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 第63章:惨烈的对比【2/2】

小说:汉官 作者:江汉 更新时间:2025-03-16 07:44:32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蓟县,讲武堂。

  当堂中学子得知捷报内容之后,顿时忍不住惊呼连连。

  能入讲武堂的人自然都是屯田体系里的老人,自然知道钟扈是谁。

  只是以往钟扈都不显山不露水,多数时候都是辅佐在魏哲左右。

  不像太史慈,平三韩、灭高句丽的时候都曾经领兵在外,独当一面。

  故此幕府内部以往闲谈之时多有羡慕钟扈际遇之人,认为他只是运气好得以托生在玄莬魏氏,成为最可靠的家生子,这才有如今的权位。至于钟扈的兵法造诣,不少官吏都认为不过中人之资。

  然而这次马颊河一战,钟扈的表现却是结结实实的打了不少人的脸。

  以两万步骑全歼三十万青州黄巾,即便对方是乌合之众也十分惊人了。

  更何况青州黄巾也并没有那么好对付,否则也不会逐孔融、占青州。

  一时间,讲武堂内外都忍不住议论纷纷。

  其实钟扈严格来讲不属于讲武堂任何一期,硬要说的话他应该算是助教。

  早期魏哲在讲武堂授课时,便多由钟扈充当助手。

  此刻恰逢其会,魏哲索性便将钟扈的捷报当做案例当堂讲解起来。

  不过他并没有站在钟扈的角度,而是以青州黄巾为假设立场进行沙盘推演,毕竟对于现在堂下这群菜鸟来说钟扈的操作还是太高端了。

  连最基础的战法都没有掌握透彻就接触太复杂的战术,对他们来说是祸非福,容易好高骛远,根基不稳。

  相比之下,能完美的实施“以多欺少”的战术就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多少将领都是在自身占据优势的时候被敌军翻盘的。

  ……

  须臾,一方平原河流地形的简易沙盘被抬了进来。

  在这方面魏哲并没有搞太复杂的操作,就是最简单泥土所制,便宜耐操。

  沙盘旁,只见魏哲指着中间的河流,神情肃然道:“大军行进,难免跋山涉水,而其中便要属渡水最为紧要,稍有不慎,便易全军溃败。”

  “尔等记住,日后凡遇渡水处,无论彼时水深水浅,都需先遣斥候百十,各执小旗于四远高处架梁不动,而后先以一曲扎营于河岸据水,随即依次以一曲照法渡之。渡过一曲一部,即扎成一曲一部之阵。一部过完,扎成部营;一营过完,扎成大营,则一营方行。军械当整列完备,随时备战,无论何时何地,皆当照此法依行。”

  当然,魏哲也不是仅仅只讲解战术层面的东西。

  待众人都记下了刚才的话之后,他方才从战略层面解释道:

  “《孙子兵法》有言: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便是此理。需知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尔等千万牢记——己身立于不败,而后方能求胜!”

  可以说这波魏哲的授课已然有后世名牌讲师的风范了。

  毕竟他从具体案例引申到战术、战略,可谓是深入浅出的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事实从堂中学子的恍然大悟的反应来看,他这堂课讲得确实不错。

  也不知道是不是当老师习惯了,最后魏哲再次强调道:

  “切记切记!如斥候倏然报警,即不必渡,各于两岸候战即可。临渡而喧,争渡而纵横者,平时捆打,临敌军法从事,连坐听管!”

  “渡河如此,过山林亦是如此,临贼若遇滩泽、深林、大山,不可擅即暗过,须据形势,一面搜索,一面禀复中军,听令再行。”

  或许是老师当久了,魏哲都变得有些啰嗦了。

  不过讲武堂中的学子却不敢像后世学生那样不耐烦,甚至巴不得魏哲多讲几句经验之谈,好记下来回去暗自揣摩学习。

  ……

  且不说魏哲在讲武堂如何好为人师。

  随着渤海郡的捷报传回,蓟县上下很快也热闹起来。

  即便魏哲入主幽州后,各郡早就习惯了胜利,但这捷报终究是听不厌的。

  民心也好,士林名望也罢,有时候就是靠一场场胜利累积起来的。

  于是没过多久,渤海大捷的消息便传遍了幽、辽、瀛三州。

  毫无意外,冀州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数日后。

  邺城,州牧府。

  “……钟扈于城下列阵,初时纵贼渡河,后率步骑两万以堂堂之阵在重合城南大破青州黄巾,斩首三万余,青州黄巾尽弃辎重,欲奔走渡河,然为魏军绕后所阻,再次大败黄巾贼,俘虏余众二十万人,幕府司马华雄阵斩青州黄巾渠帅张饶,缴获车甲财物无数。据闻左将军魏哲已上奏朝堂,表封钟扈为都亭侯。”

  随着探子话音落下,大厅内顿时一片死寂。

  包括许攸等人在内,一众冀州文武都不由脸色微变。

  要知道他们刚刚才收到消息,寇掠泰山郡的三十万青州黄巾贼已经被泰山太守应劭击退了,应劭率文武大小十余战,前后斩首数千级,获生口老弱万余人。

  可即便如此,应劭的战绩也可称之为大胜了。

  先前探子回报时众人对应劭还赞不绝口,建议袁绍招揽此人。

  只是现在和钟扈的战绩一比,应劭显然就不够看了。

  即便是审配都忍不住抚须而叹:“未想魏公威麾下,竟还有如此大将?”

  审配不是不清楚钟扈的底细,但正因为知道他才更加惊讶。

  要知道像钟扈这种出身卑微的武夫,多以勇力闻名沙场,少有大将之风。

  怎么说呢,钟扈的表现让审配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卫青。

  因为卫青不仅仅是其母卫媪和平阳侯家宾客私通生下的,幼年时还被生父当成奴仆来驱使,命其放羊,长大之后也不过是平阳公主的骑奴。

  钟扈的战绩自然远不能和卫青相提并论,但不知道为什么,审配就是觉得两人挺相似的。

  只是听了审配的感慨,上方的袁绍面色反而更加难看了,当即便面色阴沉的拂袖而去。

  见此情形,堂下文武这才反应过来,刚才貌似说了不该说的话了。

  没办法,谁让两边对比的结果有点惨烈呢!

  冀州这边连区区一个河内郡叛乱都没能解决,甚至还搭进去一个猛将麹义,搞的邺城这边灰头土脸的。相比之下魏军那边却大出风头,也难怪袁绍会有些破防。

  然而看着袁绍离开的背影,许攸、审配等人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真不是他们不给力,实在是局势所迫。

  毕竟现在冀州已经同时开辟了并州、青州、安平国三处战场,实在没有更多人力、物力来对付河内叛军了,能把河内叛军抵挡在冀州外面已经很不错了。

  实际上就现在这个局面,审配都觉得有些危险。

  纵然冀州再如何富庶,那也扛不住四方同时大战呀。

  明明冀州的地理位置颇为不错,也不知道怎么就混成了四战之地。

  也就是兖州方面还有曹操顶着,否则审配都想建议袁绍厚赏招抚麹义。

  那什么,麹义说得其实也没错,袁绍有时候确实有点小心眼了。

  麹义不就是平日里有些骄纵么,怎么能因此就对他赏罚不公呢?

  现在好了,冀州好不容易有个大将,结果还让他们自己给逼走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汉官,汉官最新章节,汉官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