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大元帅戚继光至。

  万历正好将清剿建奴一事托付于他。

  大帐之中,两人正商议着呢,镇东将军秦良玉竟然也跑过来了。

  这并非凑巧。

  因为万历已然下旨命海西女真部迁徙。

  东路大军正好也打到建州女真部和海西女真部边界。

  敌人都没了,她自然也要跑过来交差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问道:“良玉,可曾逮到努尔哈赤家眷?”

  秦良玉连连点头道:“逮到了,努尔哈赤的几个妻妾和几个子女都逮到了。

  还有其两个兄弟的妻妾子女也都逮到了。

  这些人都在费阿拉城,末将手下人一审就审出来了。”

  很好。

  努尔哈赤之所以能成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子侄多,而且一个个都能征善战。

  还好,这家伙年纪还不大,子侄都还没成长起来。

  若是这家伙的子侄都成长起来了,那实力就就会开始爆发了。

  现在这帮家伙都没机会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这些人在哪里?”

  秦良玉不假思索道:“这些人就在费阿拉城关着呢。

  万岁爷,末将正好还想问问这些人如何处置呢。

  毕竟女眷太多,看押起来挺麻烦的。”

  这个时候来不得半点心慈手软。

  万历冷酷道:“满门抄斩,永绝后患。”

  这样也好,省得麻烦。

  秦良玉闻言,毫不犹豫的拱手道:“末将明白。”

  万历又盯着地图看了一阵,随即问道:“元敬,你怎么赶过来的?”

  戚继光指着地图道:“微臣就沿着脑温河一路南下,自这里过了河,然后又沿着松花江一路赶过来的。”

  脑温河?

  哦,这会儿还不叫嫩江。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脑温河支流多吗?”

  戚继光连连点头道:“脑温河支流很多,尤其西面金阿林这一带,大小支流数都数不清,原来鞑靼部的暖棚就修建在这些支流两岸的山林里。”

  金阿林?

  现在还不叫兴安岭。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鞑靼部现在还有多少人,他们的牛羊马匹多不多?”

  这个还没清点完呢。

  戚继光琢磨道:“现在鞑靼部的人口大致也就五六十万,他们的牛羊马匹好像不是很多。

  大抵那边太冷了,他们南面的草原又早被我们给占领了,牛羊马匹繁殖起来很难。

  现在他们硕大的地盘上所有马匹加起来也就十来万匹左右,牛大概就几万头,羊大概有两三百万只。”

  这么点人口和牛羊马匹拉北平行都司去都能容下。

  万历指着地图细细解释道:“朕准备在这里开挖运河,连通辽河和松花江,以后这一片大平原也跟辽河那边一样种植粮食。

  我们现在放羊牛羊马匹的草原已经够多了,海西女真部的牛和马你派人赶去北平行都司养,鞑靼部的牛羊马匹也拉去北平行都司养。

  元敬,你看怎么样?”

  啊?

  这么大一片平原全部用来种植粮食!

  戚继光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道:“万岁爷,这么大一片平原能开出的良田估计最少上亿亩啊。

  微臣斗胆,粮食多了是好事,但是我们没这么多屯卫来种地啊。”

  屯卫?

  这个或许可以考虑。

  朕本来是想拉西北的平民过来的。

  不过,把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平民转为屯卫这办法貌似更好。

  现在的大明可是武风盛行,有的武举人还并非屯卫出身,这就证明民间有很多人也想上战场建功立业。

  如果能以此来吸引平民,怕是有很多人争着抢着来。

  这好像比把西北的平民拉过来还要麻烦,西北的平民好歹是集中在两省之地,大明两京十三省想要上战场建功立业的平民那可是分散得很。

  不过,麻烦归麻烦,这么做的确比硬拉西北平民过来好得多。

  西北平民不一定全部愿意过来,也不一定能全过来,现在小冰河天灾还没有完全爆发,他如果来硬的多少有点莫名其妙。

  如果以转籍屯卫军户来吸引平民百姓,那压根就不用来硬的,很多平民百姓真会争着抢着要来。

  军功奖励对平民百姓的吸引力其实还不是关键,关键是田地。

  现在大明没有田地或者就几亩薄田的农户多了去了,这些农户可是被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乃至藩王宗室给压榨惨了,累死累活还吃不了一顿饱饭不说,家里人也得跟着挨饿。

  他白给人家分五十亩屯田,还给人家建崭新的宅院,甚至还给陪农具和耕牛,对这些平民百姓的吸引力肯定比军功奖励还要大,从此他们就能丰衣足食了啊。

  这样不但能让这些平民百姓过上好日子,还能让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乃至藩王宗室没了压榨这些平民百姓的机会,官逼民反的事也不大可能再出现了,何乐而不为呢?

  万历琢磨道:“元敬,你说我们征召屯卫怎么样?

  也就是不管原来什么户籍,只要想改军籍的我们就改成屯卫军户,而且给他们每户分五十亩地。

  以后他们的子弟若是能通过选拔,那也能加入京营、边军和水师。

  这样以后我们就不用愁兵源了。”

  啊?

  军籍都乱给!

  戚继光闻言,愣了一阵,这才小心道:“万岁爷,如果真是这样,微臣恐怕大部分没地的又或者地不足以养活家人的农户都会申请改屯卫军籍啊。”

  万历微微笑道:“这是好事啊,朕就是想让大明子民全部丰衣足食啊。

  他们只要申请我们就批,五十亩地足够一家子人丰衣足食了。

  大家都丰衣足食了大明就安稳了,大明都安稳了就会渐渐变成真正的盛世。”

  这话是没错。

  戚继光小心提醒道:“万岁爷,微臣的意思,五军都督府怕是会忙不过来啊。

  他们管的屯卫本来就多,如果这一次再来一百多户乃至两三百万户农户想改成屯卫军籍,他们那点人根本忙不过来啊。”

  这个还不简单吗?

  万历不假思索道:“人手不够就多招点人手啊。

  现在大明的公侯勋贵多了去了,家里没什么事的都可以去五军都督府锻炼一下啊。

  比如你,你好像还有几个儿子吧?

  没事的都可以去五军都督府帮忙啊,就让他们从五品经历开始做,做的好了升都督佥事,做不好了回家管封地去。”

  这对于所有公侯勋贵来说那都是好事啊。

  毕竟,就算是世袭罔替的,那也只有长子能继承爵位,剩下的那可是什么武职都没得继承。

  以前这些子弟是最让人头疼的,想混个武职那都不知道要拉多少关系。

  如果能去五军都督府锻炼一下,哪怕只能升到都督佥事那也是从二品啊。

  戚继光闻言,连连点头道:“万岁爷英明。”

  这人手问题貌似是解决了。

  他压根就不用去下旨硬拉西北农户过来种地了。

  现在大明没有地又或者地很少的农户多了去了。

  哪怕光五十亩地对很多农户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再加上还能转屯卫军籍,那真不知道会有多少农户争着抢着要来。

  这片平原的地恐怕还会不够!

  不过,没关系,只要收拾了建奴,奴儿干都司的地多了去了。

  万历又盯着地图琢磨了一阵,随即问道:“良玉,你手下将士在建州女真部原来的地盘上过冬应该没问题吧?”

  这个嘛。

  秦良玉闻言,琢磨道:“那边就没有足够的平地扎下几十万大军的营帐,如果能修建足够的兵营,在那边过冬应该没问题,问题就是,现在来不及建兵营了。”

  这个简单。

  万历不假思索道:“你让祚国率手下人马把建州女真部留下的人全拉去东番。

  正好,东番那边还需要人看着这些女真部落的人,他先留那边就行了。

  剩下的你留十万镇守镇东堡,其余二十万你让他们就在建奴原来住的房子就凑合一下。

  朕让水师快船给他们多拉点煤炉子和煤过去,应该没有问题吧?”

  只要有房子御寒就行。

  秦良玉连连点头道:“没有问题。”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郑重道:“元敬,朕得赶去大宁卫过冬,这边就交给你了。

  神枢营和神机营朕全留下。

  西路怎么安排你看着办。

  这个冬天我们要把现在打下来的地盘全守住。

  明年开春清剿建奴的事朕也交给你了。

  京营、边军、川军,乃至水师你都可以调派。

  总之,建奴我们一定要清剿干净,永绝后患,奴儿干都司我们也要全部拿下。

  具体怎么打,又需要多少人马,明年开春你给朕个章程,有没有问题?”

  戚继光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没有问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万历极度叛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最新章节,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