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二年,春正月。
是岁,有司奏,和、安、顺、桓四帝无功德,不宜称宗,又恭怀、敬隐、恭愍三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皆请除尊号。
帝曰:可。
甲子日,长安。
董卓自为太师,旋即朝堂昭告四方,大赦天下。
……
世事变幻有时候就是这么让人措手不及。
明明一年前朝堂还是天下的中心,诸多大事也都围绕着洛阳展开。
即便当时关东讨董之势如火如荼,但董卓至少还是天下人关注的焦点。
然而仅仅只过了一年,一切便物是人非了。
董卓虽然依旧掌控着朝堂,但天下州郡却已经没有多少人还在意了。
随着九州动荡不安,并且眼看着还要继续动荡下去,所有人都明白乱世将至。
汉室仅剩的声威就这样在乱世的大潮下,逐渐被冲击的支离破碎。
就比如这封“大赦天下”的诏书,在天下各地看来已然与厕筹无异。
董卓试图重振雄风的举措,在有识之士看来纯属自娱自乐。
无论他嚣张也好、低调也罢,早就无人在意。
相比之下,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大战反而更加牵动人心。
毕竟天下富庶之地无过于冀州,无论谁成为冀州之主都必然影响重大。
在这种情况下,和冀州有关的消息往往能很快便传遍天下。
比如邺城兵变、韩馥暴毙、《讨公孙瓒檄》等等消息早就在各地传开了。
有人唾弃、有人唏嘘,但更多人却是蠢蠢欲动。
比如袁术就趁着颍川太守李旻被害,悍然占据了颍川郡。
随后袁术更是表举孙坚族子孙香为汝南太守,占据了汝南郡全境。
毕竟他才是汝南袁氏的嫡子兼家主,凭借家族的威望拿下汝南郡并不难。
至于孙坚虽然被他表举为豫州刺史,但中原郡县几乎没谁承认。
出了颍川郡,孙坚的命令简直都要比厕筹还要臭不可闻。
甚至就算是在颍川郡这个驻地,孙坚也命令不了几个人,完全是袁术幕僚在操控郡事,孙坚不过掌征伐尔。
不得不说,袁术还是有一些手段的。
至少在吃了董卓这个大亏之后,如今他对孙坚的驾驭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孙坚看似贵为豫州刺史,可实际上反而越来越离不开袁术。
当此之时,袁术的威势可以说傲视中原,震慑四方。
别看袁术此刻仅仅占据三郡之地,但治下人口却堪称关东诸侯魁首。
首先汝南郡有两百一十万人左右,颍川郡约一百五十万人。
南阳郡《户簿》上的在籍人口更是有足足二百四十三万人。
当前别说只有小半冀州的袁绍了,便是魏哲治下人口都远不如袁术。
麾下将近六百万人丁,占据的更是中原富庶之地,这让袁术越发不可一世。
于是趾高气扬的他得意之下很快便做出了一个十分霸气的举动——同时开辟两处战场。
向北他表舒邵为沛相,袁嗣为陈相,试图全据豫州。
向南他则选择派孙坚攻打荆州刺史刘表,试图占据荆州。
如此举动看似目空一切,完全没有将中原群雄放在眼中,但是在袁术看来他这么做完全是锐意进取,并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豫州无主,他正好可以趁机各个击破。
至于刘表去年才刚刚被董卓任命为荆州刺史,正是立足未稳之际。
虽然他靠着和荆州士族联姻勉强上任荆州刺史,但如今也不过仅仅控制了南郡与江夏郡而已,荆州最富庶的南阳郡依旧在袁术的掌控之中。
而在荆州南部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孙坚亦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如今一来,荆州七郡之中刘表能控制的甚至不到三分之一。
武陵郡倒是一个助力,但刘表得先解决武陵蛮的问题再说。
故此在袁术看来他攻打的并不是荆州刺史刘表,而是南郡、江夏郡盟主刘表。
不得不承认,袁术确实抓住了攻打刘表的最佳时机。
随着孙坚一路勇猛厮杀,袁术大军很快便打到了襄阳城下,包围襄阳,打得刘表紧闭城门,不敢迎战。
如果说初平元年天下人的焦点在洛阳。
那么初平二年,天下所关注的焦点便在冀州或荆州。
但无论是荆州还是冀州,终究还是袁氏子弟在登台唱戏。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天下冠族的底蕴,此刻已然暴露无遗。
可以说初平二年春,整个大汉天下都在看着袁氏兄弟的表演。
……
邺城,州牧府。
对于袁术的消息,袁绍自然也有所听闻。
当得知袁术在中原混得风生水起,身处逆境的袁绍也憋着一股气。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越是逆境之时袁绍反而越出色。
比如此刻,当斥候面色惊慌的跪在堂中正欲禀报之时,袁绍反而抬手按了按。
“勿急,且先喝口蜜水再说。”
说罢袁绍便摆了摆手,命左右将他面前的蜜水端给斥候。
啧啧~这招揽军心的手段当真不愧是世家子弟。
别说堂中的一众武将了,便是一干文臣见他这幅处变不惊气度都不由心折。
至于堂中的斥候更是受宠若惊了,在战战兢兢地喝了一口蜜水后,他便立刻迫不及待的禀报道:“启禀使君,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率十多万人出山,如今正朝魏郡、东郡而来,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御,已然溃败。
此言一出,州牧府大堂之上顿时一片躁动。
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眼看着公孙瓒大军距离邺城越来越近,没想到黑山贼又来落井下石了。
一时间,不少文臣武将都慌了神……
是岁,有司奏,和、安、顺、桓四帝无功德,不宜称宗,又恭怀、敬隐、恭愍三皇后并非正嫡,不合称后,皆请除尊号。
帝曰:可。
甲子日,长安。
董卓自为太师,旋即朝堂昭告四方,大赦天下。
……
世事变幻有时候就是这么让人措手不及。
明明一年前朝堂还是天下的中心,诸多大事也都围绕着洛阳展开。
即便当时关东讨董之势如火如荼,但董卓至少还是天下人关注的焦点。
然而仅仅只过了一年,一切便物是人非了。
董卓虽然依旧掌控着朝堂,但天下州郡却已经没有多少人还在意了。
随着九州动荡不安,并且眼看着还要继续动荡下去,所有人都明白乱世将至。
汉室仅剩的声威就这样在乱世的大潮下,逐渐被冲击的支离破碎。
就比如这封“大赦天下”的诏书,在天下各地看来已然与厕筹无异。
董卓试图重振雄风的举措,在有识之士看来纯属自娱自乐。
无论他嚣张也好、低调也罢,早就无人在意。
相比之下,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大战反而更加牵动人心。
毕竟天下富庶之地无过于冀州,无论谁成为冀州之主都必然影响重大。
在这种情况下,和冀州有关的消息往往能很快便传遍天下。
比如邺城兵变、韩馥暴毙、《讨公孙瓒檄》等等消息早就在各地传开了。
有人唾弃、有人唏嘘,但更多人却是蠢蠢欲动。
比如袁术就趁着颍川太守李旻被害,悍然占据了颍川郡。
随后袁术更是表举孙坚族子孙香为汝南太守,占据了汝南郡全境。
毕竟他才是汝南袁氏的嫡子兼家主,凭借家族的威望拿下汝南郡并不难。
至于孙坚虽然被他表举为豫州刺史,但中原郡县几乎没谁承认。
出了颍川郡,孙坚的命令简直都要比厕筹还要臭不可闻。
甚至就算是在颍川郡这个驻地,孙坚也命令不了几个人,完全是袁术幕僚在操控郡事,孙坚不过掌征伐尔。
不得不说,袁术还是有一些手段的。
至少在吃了董卓这个大亏之后,如今他对孙坚的驾驭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孙坚看似贵为豫州刺史,可实际上反而越来越离不开袁术。
当此之时,袁术的威势可以说傲视中原,震慑四方。
别看袁术此刻仅仅占据三郡之地,但治下人口却堪称关东诸侯魁首。
首先汝南郡有两百一十万人左右,颍川郡约一百五十万人。
南阳郡《户簿》上的在籍人口更是有足足二百四十三万人。
当前别说只有小半冀州的袁绍了,便是魏哲治下人口都远不如袁术。
麾下将近六百万人丁,占据的更是中原富庶之地,这让袁术越发不可一世。
于是趾高气扬的他得意之下很快便做出了一个十分霸气的举动——同时开辟两处战场。
向北他表舒邵为沛相,袁嗣为陈相,试图全据豫州。
向南他则选择派孙坚攻打荆州刺史刘表,试图占据荆州。
如此举动看似目空一切,完全没有将中原群雄放在眼中,但是在袁术看来他这么做完全是锐意进取,并没有什么问题。
毕竟豫州无主,他正好可以趁机各个击破。
至于刘表去年才刚刚被董卓任命为荆州刺史,正是立足未稳之际。
虽然他靠着和荆州士族联姻勉强上任荆州刺史,但如今也不过仅仅控制了南郡与江夏郡而已,荆州最富庶的南阳郡依旧在袁术的掌控之中。
而在荆州南部的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孙坚亦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如今一来,荆州七郡之中刘表能控制的甚至不到三分之一。
武陵郡倒是一个助力,但刘表得先解决武陵蛮的问题再说。
故此在袁术看来他攻打的并不是荆州刺史刘表,而是南郡、江夏郡盟主刘表。
不得不承认,袁术确实抓住了攻打刘表的最佳时机。
随着孙坚一路勇猛厮杀,袁术大军很快便打到了襄阳城下,包围襄阳,打得刘表紧闭城门,不敢迎战。
如果说初平元年天下人的焦点在洛阳。
那么初平二年,天下所关注的焦点便在冀州或荆州。
但无论是荆州还是冀州,终究还是袁氏子弟在登台唱戏。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天下冠族的底蕴,此刻已然暴露无遗。
可以说初平二年春,整个大汉天下都在看着袁氏兄弟的表演。
……
邺城,州牧府。
对于袁术的消息,袁绍自然也有所听闻。
当得知袁术在中原混得风生水起,身处逆境的袁绍也憋着一股气。
他这个人就是这样,越是逆境之时袁绍反而越出色。
比如此刻,当斥候面色惊慌的跪在堂中正欲禀报之时,袁绍反而抬手按了按。
“勿急,且先喝口蜜水再说。”
说罢袁绍便摆了摆手,命左右将他面前的蜜水端给斥候。
啧啧~这招揽军心的手段当真不愧是世家子弟。
别说堂中的一众武将了,便是一干文臣见他这幅处变不惊气度都不由心折。
至于堂中的斥候更是受宠若惊了,在战战兢兢地喝了一口蜜水后,他便立刻迫不及待的禀报道:“启禀使君,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率十多万人出山,如今正朝魏郡、东郡而来,东郡太守王肱不能抵御,已然溃败。
此言一出,州牧府大堂之上顿时一片躁动。
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眼看着公孙瓒大军距离邺城越来越近,没想到黑山贼又来落井下石了。
一时间,不少文臣武将都慌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