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下,大明朝堂一片哗然。

  万历竟然乱给屯卫军籍!

  谁想去当屯卫都给军籍!

  这还不算什么。

  关键给了屯卫军籍还给五十亩地!

  这简直比《清丈条例》还要狠啊。

  因为这会儿所有的地那还都需要人来种。

  贪官污吏兼并的田地也要人来种啊。

  要不然,几千上万亩地乃至几万亩几十万亩地谁来种?

  贪官污吏自己种吗?

  那就是开玩笑了。

  他们兼并田地那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不是为了去种地。

  田地还是农户在种,只是他们利用各种方法兼并了农户的田地,让那些农户没地可种,只能给他们种地。

  他们甚至工钱都不用出,他们只需随便给点粗粮,让那些农户不饿死就行了。

  万历竟然乱给军籍还给每户五十亩地!

  这简直就是要他们命啊!

  他们压榨的农户都变成了屯卫军籍而且还都有了地,谁给他们种地?

  问题,现在朝堂之上的官员还拿万历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会儿万历都不在京城,他们想劝谏那都找不到人。

  而且,就算万历在京城,他们跑去劝谏也没用。

  这小子手握兵权,独断专行,谁的话都不听。

  朝堂官员那是没一点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内阁行文两京十三省,令各地方遵照旨意执行。

  万历还特意写了封信,让李廷机专门出了期邸报。

  这一下朝堂官员更没办法了,他们想让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都不行啊。

  邸报一出,大明两京十三省都沸腾了。

  那些没地的农户那都要喜疯了。

  他们以为这辈子就没指望了,只能这么被压榨下去,一直压榨到死,饭都吃不饱,一直饿到死!

  谁知道,当今天子突然间就要给他们分地了,而且还是每家每户五十亩。

  至于去当屯卫军户,乃至镇守边疆,原本这是个苦差事。

  因为以前屯卫军户基本没粮饷,就算被征调去打仗那粮饷基本也被贪官污吏层层盘剥的不剩什么了。

  军功奖励那就更不用想了,受伤致残乃至阵亡那也没有抚恤。

  甚至屯田都有可能被各级屯卫军官给吞了,自家地都变成别人的地了,还得给别人种。

  可以说以前的屯卫军户比没地的农户都惨得多。

  所以,以前屯卫逃逸相当严重,内陆卫所能剩下七成的就算是不错了,边关卫所大多也就剩下六成左右。

  现在就不一样了。

  当今天子可是从不拖欠粮饷,明军将士那都是满饷。

  还有军功奖励,伤亡抚恤等那也从不拖欠,打完仗就发。

  甚至,累积军功还能封侯进爵,还有封地,还有赏赐的牛羊马匹和奴隶,还能征召亲卫。

  这些就足以让人疯狂了。

  谁不想建功立业乃至封侯进爵啊。

  这会儿农户那都很羡慕军户,羡慕得要死。

  现在的屯卫军户待遇真不是一般的好,哪怕操练不合格,不能上战场的,那每家每户也有五十亩地啊,吃完剩下的买布那都有穿不完的新衣服。

  所以,现在压根就没有屯卫逃逸,逃出去的那全都回来了,甚至余丁也都回来了。

  大明现在都变得武风盛行了,屯卫军户的地位那早就超过农户了。

  有的农户甚至都送孩子去习武去学兵法,准备考武举了。

  很多人的梦想那就是变成屯卫军户去上战场杀敌,以此建功立业出人头地,乃至封侯进爵光宗耀祖。

  原本,大家都以为这只是个梦想而已。

  毕竟,大明的户籍还是管得很严的,除非考上武举,一般人那就没有上战场杀敌的机会。

  谁知道,这梦想突然间就变成现实了。

  当今天子都下旨了啊,只要在大明赋役黄册上登记了的那都可以申请成为屯卫军户。

  这一下可不得了,各地州府县衙那都快被挤爆了。

  甚至那些专门给农户写申请的穷秀才那都大赚了一把?

  没钱没地的农户哪怕砸锅卖铁到处借那都要凑出钱来请他们写个申请啊。

  这申请一交上去那就是屯卫军户了啊,就有五十亩地了啊。

  五军都督府那也快被挤爆了。

  不过,五军都督府不是被农户给挤爆的,而是被公侯勋贵子弟给挤爆的。

  现在分封的公侯勋贵太多了啊,而且,现在的武举会试太难过了。

  三年才取五百武进士啊,公侯勋贵子弟那是两千都不止了,更何况还有京营将士及其子弟,还有边军将士及其子弟,还有水师将士及其子弟等等,参加武举的人简直不要太多。

  现在的武举那可是公平得很,公侯勋贵子弟那也没有特权,他们是考个武举人都难啊。

  这种情况下,五军都督府竟然不限人数招经历!

  那还不赶紧来啊,经历虽然只有从五品,但做得好了能升从二品的都督佥事啊。

  这可比考个武举人还划算。

  公侯勋贵子弟都往五军都督府挤,各地的申请那也一车一车乃至一船一船正在往京城拉,万历却并未直接去大宁卫。

  他是带着十余万神武营骑兵和两万禁军锦衣卫轻骑按原路返回,走的开原、铁岭和定辽中卫。

  这一路他们已经走过一趟了,算是轻车熟路,而且辽东镇的大道都修到开原北了,走起来也方便。

  更重要的,万历还想带皇次子朱常溆去看看屯卫和屯田的情况。

  明年松嫩平原那边就要开屯田了,这边就有模板,他们自然要好好来看看。

  这会儿关外的寒冬都快要降临了,那呼呼的寒风仿佛如影随形一般追随着他们一路从松嫩平原来到了辽河平原。

  他们是真正的一路顺风,战马跑起来貌似都轻快不少,两三天时间他们便跑到了辽东镇腹地。

  定辽中卫北,还是当初搭建营地的地方,京营再次将士再次搭建起了大营。

  这次他们的人马还没上次一半多,营地更是没有上次三成大小。

  不过,十余万大军的营地那也相当的壮观。

  因为他们还要过河走义州卫去大宁,水师将士都在营地旁的辽河上给他们搭建起了浮桥。

  浮桥是早就搭建好了,但他们并没有急着渡过辽河。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上百轻骑忽而从大营之中疾驰而出,迎着朝阳,顺着田间大道往最近的百户所狂奔而去。

  辽东镇本是边镇,这边原本应该是城池堡垒密布,千户所乃至百户所原本都是要修建堡垒驻守的。

  不过因为大明日渐强盛,北虏入寇已然不大可能,所以这辽河两岸并未修建什么堡垒,甚至卫城都没修建几个。

  这附近的百户所也就修建在一个小山包上,下面就是一圈又一圈的屯卫宅院,看上去倒是挺规整的。

  他们一行打马来到山下的大道口,此地的百户便已迎了上来。

  万历并未出面,也没显露身份,他和皇次子朱常溆穿的就是京营将校的鱼鳞甲,这里的百户也认不出来。

  他只是使了个眼神,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张元德便迎了上去。

  那百户见状,连忙拱手躬身道:“末将参见都督大人。”

  这是尊称,都司卫所的都指挥使并非五军都督府的都督。

  如果是平时,属下这么叫张元德还是挺享用的。

  不过,这会儿他却是听着有些老脸微红。

  他颇有些尴尬的抬手道:“免礼,你命人过来将我们的马牵去拴好,然后该干嘛干嘛去。

  我也就带京城的朋友过来看看,你们不用张罗什么,所有人都该干嘛干嘛,不用管我们,明白吗?”

  哦,原来你是带京营的朋友过来玩啊。

  张元德就是英国公张元功的胞弟,认识京营将领自然没什么好奇怪的。

  那百户闻言,连忙拱手躬身告退,召集手下拴马去了。

  万历则是招了招手,让大家都下了马,随即便招呼众人往最近的屯卫院落中走去。

  这屯卫院落着实建的很规整,所有院落那都是一圈木栏栅,中间一栋平房,前院一个大晒谷坪,后院几片菜地,五口之家过日子都足够了。

  凑巧得很,这家还正好五口人,家里的屯卫青壮刚是被招出去拴马去了,还有一对老人和一个抱着孩子的年轻女人都满脸拘谨的站屋子门口看着他们呢。

  这些人是来干嘛的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万历极度叛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最新章节,大明万历极度叛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