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时分,赵基巡视伤兵营。
这一战曹操大营内兵士四万三千余人,另有夏侯惇六千人,曹仁大约一万三千人,能算是六万两千人。
哪怕战斗已经结束,赵基依旧有些不相信曹操能有这么多军队。
他只记得官渡一役曹操是以少胜多,根本不清楚官渡之战前的四年里,曹操损耗了多少军队。
也不知道官渡决战初期,曹操还很自信的主动渡河袭扰黎阳。
更不清楚官渡对抗初期,曹操还很有勇气集合各军与袁绍打了一场被抹去记录的决战。
正是连战连败,曹操才被袁绍按在官渡打。
所以现在的曹操麾下有十余万大军,一点都不过分,毕竟冬季讨伐汝颖黄巾贼,曹操不仅缴获许多军资,俘虏的人口也不少。
吓得许褚、李通这些宗帅主动投靠,他们不积极主动一些,就会被曹操当成黄巾贼一并剿灭。
因而伤兵营规模很大,各种伤兵不下一万五千人。
除了己方吏士还有重伤员外,俘虏中并无重伤员。
仅仅是昨夜,就是一千多伤员失血而死,也有可能是夜里寒冷,伤兵住宿环境差,所以没能扛过去。
因此今日拆卸运来许多军帐、柴草,伤员根据伤势分区居住,能在相对温暖、干燥的帐篷里强撑着。
赵基已不需要逐个慰问伤员,他就是来看伤兵的居住环境有没有得到改善。
人体求生的本能其实是很强烈的,赵基这里不分敌我进行收治,又能分出马骨头熬汤,伤兵伙食得到改善,普遍情绪稳定下来。
就连俘虏、投降的军队,也安定下来。
尤其是许褚、朱灵二部,军吏头目被赵基选出来充为宿卫,跟着赵基一起巡视伤兵营,这些武士感触极深。
负责伤兵营的是诸葛瑾,他送赵基走出简陋辕门:“五日内大半伤员可以参与行军,余下需要半月时间休养。药材即将耗尽,侍中不可遗忘。”
“药材的事情你写个文书送过来,这样张瓒会记录下来,自会提醒我。”
赵基抬头看着漫天星辰:“我已去信陈王,他若准许,我军就先入陈国境内,这样军资补给暂时不愁。”
中原水系复杂,有大量沼泽烂地,所以看似广袤平原,可大军行进,还是要依托道路。
要去陈国,军队向南过襄邑后,就是一条大路,向南直通陈国的柘县。
到了柘县,驰道向西直通陈县。
所以现在距离颍川的直线距离短,但要带着军队、辎重、伤员行军的话,只能依托驰道行进。
要向南绕一个大圈,借道陈国、汝南东北角各县,进入颍川郾县,随后北上直抵颍阴。
张绣的使者已经来了一波又一波,但自己不可能放弃伤兵。
而吕布就不一样了,会与张杨联军走小路直扑颍阴。
现在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张绣下手狠厉,直接抢了颍阴城,坚守城邑的话,谁都拿张绣没办法。
围绕在张绣身边的南阳人也不会喜欢吕布,先让吕布过去与朝廷磨合。
自己与陈王联军后,再向颍阴进发。
至于即将北上的曹洪、夏侯渊这两支军队,赵基并不准备阻击。
有机会能勒索的话,也不会放过这种机会。
诸葛瑾这两天在伤兵营里备受折磨,前脚送赵基出营,后脚回到军帐倒头就睡。
赵基引着百余骑返回中军大寨,就见徐晃在营寨前举火等候,神情严肃。
赵基下马走过去:“公明,何事?”
“蒙侯麾下有一股降兵出逃,蒙侯遣使询问我军,询问这股降兵下落。”
徐晃语气低沉:“约有三百余人,投入了兖州兵营地。现在该怎么回复?”
“又不曾投我麾下,他若不信,可来我营中搜查。”
赵基随意回应,又说:“臧使君故去后,兖州无主。兖州兵非我部属,只是与我联军,奉诏讨伐贼臣曹操。算起来,兖州兵也是我之盟军。若与蒙侯生出矛盾,我自会调解。”
徐晃闻言镇定了一些,他不想与吕布一方交战。
随即徐晃跟随赵基入营,又说:“有广陵名士张纮张子纲,自云是侍中故人,入营求见。末将安排此人以及随员入营,也派卫士监管。”
“既然是故人,稍后请他来见我。”
赵基又嘱咐说:“遣使告知蒙侯,就说明日我与他当面协商兖州之事。关乎兖州刺史之人选,我想他今夜不会乱来。”
徐晃点着头,也说:“末将也怀疑是蒙侯故意放纵俘虏的兖州吏士出逃,意在为难侍中。”
“随他吧,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返回并州,其他的事情不值得再流血。”
“喏,仆明白。”
徐晃应下,送赵基走了十几步,转身就去找使者。
而在吕布营地,大帐内小团营火燃烧,烟气从大帐天窗排出。
他侧身斜躺,手里抓着一卷竹简,目光凝重。
他已经派人去蒙县护送家眷并征集灾民中的女眷,只是大灾之年,男子还能结伴顽强生存,而女子生存下来的实在是不多。
不将赵基的基本要求满足,赵基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撤军、率领军队去颍川。
从梁国、沛国北部、山阳南部以及陈留南部,短期内很难搜集到足量的适龄女子。
这不是敢不敢抢的事情,而是你没得抢。
已经闹出过矛盾,现在也不好要求赵基那里放宽时间。
对赵基来说,双方军队分别后,想要再次堵住吕布,谈何容易?
就连吕布自己也清楚,只要抵达颍川,接管朝廷,肯定会用别的办法处理这件事情。
他沉思之际,秦宜禄捧着一封木牍进来:“君侯,赵侍中回书。”
吕布起身而坐:“何事?”
“是兖州兵出逃一事,赵侍中回应他事前不知情,并说逃兵已入兖州州兵营地。他还说明日要与君侯商议兖州刺史人选之事。”
秦宜禄上前将木牍递到吕布面前的桌案,吕布伸手拿起来扫一眼,挑眉:“莫非他要将兖州给我?不对,他说的是兖州刺史。”
他开始回忆自己麾下资历合适的文吏,不由倍感扫兴。
这些文吏不管是不是兖州籍贯,都跟着陈宫走了,以至于他想抓住这个官位,也是口袋里没人可选。
资历、名望、才能这三个因素越高,就任后越容易抓住兖州;否则随意派个人,抓不住也是没用。
法理上来讲,谁接任兖州刺史,就能从赵基手里拿走这两千多兖州州兵的指挥权。
吕布沉眉思索片刻,感觉张杨就很合适,虽说有些屈就,可张杨不会背叛他。
当即就对秦宜禄说:“回去早早安歇,明日我与赵侍中议定此事后,会一同上表朝廷。”
“是,仆明白。”
秦宜禄拱手应下,后退七八步转身出大帐。
陈宫这伙人不在,也只能辛苦秦宜禄担任使者,谁让秦宜禄仪表不俗,擅长交涉呢?
至于明日家眷队伍抵达此处,秦宜禄没有机会夫妻团聚……这跟他吕布有什么关系?
想到明天就要把女儿交到赵基营中,吕布更是心烦意乱,抓起手里木牍丢入营火中。
各军夜禁之际,赵基与张纮一起吃晚餐。
此前彼此就有书信联系,赵基详细询问了孙策的状况,感慨说:“天下英雄,除我与孙伯符外,皆是老朽之辈,实不足虑。”
张纮提议:“侍中何不征孙策入朝?”
“朝中已经够乱了,无人能压制他。”
赵基见张纮疑惑,就解释说:“吕布所图甚大,又受公卿掣肘。若得孙策,必倚为爪牙。今日之吕布孙策,明日之董卓吕布也。”
这样解释后,张纮立刻理解了,也是轻轻颔首,说:“只是孙策据有下邳、彭城,未来难免要与曹操联合,扰我徐州不得安宁。”
“刘玄德是我盟友,我不能无视。”
赵基也在衡量此事,就说:“依我本意,表他为兖州刺史,使他入驻山阳,与曹操相争。然而此事还要与吕布协商,吕布另有心思,恐难达成。总之,我会想办法还徐州清净,好使吏民得以休养。”
这是持续获取徐州人支持的关键,张纮闻言拱手:“有劳侍中。”
“嗯,先生明日可一同参加会议,只是徐州方面,孙策自己不松手,很难将他请出下邳。”
“侍中,某甚得孙策亲近。若是求得彭城国相与其父破虏将军旧职,张某与陈元龙一起出力,或许能劝孙策放弃下邳,入屯彭城。”
彭城城邑很大,有八个县,因曹操屠戮的原因,彭城国地广人稀。
如果孙策军屯的话,仰仗泗水灌溉,也能生存下去。
赵基听了略思考,就说:“先生既然要回去,务必要以存身为要。观孙策行举,绝不可能轻易放弃下邳。如今袁术退兵,孙策必会全力侵攻刘玄德。所料不差,刘玄德难以抵挡。”
“此前我已征琅琊相萧建,东海相徐璆入朝,若是刘玄德兵败,我自会遣使调解、说和,表任刘玄德领琅琊国相,再请先生担任东海相。时机合适,内外合力,驱逐孙策。”
赵基做出最坏的规划,他觉得孙策肯定会去打刘备。
尤其是自己撤兵回并州,吕布入据中原西部,曹操大败返回中原东北角的时期里,是孙策极好的用兵环境。
就连袁术,也退兵淮南,去收拾孙策留在江东的旧部、家眷。
孙策想要保住家眷和内部凝聚力,必须狠狠暴打刘备,才能对内对外产生威慑力,不至于势力瓦解。
张纮也听明白了赵基的意思,如果彭城国相、破虏将军的职位无法吸引孙策,就立刻怂恿孙策,为孙策发展、生存而做谋,指引孙策去打刘备,将刘备驱逐到琅琊国,由张纮充当缓冲。
未来时机合适,内部再加上陈登,稍稍找点外部因素,就能把孙策骗出去,然后重迎刘备接管徐州。
彼此初次见面就讨论这种阴谋之事,两个人都不觉得违和。
甚至孙策叛乱,就有张纮怂恿的因素。
没办法,张纮是赵昱所举的孝廉,张纮也非常敬重赵昱。
对张纮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想办法给赵昱过嗣,延续血脉。
如果没得选,随便找个琅琊赵氏少年就能了却这桩心愿。
而现在,从赵基这里讨一个庶子,则就十分的圆满。
(本章完)
这一战曹操大营内兵士四万三千余人,另有夏侯惇六千人,曹仁大约一万三千人,能算是六万两千人。
哪怕战斗已经结束,赵基依旧有些不相信曹操能有这么多军队。
他只记得官渡一役曹操是以少胜多,根本不清楚官渡之战前的四年里,曹操损耗了多少军队。
也不知道官渡决战初期,曹操还很自信的主动渡河袭扰黎阳。
更不清楚官渡对抗初期,曹操还很有勇气集合各军与袁绍打了一场被抹去记录的决战。
正是连战连败,曹操才被袁绍按在官渡打。
所以现在的曹操麾下有十余万大军,一点都不过分,毕竟冬季讨伐汝颖黄巾贼,曹操不仅缴获许多军资,俘虏的人口也不少。
吓得许褚、李通这些宗帅主动投靠,他们不积极主动一些,就会被曹操当成黄巾贼一并剿灭。
因而伤兵营规模很大,各种伤兵不下一万五千人。
除了己方吏士还有重伤员外,俘虏中并无重伤员。
仅仅是昨夜,就是一千多伤员失血而死,也有可能是夜里寒冷,伤兵住宿环境差,所以没能扛过去。
因此今日拆卸运来许多军帐、柴草,伤员根据伤势分区居住,能在相对温暖、干燥的帐篷里强撑着。
赵基已不需要逐个慰问伤员,他就是来看伤兵的居住环境有没有得到改善。
人体求生的本能其实是很强烈的,赵基这里不分敌我进行收治,又能分出马骨头熬汤,伤兵伙食得到改善,普遍情绪稳定下来。
就连俘虏、投降的军队,也安定下来。
尤其是许褚、朱灵二部,军吏头目被赵基选出来充为宿卫,跟着赵基一起巡视伤兵营,这些武士感触极深。
负责伤兵营的是诸葛瑾,他送赵基走出简陋辕门:“五日内大半伤员可以参与行军,余下需要半月时间休养。药材即将耗尽,侍中不可遗忘。”
“药材的事情你写个文书送过来,这样张瓒会记录下来,自会提醒我。”
赵基抬头看着漫天星辰:“我已去信陈王,他若准许,我军就先入陈国境内,这样军资补给暂时不愁。”
中原水系复杂,有大量沼泽烂地,所以看似广袤平原,可大军行进,还是要依托道路。
要去陈国,军队向南过襄邑后,就是一条大路,向南直通陈国的柘县。
到了柘县,驰道向西直通陈县。
所以现在距离颍川的直线距离短,但要带着军队、辎重、伤员行军的话,只能依托驰道行进。
要向南绕一个大圈,借道陈国、汝南东北角各县,进入颍川郾县,随后北上直抵颍阴。
张绣的使者已经来了一波又一波,但自己不可能放弃伤兵。
而吕布就不一样了,会与张杨联军走小路直扑颍阴。
现在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张绣下手狠厉,直接抢了颍阴城,坚守城邑的话,谁都拿张绣没办法。
围绕在张绣身边的南阳人也不会喜欢吕布,先让吕布过去与朝廷磨合。
自己与陈王联军后,再向颍阴进发。
至于即将北上的曹洪、夏侯渊这两支军队,赵基并不准备阻击。
有机会能勒索的话,也不会放过这种机会。
诸葛瑾这两天在伤兵营里备受折磨,前脚送赵基出营,后脚回到军帐倒头就睡。
赵基引着百余骑返回中军大寨,就见徐晃在营寨前举火等候,神情严肃。
赵基下马走过去:“公明,何事?”
“蒙侯麾下有一股降兵出逃,蒙侯遣使询问我军,询问这股降兵下落。”
徐晃语气低沉:“约有三百余人,投入了兖州兵营地。现在该怎么回复?”
“又不曾投我麾下,他若不信,可来我营中搜查。”
赵基随意回应,又说:“臧使君故去后,兖州无主。兖州兵非我部属,只是与我联军,奉诏讨伐贼臣曹操。算起来,兖州兵也是我之盟军。若与蒙侯生出矛盾,我自会调解。”
徐晃闻言镇定了一些,他不想与吕布一方交战。
随即徐晃跟随赵基入营,又说:“有广陵名士张纮张子纲,自云是侍中故人,入营求见。末将安排此人以及随员入营,也派卫士监管。”
“既然是故人,稍后请他来见我。”
赵基又嘱咐说:“遣使告知蒙侯,就说明日我与他当面协商兖州之事。关乎兖州刺史之人选,我想他今夜不会乱来。”
徐晃点着头,也说:“末将也怀疑是蒙侯故意放纵俘虏的兖州吏士出逃,意在为难侍中。”
“随他吧,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返回并州,其他的事情不值得再流血。”
“喏,仆明白。”
徐晃应下,送赵基走了十几步,转身就去找使者。
而在吕布营地,大帐内小团营火燃烧,烟气从大帐天窗排出。
他侧身斜躺,手里抓着一卷竹简,目光凝重。
他已经派人去蒙县护送家眷并征集灾民中的女眷,只是大灾之年,男子还能结伴顽强生存,而女子生存下来的实在是不多。
不将赵基的基本要求满足,赵基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撤军、率领军队去颍川。
从梁国、沛国北部、山阳南部以及陈留南部,短期内很难搜集到足量的适龄女子。
这不是敢不敢抢的事情,而是你没得抢。
已经闹出过矛盾,现在也不好要求赵基那里放宽时间。
对赵基来说,双方军队分别后,想要再次堵住吕布,谈何容易?
就连吕布自己也清楚,只要抵达颍川,接管朝廷,肯定会用别的办法处理这件事情。
他沉思之际,秦宜禄捧着一封木牍进来:“君侯,赵侍中回书。”
吕布起身而坐:“何事?”
“是兖州兵出逃一事,赵侍中回应他事前不知情,并说逃兵已入兖州州兵营地。他还说明日要与君侯商议兖州刺史人选之事。”
秦宜禄上前将木牍递到吕布面前的桌案,吕布伸手拿起来扫一眼,挑眉:“莫非他要将兖州给我?不对,他说的是兖州刺史。”
他开始回忆自己麾下资历合适的文吏,不由倍感扫兴。
这些文吏不管是不是兖州籍贯,都跟着陈宫走了,以至于他想抓住这个官位,也是口袋里没人可选。
资历、名望、才能这三个因素越高,就任后越容易抓住兖州;否则随意派个人,抓不住也是没用。
法理上来讲,谁接任兖州刺史,就能从赵基手里拿走这两千多兖州州兵的指挥权。
吕布沉眉思索片刻,感觉张杨就很合适,虽说有些屈就,可张杨不会背叛他。
当即就对秦宜禄说:“回去早早安歇,明日我与赵侍中议定此事后,会一同上表朝廷。”
“是,仆明白。”
秦宜禄拱手应下,后退七八步转身出大帐。
陈宫这伙人不在,也只能辛苦秦宜禄担任使者,谁让秦宜禄仪表不俗,擅长交涉呢?
至于明日家眷队伍抵达此处,秦宜禄没有机会夫妻团聚……这跟他吕布有什么关系?
想到明天就要把女儿交到赵基营中,吕布更是心烦意乱,抓起手里木牍丢入营火中。
各军夜禁之际,赵基与张纮一起吃晚餐。
此前彼此就有书信联系,赵基详细询问了孙策的状况,感慨说:“天下英雄,除我与孙伯符外,皆是老朽之辈,实不足虑。”
张纮提议:“侍中何不征孙策入朝?”
“朝中已经够乱了,无人能压制他。”
赵基见张纮疑惑,就解释说:“吕布所图甚大,又受公卿掣肘。若得孙策,必倚为爪牙。今日之吕布孙策,明日之董卓吕布也。”
这样解释后,张纮立刻理解了,也是轻轻颔首,说:“只是孙策据有下邳、彭城,未来难免要与曹操联合,扰我徐州不得安宁。”
“刘玄德是我盟友,我不能无视。”
赵基也在衡量此事,就说:“依我本意,表他为兖州刺史,使他入驻山阳,与曹操相争。然而此事还要与吕布协商,吕布另有心思,恐难达成。总之,我会想办法还徐州清净,好使吏民得以休养。”
这是持续获取徐州人支持的关键,张纮闻言拱手:“有劳侍中。”
“嗯,先生明日可一同参加会议,只是徐州方面,孙策自己不松手,很难将他请出下邳。”
“侍中,某甚得孙策亲近。若是求得彭城国相与其父破虏将军旧职,张某与陈元龙一起出力,或许能劝孙策放弃下邳,入屯彭城。”
彭城城邑很大,有八个县,因曹操屠戮的原因,彭城国地广人稀。
如果孙策军屯的话,仰仗泗水灌溉,也能生存下去。
赵基听了略思考,就说:“先生既然要回去,务必要以存身为要。观孙策行举,绝不可能轻易放弃下邳。如今袁术退兵,孙策必会全力侵攻刘玄德。所料不差,刘玄德难以抵挡。”
“此前我已征琅琊相萧建,东海相徐璆入朝,若是刘玄德兵败,我自会遣使调解、说和,表任刘玄德领琅琊国相,再请先生担任东海相。时机合适,内外合力,驱逐孙策。”
赵基做出最坏的规划,他觉得孙策肯定会去打刘备。
尤其是自己撤兵回并州,吕布入据中原西部,曹操大败返回中原东北角的时期里,是孙策极好的用兵环境。
就连袁术,也退兵淮南,去收拾孙策留在江东的旧部、家眷。
孙策想要保住家眷和内部凝聚力,必须狠狠暴打刘备,才能对内对外产生威慑力,不至于势力瓦解。
张纮也听明白了赵基的意思,如果彭城国相、破虏将军的职位无法吸引孙策,就立刻怂恿孙策,为孙策发展、生存而做谋,指引孙策去打刘备,将刘备驱逐到琅琊国,由张纮充当缓冲。
未来时机合适,内部再加上陈登,稍稍找点外部因素,就能把孙策骗出去,然后重迎刘备接管徐州。
彼此初次见面就讨论这种阴谋之事,两个人都不觉得违和。
甚至孙策叛乱,就有张纮怂恿的因素。
没办法,张纮是赵昱所举的孝廉,张纮也非常敬重赵昱。
对张纮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想办法给赵昱过嗣,延续血脉。
如果没得选,随便找个琅琊赵氏少年就能了却这桩心愿。
而现在,从赵基这里讨一个庶子,则就十分的圆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