战机。

  此刻前线战场,已经呈现了一边倒的虐杀。

  “徐州军竟骁锐至此!”

  眼看着自己最精锐的黄巾力士被一个个砍倒在地,何曼心头都在滴血。

  “现在为之奈何也?”

  何仪赶忙出声问道。

  何曼眺望远方,瞧见中军处的李翊,遂拔剑在手,大声道:

  “擒贼先擒王,为今之计,只能是先擒得李翊了!”

  这是何曼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人多,但整体的装备、士气、训练度差太多了。

  跟徐州军正面硬刚,完全是被虐杀。

  那么就只能是另辟蹊径,发挥出自身的人数优势。

  先让黄巾军士用血肉之躯,在前头顶着。

  自己则带一军,绕过去,攻打李翊的所在的中军。

  “好,兵行险着。”

  “我在此为你押阵,你且放心去罢!”

  何仪怂恿何曼前去绕袭李翊中军。

  战机稍纵即逝,何曼也顾不得多想。

  当即挥剑,领了本部军马,自侧面饶到李翊军右翼。

  如此大的阵仗,岂能躲过徐州军的眼线?

  很快便有人将军报传回李翊处。

  李翊闻言却是一笑:

  “正待他来也!”

  即命赵云领麾下云骑去迎战。

  “杀!!”

  一声令下,

  一众云骑全部手拿长枪、挥舞马刀,冲杀过去。

  尘土遮天,蹄声如雷。

  何曼领军冲至半程,见到无数黑影迅猛而来。

  顿时吓得肝胆俱裂,忙调转马头,拨马便往回走。

  “何帅!何帅!”

  原本随着何曼冲杀的黄巾力士,见主帅突然调转了马头。

  大家顿时懵了。

  什么情况?

  臣等正欲随着,陛下何故先撤?

  将乃军中肱骨,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

  何曼见赵云军来的凶,拨马便走。

  剩下的一群黄巾力士顿时失了主心骨,似无头苍蝇一般乱窜。

  “噗……”

  云骑杀到,用长枪洞穿了一个又一个黄巾力士的胸口。

  众黄巾贼皆骇然失色,再无战意,四散逃了。

  ……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