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阜成门局子的时候,他依样用空间,远远的把信塞在门卫室的信封堆里。
半小时后,他再次回到医院,把空间给腾空,只留下了金条、银元、一套币、美刀和枪弹。
盘点了一下现在手里的资金:存折上有存款300万元,现金有2050万元,美刀5000,银元200,大黄鱼118根,小黄鱼202根,手枪4把,各种子弹若干。
这些资金里面,一套币现金太多了,大部分来自缴获,以后也没有理由兑换成新币,必须用掉大部分,银元以后也不好用了,这次也要花完。
其他的包括美刀和黄鱼,倒是都可以暂时存着,以后如果他有机会出去,直接就有现钱可以花用。
确定了今天的目标:花掉2000万一套币和200银元。
他就换了衣服,开始根据前期探查的目标,找到一个个私营绸缎庄开始扫货。
各色麻布、蓝印花布、湖州绸布、阴丹士林布、卡叽布和灯芯绒,有什么就买什么。
他每家也不买多,每样一匹两匹的,买了就走。
等出了店铺,转到拐角无人处就把布料塞到空间中,然后直奔下一家。
每当空间塞满他就跑一趟医院,因为医院来往的人很多,他每次又都会换一套衣服,并且从不同的大门进出,倒也没被人注意到。
如此跑了一天,终于把钱花的差不多。其中银元全部花完,2000万一套币花的只剩下几万块,一共买到300多匹各色布料。
相比于其他东西,布料这种消耗品历来是比较好出手的硬通货,无论是在哪个年代。
在古代,布匹甚至被默认为就是钱。就好像诗里说的那样“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至于,一车木炭到底值不值半匹红纱一丈绫,这还真有待商榷,反正它们能当钱使。
他就这样忙碌了一天,临吃晚饭前才回到干妈家里蹭饭。
囡囡对于一整天见不到他人,十分不满,刚要发火,就被孙志伟从空间里变出来的零食给堵住了嘴。
他早就料到这丫头要找他麻烦,幸亏提前在回来的路上买了两盒桃酥。
除了一盒拆了给丫头和几个孩子解馋,另一盒则拿给干妈收起来。
他已经学到了,家里的零食不能随便就给孩子敞开来吃,要每天有定量。不然孩子吃饱了零食就不肯吃饭了,这样对身体不好。
这种事情对一个妈妈来说是常识,但是对他来说都是新知识。他既然已经选定了幼儿教育行业,很多育儿知识也需要掌握起来了。
其实在现在这个年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育儿知识都是一片荒漠,各种奇形怪状的育儿理念层出不穷,又很快被推翻。
比如,十九世纪出现的两个理论:哭声免疫法和严格时间表法。
哭声免疫法的主旨就是“哭了不抱,不哭才抱”,想要以此训练出一个极少哭闹,让妈妈省心省力的婴儿。
这个观念在随后的几十年就被证明为愚蠢至极,但其影响力实在太大,以至于几十年后还被人搬出来,并在国内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严格时间表法则是根据时间严格控制婴儿的行为与饮食,必须在确定的时间喂养,当然因为宝宝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随后也被渐渐遗弃。
在此期间,一波又一波的儿童受到这些错误理念的影响而遗害终生。
前些年在欧美又出现了,以弗洛伊德的“以孩子为中心”的理论为中心的按需喂养模式。
这种理论认为妈妈必须全天候陪伴在孩子身边,无条件满足任何要求,让婴儿获得安全感,否则会对婴儿以后的成长造成心理创伤。
但这一理论执行起来太过耗费时间和精力,造成了母亲的过度劳累以及家庭的不稳定,很快便被弃用了。
在国内就更不可能了,现在父母基本上对孩子都是放养,或者把孩子交给学校。
这种情况却恰好跟现在欧美家庭的现状很相似,都是因为没有被广为接受的育儿理论,所以大多数家庭对孩子放任不管,缺乏对孩子的引导与帮助。
弊端也很快出现,这一代孩子们成长起来后,成为了欧美的‘嬉皮士’,他们反战、西D,在衣服上、甚至身体上穿戴金属配饰等等,追求的就是随心所欲,行事肆意。
同一时期咱们是什么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对比起来其实是差不多的。
现在大学虽然开了幼教班,但是学习的内容其实也很有限,在他看来其中很多还是从西边学来的错误的理念。
这段时间他也在根据自己前世的记忆,回忆和总结一个系统的育儿观:主要体现在要达到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
光生理健康现在都不好弄,现在连膳食均衡这种理论都还没有出现,1924年就已经发现的DHA,国内都还没人知道。
现在认为的孩子养得好就是吃饱饭,有条件的吃点水果。什么坚持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等理论可以说完全没有。
现实情况也确实没办法达到这个要求,他所能做的是在现有的条件下,研究怎么才能养出更健康更聪明的孩子。
他能怎么办呢,只能先弄心理健康这一块。至于生理健康这块,还要等他去选修了医学和化学才能自己去搞。任重而道远啊。
-----------------
54年是学习的一年,孙志伟在抓紧攻读本专业课业的同时,开始自学和旁听生物和化学专业课程。
年中的时候,他终于瞅到机会靠近档案室,隔空查看到了文津街特务案的卷宗。也终于搞清楚了文津街那个院子的情况。
原来,那个案子初期因为涉及多个部门,院子就被安全大院这边暂时收缴,归属单位也就成了安全大院。
去年又扯出一个新的案子,跟前一起案子关联了起来,导致迟迟不能结案。
按正常情况,一旦结案,案件中涉及到的几套住房就会划归地方街道出租出去。
但是这个院子所在的案件越扯越广,院子的归属最后就成了安全大院的了。
半小时后,他再次回到医院,把空间给腾空,只留下了金条、银元、一套币、美刀和枪弹。
盘点了一下现在手里的资金:存折上有存款300万元,现金有2050万元,美刀5000,银元200,大黄鱼118根,小黄鱼202根,手枪4把,各种子弹若干。
这些资金里面,一套币现金太多了,大部分来自缴获,以后也没有理由兑换成新币,必须用掉大部分,银元以后也不好用了,这次也要花完。
其他的包括美刀和黄鱼,倒是都可以暂时存着,以后如果他有机会出去,直接就有现钱可以花用。
确定了今天的目标:花掉2000万一套币和200银元。
他就换了衣服,开始根据前期探查的目标,找到一个个私营绸缎庄开始扫货。
各色麻布、蓝印花布、湖州绸布、阴丹士林布、卡叽布和灯芯绒,有什么就买什么。
他每家也不买多,每样一匹两匹的,买了就走。
等出了店铺,转到拐角无人处就把布料塞到空间中,然后直奔下一家。
每当空间塞满他就跑一趟医院,因为医院来往的人很多,他每次又都会换一套衣服,并且从不同的大门进出,倒也没被人注意到。
如此跑了一天,终于把钱花的差不多。其中银元全部花完,2000万一套币花的只剩下几万块,一共买到300多匹各色布料。
相比于其他东西,布料这种消耗品历来是比较好出手的硬通货,无论是在哪个年代。
在古代,布匹甚至被默认为就是钱。就好像诗里说的那样“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至于,一车木炭到底值不值半匹红纱一丈绫,这还真有待商榷,反正它们能当钱使。
他就这样忙碌了一天,临吃晚饭前才回到干妈家里蹭饭。
囡囡对于一整天见不到他人,十分不满,刚要发火,就被孙志伟从空间里变出来的零食给堵住了嘴。
他早就料到这丫头要找他麻烦,幸亏提前在回来的路上买了两盒桃酥。
除了一盒拆了给丫头和几个孩子解馋,另一盒则拿给干妈收起来。
他已经学到了,家里的零食不能随便就给孩子敞开来吃,要每天有定量。不然孩子吃饱了零食就不肯吃饭了,这样对身体不好。
这种事情对一个妈妈来说是常识,但是对他来说都是新知识。他既然已经选定了幼儿教育行业,很多育儿知识也需要掌握起来了。
其实在现在这个年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育儿知识都是一片荒漠,各种奇形怪状的育儿理念层出不穷,又很快被推翻。
比如,十九世纪出现的两个理论:哭声免疫法和严格时间表法。
哭声免疫法的主旨就是“哭了不抱,不哭才抱”,想要以此训练出一个极少哭闹,让妈妈省心省力的婴儿。
这个观念在随后的几十年就被证明为愚蠢至极,但其影响力实在太大,以至于几十年后还被人搬出来,并在国内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
严格时间表法则是根据时间严格控制婴儿的行为与饮食,必须在确定的时间喂养,当然因为宝宝之间存在个体差异,随后也被渐渐遗弃。
在此期间,一波又一波的儿童受到这些错误理念的影响而遗害终生。
前些年在欧美又出现了,以弗洛伊德的“以孩子为中心”的理论为中心的按需喂养模式。
这种理论认为妈妈必须全天候陪伴在孩子身边,无条件满足任何要求,让婴儿获得安全感,否则会对婴儿以后的成长造成心理创伤。
但这一理论执行起来太过耗费时间和精力,造成了母亲的过度劳累以及家庭的不稳定,很快便被弃用了。
在国内就更不可能了,现在父母基本上对孩子都是放养,或者把孩子交给学校。
这种情况却恰好跟现在欧美家庭的现状很相似,都是因为没有被广为接受的育儿理论,所以大多数家庭对孩子放任不管,缺乏对孩子的引导与帮助。
弊端也很快出现,这一代孩子们成长起来后,成为了欧美的‘嬉皮士’,他们反战、西D,在衣服上、甚至身体上穿戴金属配饰等等,追求的就是随心所欲,行事肆意。
同一时期咱们是什么情况,大家也都知道,对比起来其实是差不多的。
现在大学虽然开了幼教班,但是学习的内容其实也很有限,在他看来其中很多还是从西边学来的错误的理念。
这段时间他也在根据自己前世的记忆,回忆和总结一个系统的育儿观:主要体现在要达到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
光生理健康现在都不好弄,现在连膳食均衡这种理论都还没有出现,1924年就已经发现的DHA,国内都还没人知道。
现在认为的孩子养得好就是吃饱饭,有条件的吃点水果。什么坚持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等理论可以说完全没有。
现实情况也确实没办法达到这个要求,他所能做的是在现有的条件下,研究怎么才能养出更健康更聪明的孩子。
他能怎么办呢,只能先弄心理健康这一块。至于生理健康这块,还要等他去选修了医学和化学才能自己去搞。任重而道远啊。
-----------------
54年是学习的一年,孙志伟在抓紧攻读本专业课业的同时,开始自学和旁听生物和化学专业课程。
年中的时候,他终于瞅到机会靠近档案室,隔空查看到了文津街特务案的卷宗。也终于搞清楚了文津街那个院子的情况。
原来,那个案子初期因为涉及多个部门,院子就被安全大院这边暂时收缴,归属单位也就成了安全大院。
去年又扯出一个新的案子,跟前一起案子关联了起来,导致迟迟不能结案。
按正常情况,一旦结案,案件中涉及到的几套住房就会划归地方街道出租出去。
但是这个院子所在的案件越扯越广,院子的归属最后就成了安全大院的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最新章节,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最新章节,50年代:从一枚储物戒开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