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山军的存在算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中平元年的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残余的黑山军却依旧在影响着大汉。
只是如今的黑山军与当年的黄巾军不同,不过是一个极为松散的联盟而已。
之所以号为“黑山军”主要是因为太行山脉南端的黑山,故有此名。
不过黑山军的分布地域却极为广阔,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五郡太行山脉的诸山谷之中,几乎都有他们的存在。
张燕虽名为“平难中郎将”,可实际上却控制不了其他山谷的贼部。
就比如这次来犯的于毒、白绕、眭固等部,就在河内郡太行山一带活动。
而于毒、白绕、眭固等人之所以率众出山,并不仅仅是为了劫掠物资,更是为了护送长安朝堂所任命的冀州牧壶寿上任。
显然董相国在晋升为董太师之后也有些技痒,想要刷点存在感。
对此袁绍自然一无所知,他只知道如果不挡住黑山军冀州必保不住。
毕竟一个公孙瓒就够他对付的了,邺城下再来一个黑山军他就真吃不消了。
于是当此人心惶惶之时,袁绍立刻便果断的做出决定。
只见袁绍看向堂下左侧的淳于琼,哈哈一笑道:“仲简,可敢会会此贼?”
“有何不敢!”淳于琼毫不犹豫道:“区区黄巾余孽,不过寄生穷山恶水方才苟且至今,如今此辈既敢出山,吾必让其有来无回!”
此言一出,袁绍顿时面露满意之色,当即颔首道:“好,既如此,河内郡吾就交给你了,务必要挡住于毒所部。”
淳于琼闻言当即躬身领命,全无畏惧之色。
这位说来也算是被罗贯中给黑惨了,明明尽忠职守,却被诬为昏庸误事。
所谓淳于琼醉卧而致战败被擒,放回之后被袁绍怒而斩之,其实全属想象。
实际上在曹操亲自率领虎豹骑突然奔袭下,淳于琼能坚持到天亮已经不错了。
可即便如此,淳于琼也依旧战斗到最后一刻,力战而死。
在武将操守方面,淳于琼可是要比张郃、于禁等人要强多了。
事实上,当乌巢这个囤粮地点被许攸泄露给曹操后,淳于琼就已经输了。
毕竟谁能想到曹操能在敌方境内精准的找到袁军的囤粮之处。
有意思的是,在安排完河内郡的防御之后袁绍转头便看向曹操。
在这种关键时候,袁绍还是更信任老兄弟们。
张郃、麴义等人或许勇猛,但可靠性终究比不上淳于琼等人。
见此情形,曹操亦是丝毫不慌,反而抚须而笑,淡然自若。
袁绍见状心中也松了口气,当即便表曹操为东郡太守,负责阻挡白绕所部。
曹操闻言当即慨然出列,毅然领命。
至于王肱这东郡太守两人则压根就没放在眼里。
因为他说起来也是个盗版货,乃是兖州刺史刘岱杀东郡太守桥瑁后任命的。
刘岱能任命,袁绍自然也能表举,说不定兖州卖袁绍面子的人更多。
……
话分两头,另一边拿下魏郡梁期县的公孙瓒终于收到袁绍来信。
待看完书信之后,见使者满口求和之辞,神态更是恭谨有加,公孙瓒顿时忍不住畅快大笑起来。
此中酸爽,当真只有公孙瓒自己知道。
一想到袁绍这个四世三公正卑微的祈求他,甚至不惜割地求和,公孙瓒这大半年积攒的郁结之气终于彻底散去。
不过公孙瓒虽然神清气爽了,可他却没有丝毫见好就收的意思。
公孙瓒甚至连都不屑于再伪装欺骗袁绍,直接神态桀骜的将袁绍的书信随手扔在地上,至于密函中的两枚印绶更是看都没看一眼。
“回去告诉袁本初,现在投降吾还能饶他一命。”
言及此处,便见公孙瓒冷笑道:“如若不然,吾不介意斩其首级以为军功。”
说罢他便随意挥了挥手,让左右将袁绍的使者轰了出去。
但人虽然是走了,可是公孙瓒帅帐之中却是一派欢声笑语。
无论是公孙瓒还是他麾下将领,都忍不住这场大战已经没有变数了。
公孙瓒甚至笑言明日要在邺城中举办庆功宴,令众将勿要耽搁了。
可以说公孙瓒大军从上到下,都已然自信满满。
然而次日午后,当公孙瓒大军渡过滏水,还距离邺城尚有二十里时,袁绍竟然亲自领兵主动迎战公孙瓒。
这让公孙瓒颇为诧异,他还以为袁绍这个外强中干之辈据邺城而守呢。
待斥候退下后,公孙瓒还对左右笑言道:“没想到此人竟有野战之勇,当真怪耶!”
一旁的严纲闻言凑趣道:“勇则勇矣,可惜无脑。”
“哦?何出此言?”公孙瓒纳罕。
严纲当即笑着道:“这厮既知白马之锐,竟还敢与我等野战,岂非不智?”
此言一出,公孙瓒顿时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周边将领更是笑成一团。
所有人都没有将袁绍放在眼中,只将其视为负隅顽抗的螳螂罢了。
于是随着公孙瓒一声令下,其麾下大军便浩浩荡荡的朝袁军杀去。
片刻之后,两军便在邺城北郊交锋,战斗从一开始就直接白热化。
公孙瓒以万余步卒为中军,以最简单的方阵进攻,两翼则各有五千余骑。
为了快点解决前面这些人,好早点进入邺城办庆功宴,故此公孙瓒一上来就是猛打猛攻,暴戾无比。
但早就做好准备的袁绍却利用拒马、战车等器械围成简易工事,阻挡公孙瓒大军的进攻,靠着袁绍以及麾下将领的亲临战阵,还真扛住了公孙大军的攻势。
而见大军久攻不下,中军大旗下的公孙瓒当即眉头微皱。
他没想到袁绍的这个龟壳这么难啃。
眼看着前军攻势已钝,心中不耐的公孙瓒当即勒马前出,挥鞭大吼道:
“白马义从何在?”
刹那间,便听见千余幽州精骑慨然应道: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公孙瓒闻言当即大笑,而后毫不犹豫拨马转身,以白马义从为箭头,带着留作后手的预备军队朝着袁军的阵地杀气腾腾的冲去。
还真别说,有了白马义从的加入袁军前阵何况便被冲溃。
然而正当公孙瓒准备一举击破袁绍大军时,却猛然看见前方五十步的地方竟然忽然从地下冒出来千余人,还未等他看清是怎么回事儿,千余张强弩便一齐发射,朝着最前方的白马义从射去。
原来袁绍早早命人在此挖坑令士兵潜藏,上方则以盾牌盖住,这才行走无异。
当然,这种危险的差事也不是谁都能干的。
袁绍也是思量再三,才让对骑兵冲锋最为习惯的麴义所部担任伏兵。
事实证明袁绍果然没有看错人。
战前他明明下令,敌骑靠近百步伏兵便可发动。
但麴义为了追求杀伤力最大化,竟然硬是等到五十余步时才起身。
而麴义的丧心病狂,换来的则是白马义从的遍地哀鸣。
转眼间,当精铁打造的箭簇在雨点砸向面前的一众骑兵时,空气中甚至传出阵阵的嗡鸣声,好似强弩的回响,而冲在最前的白马义从骑将严纲眼睁睁看着一支精铁箭镞穿透铁甲,却没来得及做出丝毫避让。
公孙瓒的掌旗官更是足足被三支弩箭钉飞了丈余之遥,死的不能再死了。
没办法,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这个距离有没有甲胄意义其实不大。
铁甲也好,皮甲也罢,在强弩的抵近射击下都是一样的下场。
严纲甚至来不及绝望,巨大的冲击力将他整个人掀离马鞍,落入身后袍泽的铁蹄沦为肉泥。
一时间,只听得一阵人吼马嘶,折断的马腿、残缺的身体几乎遍地都是。
面对着意想不到的打击,刚才还信心满满的公孙瓒前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麴义麾下虽也有部分士卒被白马义从的余波伤及,但他却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便手持长戟冲了上去,将本来就混乱的公孙瓒军搅的更加杂乱无章。
后方的袁绍见状也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当即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直接率领中军的三万步卒朝公孙瓒大军反攻回去。
没过多久公孙瓒麾下的骑兵、步卒再无章法,一个个都惶恐的争相逃命。
一时间溃兵绵延几十里,死伤无数,滏水几乎为之不流
这便是审配为袁绍谋划的骄兵之计,完全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但凡有一点消息泄露出去,今日袁绍估计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幸好,袁绍这回赌赢了。
……
数日后,蓟县。
还是那个湖边,但魏哲此时的脸色却分外凝重。
见戏志才面露疑惑,魏哲忍不住轻叹一声。
他甚至没有将战报递给戏志才,直接怅然道:“公孙瓒死了。”
戏志才闻言便立刻便明白了,于是也忍不住仰天长叹。
话说滏水一战,不仅仅是公孙瓒大败,他更是连命都留在了邺城脚下。
没办法,谁让他冲的太猛了,强弩之下可不认得什么白马将军。
魏哲承认,这回他是被固有印象给带偏了。
毕竟原历史中公孙瓒可是足足和袁绍纠缠了将近十年,最后才自焚而死。
而如今公孙瓒虽然势力大减,但兵变上位的袁绍也没有原来的大义了。
在双方同时削弱情况下,魏哲觉得这两人怎么说也能僵持个两三年。
如此,冀州两虎相争,他便可以稳步蚕食,最终拿下冀州。
可魏哲万万没想到,公孙瓒竟然和孙坚落得一样下场。
不过他死就死罢,临了反而让袁绍踩着他上位了。
本来袁绍在冀州威信不著,可是滏水一战后几乎立刻威震冀州。
当初公孙瓒有多么气焰滔天,现在袁绍的威势就有多么显赫。
公孙瓒花了将近三个月才打到邺城,结果袁绍仅仅花了三天就收回来了。
没办法,主公都死了,公孙瓒麾下纵有幸存也没什么用了。
公孙瓒之子公孙续倒是侥幸活了下来,但一个刚满十岁的娃娃能干什么呢?
袁绍只是一纸檄文,被公孙瓒占领的巨鹿、安平两郡便重新归附。
在袁绍携大胜之威的逼迫下,原先一直没有表态的常山国、中山国也向邺城派出使者。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公孙瓒战死了。
念及此处,戏志才忍不住苦笑道:“是我疏忽了!”
战场无意外,戏志才觉得他应该早想到这点才对。
他预估了最好的情况,却忘记考虑最坏的情况。
不过魏哲却没有怪他,毕竟就像谁也没有想到孙坚、孙策父子都会壮年而亡,还都是中箭而死一样,这种事情除了老天爷,其他人哪里能提前预知呢!
魏哲也没有心思再继续钓鱼了,略作沉吟便吩咐道:“传令太史慈、钟扈,全取渤海、河间两郡即可,勿要贪心冒进。”
虽然有点遗憾,但魏哲倒也没有太过失望。
只要能把渤海郡、河间国完完整整的消化干净,这回也算是赚到了。
反正如今幽州已经与青州接壤,魏哲相信将渤海化为内湖也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命运的巧合。
当公孙瓒在滏水岸边被强弩射死时,孙坚亦是在襄阳城外大败来援的江夏太守黄祖,并且一路追到岘山之中。正当孙坚将要追上时,却被黄祖的部将从竹林间以暗箭偷袭,当场中箭身亡。
一南一北,袁氏兄弟一增一减,仿佛预示着什么……
中平元年的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残余的黑山军却依旧在影响着大汉。
只是如今的黑山军与当年的黄巾军不同,不过是一个极为松散的联盟而已。
之所以号为“黑山军”主要是因为太行山脉南端的黑山,故有此名。
不过黑山军的分布地域却极为广阔,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五郡太行山脉的诸山谷之中,几乎都有他们的存在。
张燕虽名为“平难中郎将”,可实际上却控制不了其他山谷的贼部。
就比如这次来犯的于毒、白绕、眭固等部,就在河内郡太行山一带活动。
而于毒、白绕、眭固等人之所以率众出山,并不仅仅是为了劫掠物资,更是为了护送长安朝堂所任命的冀州牧壶寿上任。
显然董相国在晋升为董太师之后也有些技痒,想要刷点存在感。
对此袁绍自然一无所知,他只知道如果不挡住黑山军冀州必保不住。
毕竟一个公孙瓒就够他对付的了,邺城下再来一个黑山军他就真吃不消了。
于是当此人心惶惶之时,袁绍立刻便果断的做出决定。
只见袁绍看向堂下左侧的淳于琼,哈哈一笑道:“仲简,可敢会会此贼?”
“有何不敢!”淳于琼毫不犹豫道:“区区黄巾余孽,不过寄生穷山恶水方才苟且至今,如今此辈既敢出山,吾必让其有来无回!”
此言一出,袁绍顿时面露满意之色,当即颔首道:“好,既如此,河内郡吾就交给你了,务必要挡住于毒所部。”
淳于琼闻言当即躬身领命,全无畏惧之色。
这位说来也算是被罗贯中给黑惨了,明明尽忠职守,却被诬为昏庸误事。
所谓淳于琼醉卧而致战败被擒,放回之后被袁绍怒而斩之,其实全属想象。
实际上在曹操亲自率领虎豹骑突然奔袭下,淳于琼能坚持到天亮已经不错了。
可即便如此,淳于琼也依旧战斗到最后一刻,力战而死。
在武将操守方面,淳于琼可是要比张郃、于禁等人要强多了。
事实上,当乌巢这个囤粮地点被许攸泄露给曹操后,淳于琼就已经输了。
毕竟谁能想到曹操能在敌方境内精准的找到袁军的囤粮之处。
有意思的是,在安排完河内郡的防御之后袁绍转头便看向曹操。
在这种关键时候,袁绍还是更信任老兄弟们。
张郃、麴义等人或许勇猛,但可靠性终究比不上淳于琼等人。
见此情形,曹操亦是丝毫不慌,反而抚须而笑,淡然自若。
袁绍见状心中也松了口气,当即便表曹操为东郡太守,负责阻挡白绕所部。
曹操闻言当即慨然出列,毅然领命。
至于王肱这东郡太守两人则压根就没放在眼里。
因为他说起来也是个盗版货,乃是兖州刺史刘岱杀东郡太守桥瑁后任命的。
刘岱能任命,袁绍自然也能表举,说不定兖州卖袁绍面子的人更多。
……
话分两头,另一边拿下魏郡梁期县的公孙瓒终于收到袁绍来信。
待看完书信之后,见使者满口求和之辞,神态更是恭谨有加,公孙瓒顿时忍不住畅快大笑起来。
此中酸爽,当真只有公孙瓒自己知道。
一想到袁绍这个四世三公正卑微的祈求他,甚至不惜割地求和,公孙瓒这大半年积攒的郁结之气终于彻底散去。
不过公孙瓒虽然神清气爽了,可他却没有丝毫见好就收的意思。
公孙瓒甚至连都不屑于再伪装欺骗袁绍,直接神态桀骜的将袁绍的书信随手扔在地上,至于密函中的两枚印绶更是看都没看一眼。
“回去告诉袁本初,现在投降吾还能饶他一命。”
言及此处,便见公孙瓒冷笑道:“如若不然,吾不介意斩其首级以为军功。”
说罢他便随意挥了挥手,让左右将袁绍的使者轰了出去。
但人虽然是走了,可是公孙瓒帅帐之中却是一派欢声笑语。
无论是公孙瓒还是他麾下将领,都忍不住这场大战已经没有变数了。
公孙瓒甚至笑言明日要在邺城中举办庆功宴,令众将勿要耽搁了。
可以说公孙瓒大军从上到下,都已然自信满满。
然而次日午后,当公孙瓒大军渡过滏水,还距离邺城尚有二十里时,袁绍竟然亲自领兵主动迎战公孙瓒。
这让公孙瓒颇为诧异,他还以为袁绍这个外强中干之辈据邺城而守呢。
待斥候退下后,公孙瓒还对左右笑言道:“没想到此人竟有野战之勇,当真怪耶!”
一旁的严纲闻言凑趣道:“勇则勇矣,可惜无脑。”
“哦?何出此言?”公孙瓒纳罕。
严纲当即笑着道:“这厮既知白马之锐,竟还敢与我等野战,岂非不智?”
此言一出,公孙瓒顿时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周边将领更是笑成一团。
所有人都没有将袁绍放在眼中,只将其视为负隅顽抗的螳螂罢了。
于是随着公孙瓒一声令下,其麾下大军便浩浩荡荡的朝袁军杀去。
片刻之后,两军便在邺城北郊交锋,战斗从一开始就直接白热化。
公孙瓒以万余步卒为中军,以最简单的方阵进攻,两翼则各有五千余骑。
为了快点解决前面这些人,好早点进入邺城办庆功宴,故此公孙瓒一上来就是猛打猛攻,暴戾无比。
但早就做好准备的袁绍却利用拒马、战车等器械围成简易工事,阻挡公孙瓒大军的进攻,靠着袁绍以及麾下将领的亲临战阵,还真扛住了公孙大军的攻势。
而见大军久攻不下,中军大旗下的公孙瓒当即眉头微皱。
他没想到袁绍的这个龟壳这么难啃。
眼看着前军攻势已钝,心中不耐的公孙瓒当即勒马前出,挥鞭大吼道:
“白马义从何在?”
刹那间,便听见千余幽州精骑慨然应道:
“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公孙瓒闻言当即大笑,而后毫不犹豫拨马转身,以白马义从为箭头,带着留作后手的预备军队朝着袁军的阵地杀气腾腾的冲去。
还真别说,有了白马义从的加入袁军前阵何况便被冲溃。
然而正当公孙瓒准备一举击破袁绍大军时,却猛然看见前方五十步的地方竟然忽然从地下冒出来千余人,还未等他看清是怎么回事儿,千余张强弩便一齐发射,朝着最前方的白马义从射去。
原来袁绍早早命人在此挖坑令士兵潜藏,上方则以盾牌盖住,这才行走无异。
当然,这种危险的差事也不是谁都能干的。
袁绍也是思量再三,才让对骑兵冲锋最为习惯的麴义所部担任伏兵。
事实证明袁绍果然没有看错人。
战前他明明下令,敌骑靠近百步伏兵便可发动。
但麴义为了追求杀伤力最大化,竟然硬是等到五十余步时才起身。
而麴义的丧心病狂,换来的则是白马义从的遍地哀鸣。
转眼间,当精铁打造的箭簇在雨点砸向面前的一众骑兵时,空气中甚至传出阵阵的嗡鸣声,好似强弩的回响,而冲在最前的白马义从骑将严纲眼睁睁看着一支精铁箭镞穿透铁甲,却没来得及做出丝毫避让。
公孙瓒的掌旗官更是足足被三支弩箭钉飞了丈余之遥,死的不能再死了。
没办法,距离实在是太近了,这个距离有没有甲胄意义其实不大。
铁甲也好,皮甲也罢,在强弩的抵近射击下都是一样的下场。
严纲甚至来不及绝望,巨大的冲击力将他整个人掀离马鞍,落入身后袍泽的铁蹄沦为肉泥。
一时间,只听得一阵人吼马嘶,折断的马腿、残缺的身体几乎遍地都是。
面对着意想不到的打击,刚才还信心满满的公孙瓒前军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麴义麾下虽也有部分士卒被白马义从的余波伤及,但他却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便手持长戟冲了上去,将本来就混乱的公孙瓒军搅的更加杂乱无章。
后方的袁绍见状也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当即猛地将头盔掼在地上,直接率领中军的三万步卒朝公孙瓒大军反攻回去。
没过多久公孙瓒麾下的骑兵、步卒再无章法,一个个都惶恐的争相逃命。
一时间溃兵绵延几十里,死伤无数,滏水几乎为之不流
这便是审配为袁绍谋划的骄兵之计,完全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但凡有一点消息泄露出去,今日袁绍估计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幸好,袁绍这回赌赢了。
……
数日后,蓟县。
还是那个湖边,但魏哲此时的脸色却分外凝重。
见戏志才面露疑惑,魏哲忍不住轻叹一声。
他甚至没有将战报递给戏志才,直接怅然道:“公孙瓒死了。”
戏志才闻言便立刻便明白了,于是也忍不住仰天长叹。
话说滏水一战,不仅仅是公孙瓒大败,他更是连命都留在了邺城脚下。
没办法,谁让他冲的太猛了,强弩之下可不认得什么白马将军。
魏哲承认,这回他是被固有印象给带偏了。
毕竟原历史中公孙瓒可是足足和袁绍纠缠了将近十年,最后才自焚而死。
而如今公孙瓒虽然势力大减,但兵变上位的袁绍也没有原来的大义了。
在双方同时削弱情况下,魏哲觉得这两人怎么说也能僵持个两三年。
如此,冀州两虎相争,他便可以稳步蚕食,最终拿下冀州。
可魏哲万万没想到,公孙瓒竟然和孙坚落得一样下场。
不过他死就死罢,临了反而让袁绍踩着他上位了。
本来袁绍在冀州威信不著,可是滏水一战后几乎立刻威震冀州。
当初公孙瓒有多么气焰滔天,现在袁绍的威势就有多么显赫。
公孙瓒花了将近三个月才打到邺城,结果袁绍仅仅花了三天就收回来了。
没办法,主公都死了,公孙瓒麾下纵有幸存也没什么用了。
公孙瓒之子公孙续倒是侥幸活了下来,但一个刚满十岁的娃娃能干什么呢?
袁绍只是一纸檄文,被公孙瓒占领的巨鹿、安平两郡便重新归附。
在袁绍携大胜之威的逼迫下,原先一直没有表态的常山国、中山国也向邺城派出使者。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公孙瓒战死了。
念及此处,戏志才忍不住苦笑道:“是我疏忽了!”
战场无意外,戏志才觉得他应该早想到这点才对。
他预估了最好的情况,却忘记考虑最坏的情况。
不过魏哲却没有怪他,毕竟就像谁也没有想到孙坚、孙策父子都会壮年而亡,还都是中箭而死一样,这种事情除了老天爷,其他人哪里能提前预知呢!
魏哲也没有心思再继续钓鱼了,略作沉吟便吩咐道:“传令太史慈、钟扈,全取渤海、河间两郡即可,勿要贪心冒进。”
虽然有点遗憾,但魏哲倒也没有太过失望。
只要能把渤海郡、河间国完完整整的消化干净,这回也算是赚到了。
反正如今幽州已经与青州接壤,魏哲相信将渤海化为内湖也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命运的巧合。
当公孙瓒在滏水岸边被强弩射死时,孙坚亦是在襄阳城外大败来援的江夏太守黄祖,并且一路追到岘山之中。正当孙坚将要追上时,却被黄祖的部将从竹林间以暗箭偷袭,当场中箭身亡。
一南一北,袁氏兄弟一增一减,仿佛预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