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棒棒——

  羽箭雨点般攒射而至。

  就在黄巾军被云骑冲散之时,李翊抓住机会,命蹶张士、弓弩手放箭射杀。

  无数黄巾贼倒在箭雨之下。

  何仪见何曼单骑出逃,自己又势孤,料抵敌不住。

  索性弃了大军,只领本部百十来人,望北而走。

  “休走!”

  赵云哪里肯舍?

  跃马横枪去追,未行数程,迎面正撞上一军。

  皆全副武装,面色凶恶。

  为头一个壮士,身长八尺有余,腰大十围。

  容貌雄毅,勇力绝人。

  手提一口钢刀,拦腰截住去路。

  何仪在前逃窜,见这壮汉拦路,立时出声喝道:

  “兀那匹夫,速速闪开!”

  那壮汉横作不理,仍旧挡住去路。

  何仪顾不得其他,挺枪便往那壮士身上刺去。

  壮汉侧身一躲,猿臂再一伸。

  只一合,何仪便被那壮汉活挟了过去。

  “啊……”

  何仪惨叫一声,其余军士一扑而上,将何仪按住,绑缚了。

  余众黄巾贼见何仪受缚,正欲搭救,又见那壮汉力大,惮其武勇,不敢上前。

  恰逢身后蹄声如雷,知是赵云领军追至。

  料前后各有强敌,不能胜,乃各自散了。

  有部分未能走脱的,俱被壮士从人擒住。

  赵云领军追袭过来,壮士引军迎住。

  赵云望一眼眼前壮士,不见了何仪人马。

  又见这一彪人马不似官军,俱持斧枪刀棒,乃举枪问道:

  “汝亦黄巾贼耶?”

  壮士澹澹答道:

  “黄巾数百贼,已尽被吾擒在坞中矣!”

  赵云便道:

  “我奉军师之命,前来擒拿何仪,汝既擒得,何不献出?”

  壮士提了提手中钢刀,答:

  “你若赢得吾手中宝刀,我便献出!”

  赵云闻言大怒,厉喝:

  “汝不交人耶?”

  话落,挺枪纵马,便要来刺壮士。

  那壮士公然不惧,挺刀来迎。

  叮当……

  一阵金戈撞击声传出,伴随着一阵火光射出。

  一合过去,二人俱是脸色一变。

  赵云勒住战马,收枪回身,二目精烁,紧紧盯着那壮士。

  “……此贼甚是力大,我当以巧击之。”

  赵云暗想,自知自己不能与这壮汉赌力,只以绝伦枪法与之比拼武艺。

  二人你来我往,两马相交,转灯儿般厮杀。

  瞬间交手了数十回合。

  那壮汉一身蛮力,每刀必出千斤之力,来斩赵云。

  赵云身法灵动,忽上忽下,兔起鹊落,飘忽难寻。

  龙胆亮银枪更是被他使得虎虎生风,千变万化,无数枪影将之笼罩其中。

  令人看得目不暇接,分不清虚实。

  哧哧……

  一阵厮杀缠斗,斗中不时的绽出璀璨夺目的火星。

  伴随着阵阵刀兵撞击的声响,震耳欲聋。

  两人厮杀许久,未分胜负,各自少歇。

  那壮汉体胖,鏖斗一阵,已是满身大汗,全身湿透。

  索性脱了衣甲,赤膊上阵,要来接着战赵云。

  赵云体能极好,方才斗一阵,反而精神抖擞,愈战愈勇。

  重新上马,要来斗这壮士。

  早有云骑飞马而出,把前线军报汇报给后方的李翊。

  李翊此时正在带人清扫战场,清点缴获的战利品。

  原本也知赵云带人去追何仪了,料赵云武勇非常,不会出什么岔子。

  是以也未加过问。

  而当有云骑把军报传回到李翊处时,李翊也是微微一惊。

  即带了人前去查看。

  见赵云正在鏖斗一赤膊大汉,急出声解和:

  “两位速速停手!”

  赵云闻得是军师声音,即停了手。

  那壮汉打得尽兴,本来还要继续追着打,但见赵云已经停手。

  自己也便停了手。

  李翊催马上前,向那壮汉抱腕一礼:

  “在下汉左将军,徐州牧刘备帐下军师,李翊李子玉。”

  “请教英雄姓名?”

  壮汉闻得李翊姓名,表情微微变动。

  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脸人。

  壮士当即也收刀还了一礼:

  “沛国谯县,许褚许仲康。”

  言简意赅,未有一句多余的废话。

  李翊眼眸微蹙,暗道居然真的这么巧。

  城父毗邻沛国,过了涡水,便是谯县。

  谯县许氏高达几千户人家,修筑了大量坚固的坞堡来抵御贼寇。

  既然能在这里遇到许褚,看来他们老许家已经把坞堡修到汝南来了。

  “……误会。”

  李翊出言解释道:

  “我等也是领了朝廷旨意,奉命来汝南剿贼。”

  “我知许壮士领乡里人在此,也是为了击贼,我等本不该如此。”

  听完李翊的解释,许褚也未多话,只朝身后人招了招手。

  示意大伙儿收起兵刃来。

  赵云见此,乃道:

  “适才我领兵追至,不见了何仪贼众,问这位许壮士。”

  “他只道擒在坞中,又领兵拦我去路,我只道其与贼寇乃是一伙儿。”

  “故而上前与之厮杀。”

  赵云也开口解释了缘由。

  许褚这时候,终于开口说话了。

  “某知你是官兵,正要试试你的武艺。”

  “若你能赢得我手中宝刀,自然交人。”

  “若赢不得,合叫你死在我刀下。”

  尽管误会已经解除,但听到许褚这话,还是令赵云不由一奇。

  “壮士既知我是官府中人,亦要杀我耶?”

  许褚正色答:

  “某甚少读书,然家兄常以《中庸》之语告诫褚——”

  “——君子素其位而行。”

  “而今天下纷乱,黄巾虽没,然各地诸侯却拥兵甚众,跨州连郡。”

  “虽在其位,却并未素其位而行。”

  “以上陵下,以下谋上,各怀异志,以图僭越。”

  “若官府中人能自发清缴贼寇,我许氏也不必修筑坞堡,合男女老少之力,自发杀贼。”

  “今天下板荡,民生不保,流寇遍野。”

  “非是民之祸,乃上位者不能尽其职也。”

  许褚讲出了自己厌恶官府中人的原因。

  在各类三国游戏中,许褚的智力始终在2、30里面徘徊。

  最近的三国志系列,都出到第14代了,许褚的智力却仅有36。

  但历史上的许褚智力,绝对是远在及格线以上的。

  史书上对许褚的评价是,“谨慎奉法,质重少言。”

  人都说诸葛丞相一生唯谨慎,许褚也是。

  许褚生性谨慎守法,质朴敦厚而言语很少。

  曹仁自荆州来见曹操,曹操还没有出来。

  曹仁在殿外与许褚相遇,主动上前跟他打招呼,本来是想跟他唠唠嗑。

  结果许褚却非常不给面子,说:魏王快要出来了。

  就直接返回正殿,不鸟曹仁。

  曹仁被气得脸都绿了。

  他可是曹操的宗族重臣,征南将军,主动屈尊来跟你聊天儿。

  你却这么不给人家面子。

  许褚回答说,曹仁虽然是亲属和重臣,却是外面儿的藩属重臣。

  我虽然是外姓,却充任内臣。

  当众谈话就够了,为什么还要进室内谈话?

  我们之间有什么值得密谈的吗?

  曹操听说后,更加喜爱和亲近许褚。

  通过这件事就能看出,许褚的政治嗅觉非常敏锐。

  像某个电视把许褚拍成没有半点儿情商的莽夫,是非常不合理的。

  他作为曹营里的外姓内臣,却能在曹操身边工作二三十年。

  那一定是非常谨慎,有分寸感的。

  他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有些名人、文官甚至都不见得有许褚成熟老练。

  而造成这种刻板印象的原因,可能还是缘由许褚的外貌。

  许褚的外貌是身材雄壮,腰大十围。

  上一个腰大十围的名人还是伍子胥。

  虽然十围可能是虚数,但可以肯定许褚的形象是个大胖子。而许褚军中的外号叫虎痴。

  虎形容他的勇猛,痴则是形容他外表憨痴。

  属于是以貌取人了。

  总觉得长得胖的人,就跟笨有关系。

  恰恰相反,越是胖的人内心反而越是敏感,心细。

  比如说戈林,靠着一副憨厚胖胖的外表,骗了全世界的人。

  “我来此正是为了吊民伐罪,为民请命。”

  李翊向许褚表示自己所辖部队,与别的官府士兵不同。

  许褚见李翊部下,皆训练有素,心中亦是暗暗奇之。

  “此去不远,便是我许氏坞堡。”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先生不妨来我坞中权歇人马,吃两盏热酒。”

  李翊大喜,欣然从之。

  随许褚去了谯县。

  两地相去不远,半个时辰便到。

  许褚先回坞内,须向族人讲明缘由,然后方才能够迎李翊进坞。

  许氏一族家大业大,不仅有自己的田产和作坊,还有大量的青壮年。

  本来他们的家族势力是比不得同县的曹氏、夏侯氏的。

  但他们赶上了游戏版本,遇上了天下大乱。

  许氏靠着以许褚为首的青壮年,带领乡里人抗击贼寇。

  由此名声大噪,不少乡间游侠,平民百姓纷纷过来投靠。

  一下子便壮大了许家的实力。

  不过,许氏的修筑的坞堡,并非建在谯县城内。

  而是修筑在了山谷里,两面高岗,背靠河流。

  中间只一条出口,为得就是防范贼寇。

  只要能利用好地形,是可以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抵挡数万黄巾贼的。

  很快,李翊、赵云等人到了坞堡。

  尚未进去,

  只见数百名青壮身披甲胄,有条不紊地出来,排开阵势,严阵以待。

  有人不满地说道:

  “这许褚邀我等请来,却摆满刀兵。”

  “此岂是待客之道耶?”

  李翊倒觉无所谓,出言安慰众人道:

  “许氏兼顾满城百姓安危。”

  “我等领军士前来,彼对我等有所防备也属情理之中。”

  很快,许褚从坞内走出。

  但这次,他单手拖了一头肥牛出来。

  尽管早就听说过许褚有倒拽牛尾的力量,可当亲眼见到时,还是暗觉心惊。

  很快许褚走至近前,向李翊单膝拜道:

  “此前多有得罪先生,还望先生海涵!”

  李翊慌忙下马,上前扶起许褚。

  “不知者无罪,况此前我等来时,亦多有失礼之处。”

  “该仲康海涵才是。”

  许褚正色答:

  “先生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也。”

  “辅佐左将军,保境安民,荡除贼寇。”

  “勤王护驾,保扶天子,匡扶汉室,幸驾陈地。”

  “先生于社稷有再造之功,褚心知实是仰慕不已。”

  “恨不能随先生左右,共成大事!”

  许褚前后的态度差异,令李翊也颇为惊讶。

  暗道许褚此前进坞时,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许褚回到坞内,即把刘备领军来汝南的消息告诉了族人。

  许褚这一脉,以其兄长许定为主。

  他们召集其余宗室,一起探讨许氏出路。

  乱世之中,各大家族都要买股投资,押注一方诸侯。

  许氏自然也不能排除在外,宗室里,主要分为两大派。

  一派,自然是心向曹操。

  理由也很简单,

  曹操与他们是同乡,其中县内的夏侯氏、曹氏在谯县颇有影响力。

  投靠曹操,乃顺应时宜。

  但这一派的主张,也遭到了部分族人的反对。

  理由也很简单。

  曹操的基业在兖州,谯县距离兖州隔着一个陈国、梁国。

  如果他们投靠曹操,那万一遭到其他诸侯的打击报复,曹操未必能够第一时间来救他们。

  虽然曹操已经把治所迁到了豫州的颍川,但颍川距离谯县,依然隔着一个陈国。

  现在天子已经迁都到陈地来了,曹操就更难攻打陈国了。

  基于这个原因,使许氏家族有部分人,对投曹产生了质疑。

  像李典的家族,乘氏李家,人家家业就在兖州。

  吕布造乱时,李家敢放心与吕布作对,因为曹操能够第一时间前来救应。

  但许氏若遭到其他诸侯打击,曹操能第一时间来吗?

  所以,许氏宗室中又分出了第二派,即投刘派。

  理由也很简单,刘备离得近。

  刘备表奏的沛相陈珪,靠着家族影响力,已经掌控了沛国北方大部分领土。

  若是许氏有难,刘备可以第一时间支援过来。

  若是投靠曹操,搞不好他们还得举家搬迁,离开沛国故土,饱受迁徙之苦。

  但刘备的手已经伸到沛国来了,投刘,他们可以保住沛国的家业。

  更别说,现在是刘强曹弱,投刘明显更有前途。

  胳膊拧不过大腿。

  许氏宗族里面,大部分人都更倾向于投刘。

  许定许褚兄弟也算是宗室中比较有话语权的人物,他们也认为投刘才是顺应天时之举。

  像沛相陈珪,靠着祖上“三君”的名望,加强了对沛国的统治。

  北方已有不少郡县投靠到徐州阵营里去了。

  剩下的,基本上也投靠了袁术,曹操。

  只有少部分像许氏一样,还在观望形势的。

  现在李翊带兵前来,许家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契机。

  商议既定,许褚便亲自去抓了一头肥牛,来进献给李翊。

  一为请罪,二为示好,表明许家的态度。

  李翊反应倒也快,察觉到许家态度暧昧,当即握住许褚的手表示:

  “仲康年少成名,豫州之民无不闻仲康英名。”

  “翊已是仰慕已久,若是能携手共事。”

  “我当将仲康举荐给刘将军!”

  许褚大喜,即在前头亲自为李翊引路,进入坞内。

  许褚大兄许定,领着宗室内十来个宗老,一同出迎。

  许定,字伯安。

  历史上名气虽不及其弟,但也算青史有名。

  在曹营官至振威将军,执掌虎贲卫。

  以外姓成为曹操的近侍,并官居高位,可见其能力也是不小的。

  “我等在此恭候李先生久矣!”

  许定上前执礼,他与许褚虽为兄弟。

  但身材却比之许褚显瘦,更像一个正常点的壮士。

  “有劳诸位!”

  李翊当即拱手还礼,与众宗老一一见礼。

  宗室中不少人听闻过李翊之名,见他谦谦君子,彬彬有礼,顿时好感倍增。

  见礼过后,许定又命人烹羊宰牛,款待李翊、赵云。

  还拿出了坞内珍藏了多年的美酒,只为一醉方休。

  “翊奉左将军之命,领兵剿贼,路过汝南。”

  “不想遇上诸位英雄,实乃邀天之幸。”

  李翊举起酒碗,非常熟稔的开始敬酒。

  “此前因一时之误,冲撞了许壮士。”

  “为此,翊当自罚三杯水,权当赔个不是。”

  话落,一连干了三大碗。

  许褚有些受宠若惊,当即起身还礼道:

  “褚此前才是多有得罪,哪里敢受李先生敬酒?”

  “先生敬我三杯,我当罚水一坛!”

  许褚也是非常会来事儿,说完,直接举起酒坛,狂喝痛饮。

  李翊暗自颔首,酒桌文化真的就是服从性测试。

  在勾心斗角的职场上,真是屡试不爽。

  随后,李翊又挨个与诸位宗老敬酒。

  李翊作为刘备重臣,徐州二把手,言谈间却丝毫不以傲气凌人。

  只以晚辈之姿,谦逊地向诸宗老慰问。

  言谈间,还多次问计宗族中是否有困难,去岁收成如何。

  大家都对这个能说会道,谦逊有礼的年轻人,充满了好感。

  有时候,一个高情商的人,真的就能在政治问题上力挽狂澜。

  更何况许氏本就已心向刘备。

  在经过李翊这一通敬酒慰问之后,大多数人都被李翊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此前还有少数,仍旧心向曹操的宗老,立场也开始潜移默化的转变。

  暗觉投靠刘备,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很快,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李翊自觉时候差不多了,便开口询问道:

  “我观伯安,仲康两位壮士,皆乃当世豪杰。”

  “奈何屈身于一隅,每日与贼寇相击?”

  ……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最新章节,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