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官 第64章:乱世的代价【4K】

小说:汉官 作者:江汉 更新时间:2025-03-17 08:29:46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四牡骙骙,载是常服。

  凉轩之中,隐隐有暑气自竹帘缝隙间渗入,耳边不断响起的蝉鸣声,更是平添了几分燥热。

  不过魏哲却丝毫不以为然,端着一碗冷淘饼吃得那叫一个不亦乐乎。

  啧啧~还真别说,这冷淘饼拌上麻油,再加点胡椒粉、大豆酱,那味道简直堪称极品!

  所谓冷淘饼,其实就是冷淘面条,多由小麦所制。

  当下汤饼和面条分得并不是很清楚,就比如魏哲碗中的面饼还是按照他的要求,庖厨特意切的细细的,而后煮熟后放入井中冷藏了一个时辰,吃起来那叫一个爽口舒心,堪称是顶级的消暑佳食。

  就比如此刻,戏志才、国渊两人也各自端着一碗冷淘饼吃得津津有味。

  不过两人的口味截然不同,戏志才喜欢伴着腌渍茱萸佐食,国渊则更偏爱于切得极细的莼菜,至于果酒两人倒是都挺喜欢的。

  当然,这两人可不是故意来蹭饭的,纯属是恰巧碰上了。

  来都来了,魏哲自然不能让手下人空着肚子谈事情了。

  待酒足饭饱之后,魏哲这才悠哉悠哉的领着两人在回廊闲庭信步。

  听得耳边不时响起的檐角铜铃声,戏志才忍不住赞道:“明公府中庖厨当真有易牙之能也,区区汤饼竟也能做得如此美味。”

  魏哲闻言顿时好笑道:“怎么,你又盯上了?那你领回去好了。”

  不想戏志才闻言竟然躬身道:“多谢明公赏赐,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见他如此无赖惫懒的模样,魏哲当即哭笑不得。

  不过戏志才既然喜欢,那就给他就是了,反正这东西又不难做。

  相比之下国渊就比较鸡贼了,直接让自家庖厨去戏府学习。

  可以预想到用不了多久,这类冷淘面估计就要在蓟县风靡一时了。

  玩笑归玩笑,调侃了几句之后国渊还是说起了正事儿。

  “钟将军已率军南下,如今已经占领乐陵县、般县、西平昌县、厌次县等平原郡东部地域。魏校尉的水军亦成功登陆东莱,正向西进发,已拿下黄县、东牟县、牟平县。”

  对此魏哲并不意外,青州黄巾既然四路出击,青州自然也就空虚了。

  相比之下他更在意能不能在青州站稳,而这也是国渊这次过来的目的。

  没办法,青州太惨了,偌大之地田亩近乎荒废。

  除了个别地势险峻的险要之所,其他地方想要种地压根不可能。

  因为即便他们辛勤耕种,等到收获的时候也会被人抢走。

  没有一个共同的盟主,导致青州各路黄巾根本不存在什么秩序。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侥幸存留至今的坞堡主们过得都是可怜巴巴的。

  结果导致钟扈与魏慕华这两路大军最大的困难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恢复秩序、恢复生产,最重要的是安置流民。

  说到这里,国渊补充道:“冀州所表青州刺史周喁亦是如此,此人虽据平原郡西部诸县,然先前一直不敢深入青州,直到青州黄巾绕道高唐县入兖州之后,此人方才出面招揽流民,重立乡社。”

  青州刺史周喁心中清楚,他这个刺史能不能占据青州不要紧,但如果让青州黄巾从平原郡进入甘陵国,那么邺城绝对会对他十分不满。毕竟袁绍命他出任青州刺史的用意,本就是让他遮护冀州东面州郡的。

  不过现在周喁也是头疼不已,纵有丹阳兵在手也无用武之地。

  “青州之局在耕不在战!”长廊上,只见国渊解释道:“青州如今民贼一家,若是不能安定地方,纵然占据郡县也难以长久。”

  魏哲闻言当即默然不语,片刻后方才道:“尔欲何为?”

  国渊一听此言顿时眼前一亮,连忙躬身道:“辽东五郡休养生息多年,百姓殷盛,谷仓甚丰,诚可以辽州之有余而补青州之不足!只要东莱郡百姓重新安居乐业,无需大军征伐,青州诸郡可传檄而定矣!”

  “用辽州之粮来赈青州之饥?”魏哲闻言忍不住眉头微皱。

  他倒不是舍得不粮食,而是在考虑这个建议的可行性。

  诚然,以辽东的地理位置确实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

  但……辽东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呀?

  踱步片刻之后魏哲缓缓摇头道:“子尼,世道变了。”

  看着不远处飘落的悠然飘落的枫叶,魏哲轻叹道:“我知你爱民如子,但乱世便当用重典,一味仁义是不行的。”

  国渊闻言还欲解释,魏哲却摆了摆手。

  “无需多言,青州既然民贼不分,那便不急着重立乡社,尽数划做屯田地好了。”

  不错,魏哲这回是准备把青州当做一个大型的集体农场处理。

  事到如今青州四百万民早就流亡大半,能留下的不过十之二三罢了。

  经过青州黄巾多年的肆虐蹂躏,青州本土的士族、豪强早就衰弱到极点。

  此时青州需要的只是秩序,至于是什么秩序并不重要。

  而在当下这种情况,屯田显然要比任由他们自己慢慢恢复生产更高效。

  当然,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魏哲肯定会让青州恢复正常郡县秩序。

  但现在么,魏哲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彻底掌控青州的机会。

  而见魏哲这么一说,国渊惊讶之余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个办法。

  曾经总理辽东屯田各部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有规划的屯田有多么高效。

  不过随即他便让忍不住眉头微皱道:“若是如此,恐怕需要大批屯田吏、劝农使,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魏哲闻言也忍不住点了点头,确实,再好的计划也需要人去执行。

  “……如今青州到底还有多少人?”魏哲回首看向国渊。

  然而国渊却是一愣,这个问题他还真回答不上来。

  犹豫片刻之后他方才有些拿不准道:“早前青州在籍人丁约有四百万之众,不过经过多年战乱损耗,算上逃亡的、死伤的……如今青州六郡当还有百万人左右。”

  当然,国渊这也是估算,实际上有多少估计现在连青州人自己都不知道。

  可即便如此,魏哲依旧忍不住头疼。

  虽然青州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确实让人唏嘘,但想要安置如此多人可不容易。

  据说当年曹操麾下的青州军也是屯田军,也不知道他降服百万青州黄巾之后是怎么做到妥善安置的。中原纵然不缺识文断字的读书人,但想要猛然间拿出这么多屯田吏也很难吧?

  事非经过不知难,此刻魏哲对曹丞相那叫一个佩服。

  最终经过魏哲与戏志才、国渊一番商讨之后倒是勉强想出了应对之策。

  除了继续从书院抽调合适的士子之外,屯田各部的副职也可以直接转正了。

  如此,只要钟扈与魏慕华控制好攻城略地的速度,应该还来得及。

  而在解决了这个大麻烦之后魏哲方才有心思关心其他问题。

  “对了,其他攻出去的青州黄巾余部如何了?”

  戏志才当即回道:“寇掠泰山郡的三十万黄巾贼已被泰山太守应劭击退,寇掠徐州的青州黄巾亦被击败,如今两部黄巾贼合众五十万,已入兖州境内。”

  有意思的是这次青州黄巾入寇并不是陶谦出手解决的。

  因为在青州黄巾入境后身为客将的刘备就主动请缨,陶谦见状自然求之不得。

  本来陶谦对刘备并没有什么信心,毕竟他和孔融正是被青州黄巾从北海国赶出来的,乃是青州黄巾手下的败军之将,如此战绩实在没什么说服力。

  陶谦之所以答应刘备的请战,不过是想要先消耗黄巾贼的锐气,避免自家麾下兵马死伤过多罢了。

  然而让陶谦没有想到的是,没有后勤压力的刘备竟然连战连捷。

  甚至若不是刘备兵力太少,关羽、张飞都差点擒斩对方渠帅了。

  这让陶谦大喜过望,当即划拨四千丹阳兵归刘备统率,一举将青州黄巾击退。

  话说陶谦虽是儒生,但自幼却在丹阳郡长大,故此在就任徐州刺史之后,他便陆陆续续从老家丹阳郡招募了将近三万精勇,如此方才坐稳了徐州刺史的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看,陶谦是真的欣赏刘备这个外将。

  而刘备这回也终于时来运转了,很快便在徐州混得风生水起。

  不过刘备是春风得意了,但是同样寄居徐州的孔融就尴尬了。

  本来徐州文武还以为是孔融手下无能,现在看来反而是他这个上司不行!

  一时间徐州市井甚至有“志大才疏孔北海”“明珠暗投刘玄德”之言流传。

  孔融不堪羞辱,负气之下竟然离开徐州,投奔长安朝廷去了。

  听到这里,魏哲忍不住一阵失笑。

  “志大才疏孔北海,明珠暗投刘玄德?哈哈哈,好促狭的言辞!”

  说实在的,魏哲没有想到刘备竟然还能在徐州出人头地。

  不过他转念一想又不觉得奇怪了,毕竟刘备本身就非泛泛之辈,更兼有关羽、张飞这样的虎将一直死心塌地的追随,不能出头才叫奇怪!

  正所谓:

  金鳞岂是池中物,

  一遇风云便化龙。

  经过这些年磨砺之后,如今的刘备缺的其实不过是一场东风罢了!

  不过在感慨之余,魏哲更关心另外五十万青州黄巾的动向。

  相比于曾经的百万黄巾,这次兖州的压力显然要小多了,刘岱应该不至于重蹈覆辙。

  只是魏哲心底终究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犹豫片刻后还是下令道:“以我的名义去信兖州刺史刘岱,劝他莫要大意,对阵之时千万要小心行事。”

  戏志才闻言虽然有些奇怪,但还是躬身领命。

  ……

  话分两头,当魏军在青州高歌猛进的时候,并州这边进展的却不是很顺畅。

  因为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冀州可以通过太行八陉进入上党郡、太原郡。

  相比之下,并州只有雁门郡和幽州相连。

  然而并州精华之地基本上都是并州南部,也就是上党、太原两郡。

  至于并州北部诸郡几乎是整个大汉最贫瘠的所在,比辽东更加穷苦。

  如果说在青州之地是魏哲占据地理优势的话,那么在并州就完全反过来了。

  只不过并州现在的情况比青州还要凄惨。

  青州即便屡遭蹂躏如今也还有百余万人,但并州九郡往年也不过六十九万人。

  虽名为一州,可实际上整州人丁不过与涿郡仿佛而已。

  并且在先帝驾崩之后,由于汉室动荡,各路诸侯争斗不休,并州也屡遭侵略。

  来自凉州的羌胡,来自草原的匈奴,都在趁机不断侵吞着汉地。

  比如始皇帝所置的朔方郡,随着南匈奴的不断南下几乎完全沦陷。

  如今朔方郡的郡治已经从朔方郡临戎县迁到了五原郡,也就是侨置而已。

  至于朔方郡及所属县城,则已经全部沦为废墟。

  与之类似的还有并州西部的上郡,也是如此。

  实际上早在中平元年(184年)前后,来自凉州的羌胡就大掠上郡。

  于是无奈之下上郡的郡治只能徒迁到洛阳,再度侨置郡县。

  也就是说并州九郡,如今只剩下太原、上党、西河、云中、定襄、雁门、五原七郡尚且还在汉人掌握之中。

  甚至即便是这些郡县中也常常都是豪族与胡族并存,形势十分复杂。

  比如先帝刘宏亲政后,为避窦武之难,时任雁门太守窦统便亡奔匈奴,后遂为部落大人。

  曾经率兵出塞三千余里,北击匈奴,燕然勒功的大将军窦宪之后,就这样的由华变夷,自此为匈奴贵种。

  简而言之,并州北部实乃胡汉杂处之地!

  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徐荣、张辽两人率五千代郡屯军进入雁门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汉官,汉官最新章节,汉官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