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符公子...许是年幼叛逆,将来总会明白您的苦心。”

  这话涉及离间父子,太史慈也不好接,转而拜曰:

  “明公匡天下而御九州,非为社稷,为万民也。

  慈,三尺微命,一介武夫,虽万死难报殊遇,为图明公之志,敢不尽心竭力以效死乎!”

  袁术并未多说,只将太史慈扶起,示意他快些进屋。

  试探着敲了敲门,骤然得见多年别离的母亲,太史慈好一员不惧生死的猛将,竟不敢步入家门。

  远远望了眼他们母子重逢,泪眼潸然,无语凝噎的场面,袁术悄然离去。

  月色下,只听他遥遥歌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却说袁术这里整备军马,联络诸侯,静观曹操动向,倒苦了远在司隶的刘繇,他渴慕袁公,真教望眼欲穿。

  自逃出长安,张济出走,刘繇与天子群臣被裹挟于乱战,苦不堪言。

  那郭汜两次来犯,幸得杨奉、董承相救,这才将之击退。

  眼看天子就要于杨、董二人护持之下赶赴洛阳,哪里想到郭汜见自身不能阻止,竟又同李傕联合。

  不久前还生死攻杀的二人,转瞬间又亲如兄弟一般,汇合所有兵马,漫山遍野追来。

  闻此噩耗,群臣皆知不好,要死!

  刘繇心中正自思虑,是否先前那封书信分量不够,袁术怀有疑虑,故而迟迟未至?

  遂趁机进言:“陛下,事急矣!

  臣久镇南方,素知左将军袁术,大汉忠良,乃国贼乱政时会盟讨董之股肱也。

  请速发天子诏,命他带兵来援,以退李、郭!”

  不止刘繇,此时群臣皆心有所属,纷纷谏言求援,有推曹操者,亦有举袁绍、刘备等。

  当此之时,皆救命稻草,天子哪疑有他,一一发诏求援。

  董承曰:“远水不解近渴,臣听闻匈奴右贤王名唤去卑者,就在河东,可诏为援。”

  纵使情急之下,不断命人传诏救援的天子,闻听此言,也是一愣,董承见状忙劝说之。

  “陛下,今穷途末路,号呼靡及,匈奴未必不可为大汉之忠良也。”

  天子虽觉古怪,还是颔首称是,“董卿所言有理!”

  这边刚给匈奴人发诏,那边杨奉又举荐,“左近有白波渠帅韩暹、胡才、李乐等人,啸聚一方,陛下请遣使诏之。”

  若说匈奴人,天子还只是心存疑虑,此刻却是真感茫然无措,他皱眉谓杨奉曰:

  “杨卿,朕闻白波贼众,黄巾之余孽耳,他们也是大汉忠良?这...这不妥吧?”

  “哎呀,陛下!”

  杨奉扼腕顿足,“此诚危机存亡之际,饮鸩尚能止渴,何况黄巾乎?”

  天子:“......”

  帝沉默叹息,无奈允之。

  不久,李、郭二人率大军掩杀而来,杨奉、董承抵挡不住,所幸此时又有匈奴右贤王去卑并白波渠帅韩暹、胡才、李乐赶来救驾。

  众人合力虽亦不敌李傕、郭汜,到底犹有一战之能,遂一路相救,一路逃亡,往洛阳奔命。

  是日,李、郭暂退,天子遂赏来援之匈奴人,又将参与过黄巾之乱的韩暹拜为征东将军,胡才为征西将军,李乐为征北将军,委以重任。

  因其等兵马在手,故此黄巾贼三人,便与杨奉、董承共掌朝政。

  于是韩暹、胡才、李乐专权,百官稍有触犯,竟于帝前殴骂。

  其又故意送浊酒粗食予天子,更联名保奏部曲、巫医、走卒二百余亲信,为校尉、御史等官,刻印不及,以锥画之,全不成体统。

  刘繇裹挟其中,怎么也不会想到,身为汉室宗亲,有朝一日,他竟于天子驾前遭黄巾贼殴打辱骂。

  奇耻大辱,岂能不报?由是则心中更为迫切,只觉对比之下,袁术这等大汉忠良,正得发邪。

  “袁公何来迟也?”

  ......

  与此同时,曹操于兖州离得最近,骤闻天使将至,忙率众出迎。

  但见一黄门郎,面黄肌瘦,褴褛步行,得见有人相迎,忙问:

  “来者可是兖州刺史曹公?”

  曹操称是,黄门郎如见亲人,涕泪横流,告之李、郭乱政,天子出逃长安等诸事,又传天子诏,泣首曰:

  “朕遭逢乱世,逆臣李傕、郭汜祸乱朝纲,欺君罔上,以致宗庙蒙尘,社稷将倾。

  今暂脱虎口,就入狼穴,才离狼穴,又至魔窟,群狼环伺,满目国贼,内外交困,危在旦夕。

  纵观天下,唯兖州刺史曹操,乃汉室柱石,望速整甲士,星夜兼程,救朕于危难,扶社稷之倒悬。

  候卿甚矣,勿负朕望!”

  闻听此诏,得知天子近况,群臣皆有不忍,无不悲从中来。

  曹操亦为之动容,奉诏曰:

  “臣操,诚惶诚恐,顿首再拜。

  陛下蒙尘,遭此大难,臣之罪也。

  今蒙圣诏,保驾勤王,重振汉室,匡扶社稷。

  虽肝脑涂地,义不容辞,当庶竭驽钝,不负所托!”

  将天使送往休憩,曹操不由朗声而笑,谓之群臣。

  “今非哭泣之时,如此良机,千古难觅,乃天要助我成就大事也!”

  群臣不解,荀彧为之解惑。

  “今天子车驾旋轸,义士存报国之志,百姓离乱而思汉。

  诚此之时,奉天子以从民望,掌天下之柄,执牛耳!”

  曹操遂遣曹洪先领一军往之,与天子群臣联络自己将于洛阳奉迎之事。

  ......

  另一边,刘备亦于徐州迎天使,领天子诏。

  诏书云云,与操相类,本为天子逃亡途中,应群臣之请,广而发之,连黄巾贼寇都是大汉忠良,国之柱石,何况刘备乎?

  然刘玄德公忠体国,常以汉室宗亲自居,今闻噩耗,怎不痛哭流涕,与天使同悲?

  关、张二人及简雍、糜竺好不容易将之劝下,刘备挣脱众人,以剑斫几案。

  “大丈夫生不能匡扶天下以保社稷,死不能面先帝而垂青史,非英雄也!

  备誓戮此国贼,往救天子,诸君勿疑。”

  糜竺赶忙相劝,“使君振长策于宇内,伸大义于天下,匡扶汉室,以报国家,我等虽小人,亦愿从之,何疑之有?

  然徐州四战之地,北面袁绍,西逢曹操,南临袁术,举目四望,诸侯环伺,使君纵有吞吐天地之志,兵出徐州,将何为之?

  非不救也,实不能耳!”

  “此言虽有理,可天子蒙难,备安忍坐视?”

  刘备环视群臣,“诸君,可有良策教我?”

  众皆无言。

  刘备:“......”

  此时,又一使节通传,淮南书信,今方至矣。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最新章节,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