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纾和静宜公主并肩站在宫墙旁边的大树下,长时间地默立,倾听着树冠之外急促的雨声。那雨声如同一首无尽的交响曲,淅淅沥沥,持续不断地落在大地上,溅起一片片涟漪。
随后,静宜公主抬起明亮的眼眸,透过漆黑如墨的天幕,似乎能够窥见那远方的尽头。她的视线宛如一只灵动的燕子,翻飞在无边的夜色中,越过深沉的天幕,一直延伸到无尽的远方。那里,是未知的开始,是梦想的起源,是所有繁华的终点。她的心思仿佛随着视线飘向了那个遥不可及的地方,而她的眼中也充满了对未来的热切期待和深深的思考。
“夏侯纾,你知道我最想要的是什么吗?”静宜公主自问自答道,“我有很多兄弟姐妹,可是因为我们生在皇家,所以永远没有办法像普通百姓家的兄弟姐妹那样亲密和睦。从小我就知道自己比不上他们,因为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出身低贱的宫女。我不停地讨好杨太后,讨好二皇兄,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怜悯与庇护。我以为我是幸运的,我的愿望都会成真,可谁想到二皇兄他居然要逼宫造反,最后还失败了。一夕之间,我又成了那个笑话。这些年,三皇兄仁慈,从未因为过去的事情迁怒我,也没有苛待过我。说实话,我很感激他的心胸宽阔。只是三皇兄日理万机,并不怎么管后宫的事,而姚太后和六皇姐却不肯放过我,我便也只能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只盼着哪日三皇兄突然想起了我,给我指个好人家,逃离这座冰冷的皇宫。”
“你把希望寄托在嫁人上,难道就不怕遇人不淑吗?”夏侯纾诧异道。
“我不怕。”静宜公主语气肯定地说,眼神里也充斥着无奈,“在宫里这么多年我都熬过来了,难道外面会比宫里更难熬吗?”
夏侯纾竟然觉得静宜公主说的很有道理。如果嫁人是她唯一可以逃离皇宫的机会,那么她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静宜公主知道她懂自己的意思,所以微笑道:“夏侯纾,很高兴能认识你,也谢谢你能开导我。日后,我会想办法让自己不再受他们的欺辱。”
两人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回到临枫斋,福乐公主已经睡下了,正殿里静悄悄的,只有一个宫女坐在火炉旁打瞌睡。夏侯纾没有惊动她们,轻手轻脚地回了临枫斋的偏殿。
雨还在下,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空气里像是灌了冰块,凉飕飕的,好在偏殿里的炭火还没有灭,小宫女见她回来了,又快速地给她添了些新木炭,屋子里很快又暖和起来。
雨还在下,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空气里像是灌了冰块,弥漫着冰冷的寒意,凉飕飕的,令人颤栗。好在偏殿里的炭火却依然燃烧着,为这个小小的世界带来一丝温暖。小宫女眼见夏侯纾归来,敏捷地往火盆里添了些新木炭,那熟悉的暖意再一次弥漫了整个屋子。
夏侯纾简单地梳洗过后,小宫女便退出了房间。她仔细地关好门窗,又蹲在火盆旁边取暖,却依然感觉到一股深深的寒意。于是,她决定早点上床歇息,把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
屋外暴雨如注,狂风如狼,屋内却冷冷清清,一片昏暗。室内没有点灯,仿佛一切都沉浸在黑暗之中。这种氛围让人感到十分的孤寂和凄凉。
屋外,暴雨倾盆如注,狂风呼啸如狼。屋内却一片冷冷清清,昏暗得宛如被遗忘的角落。室内没有点灯,没有声音,甚至连呼吸都仿佛被这黑暗吞噬。在这片寂静的黑暗中,孤独和凄凉的感觉如同潮水般涌来,让人无处可逃。每一个冷清的角落,每一片昏暗的阴影,都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孤寂和凄凉。那种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风在窗外怒吼,雨在屋顶狂泻的声音,而自己却如同一叶孤舟,在暴风雨中飘摇。
夏侯纾默默的琢磨着今天搜集到了信息——姚贵妃看到独孤彻跟她私下见面,以为他们之间有什么,所以才会怂恿平康公主撞柱陷害她。而后姚太后仅凭着平康公主的一句话就打了她二十大板,还将她仍在掖庭狱里三天三夜,差点死在那里。这期间,他们不允许越国公府的人进宫觐见,却偷偷处置了平康公主身边的贴身宫女。如此说来,姚太后应该也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所以才会对独孤彻将她从掖庭狱里带出来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钉子钉在木板上,拔下了钉子,木板上的痕迹依然还在。难道他们以为这样,事情就会像没发生过一样吗?
如果不是她之前习武,身体素质比寻常人家的女孩好一些,只怕熬不过掖庭狱的那暗无天日的几个日夜。
一道闪电划破天际,仿佛要将整个世界撕裂,刹那间,房间被映照得如同白昼。夏侯纾轻轻地挪动身体,用厚厚的被子将自己紧紧包裹。这时,他的记忆如同被拉开的画卷,带回到了在掖庭狱那个阴冷、绝望的夜晚,四处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和恐惧。她的身心如同被重锤砸击,一次又一次地疼痛。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夏侯纾紧闭着眼,痛苦地蜷缩起身子。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急切的敲门声,紧接着便听到外面一阵哭喊声:“纾儿,快开门,我怕!”
夏侯纾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并且辨认出这是福乐公主的声音。于是她慌忙下床去开门,门刚打开,便见有一道闪电劈下来,像是要把整片大雨磅礴的天空生生劈成两半。吓得她脸色苍白,便有一个小小身影扑入她的怀中,堵住了她差点脱口而出的惊恐声。
福乐公主只穿着中衣,身上湿了一大片,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冻得浑身直颤抖,把头埋在夏侯纾的怀里嘤嘤哭泣:“纾儿,我怕!我怕!”
夏侯纾措不及防,只得紧紧地搂住她,在这样一个寒冷的雨夜里,有一个人作伴,哪怕只是一个孩子,她也觉得格外安心和踏实。
“别怕,有我在。”夏侯纾用袖子擦了擦福乐公主脸上的水渍,轻声询问道,“雨下得这么大,你跑过来做什么?看你全身都湿透了,我送你回去吧。”
“我不要回去!”福乐公主死死地抓住她的衣服不住地发抖,“纾儿,求你,别赶我走!”
夏侯纾被她这个动作惊住,愣了一会儿才说:“好,不走。”
随后夏侯纾将福乐公主抱进屋,点燃了烛台,然后从自己的箱子里找了身干净衣服给她换上,再用被子将她裹得严严实实的,就怕她会受凉生病。
福乐公主一直抱着她的手不肯放开,也不准她叫人。
宫里最干净的莫过于孩子了。
看着福乐公主几近乞求的眼神,夏侯纾只好都依了她,陪她窝在床上。
不一会儿福乐公主便睡着了,夏侯纾却睡意全无。这个冬天真冷啊。
夏侯纾轻轻抽出自己的一只手,侧身将灯芯剪了一截,屋子里瞬间亮了许多。看着福乐公主并不安稳的睡颜,她思绪万千。
福乐公主是独孤彻目前唯一的女儿,天之骄女,虽然享受着父亲的百般宠爱,但仍然无法弥补失去母亲后的心灵空缺。毕竟,父亲的爱和母亲的爱是不同的。况且独孤彻日理万机,也做不到面面俱到。此时看到她哭得如此伤心,夏侯纾猜测她可能是受了惊吓。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公主的屋子里明明有值守的宫女,却任由她穿着中衣就跑过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然而此刻福乐公主紧紧地抱着夏侯纾的另一只手,她也不忍心吵醒她。
窗外的雨一直未停,约三更,福乐公主突然全身发烫,像个小火球一样,意识也不清醒了。夏侯纾吓了一跳,忙随便披了件衣服出去找梅影。
梅影是临枫斋的掌事宫女,临枫斋上上下下除了福乐公主之外就没有她管不了的事,就连一向自命尊贵的奶娘潘氏都要让她三分。
仔细一问才知道,白日里福乐公主跟着一帮宫女内侍玩闹得太过欢腾,潘氏多次出言制止都未果,便趁着福乐公主沐浴之际叫了几个陪玩的宫女内侍去训斥。结果被福乐公主听到了,反倒是把潘氏指责了一通。潘氏觉得没面子,就不顾宫人的劝阻喝了酒。
以往福乐公主睡觉都是由潘氏陪着的,而今晚梅影见潘氏喝多了,就不让她陪着睡。潘氏在福乐公主那边受了气,本就没地方发泄,如今见梅影也敢指使她,便仗着酒劲发疯,盛怒之下竟然扇了梅影一巴掌,还骂了些难听的话。梅影向来识大体,也不跟一个酒鬼计较,只是揉了揉自己红肿的脸蛋,随即便叫人把潘氏拉了出去。潘氏哪里肯依,便闹了起来。梅影为了尽早息事宁人,于是想了个办法把潘氏给弄昏了过去,又叫人将她送到僻静一点的屋子睡觉。
而夏侯纾那会儿正在外面,所以并不知情。
梅影在管理人方面确实是一把能手。不过,再精明的人也有失误的时候,她只顾着处理潘氏的事,竟忘了福乐公主还一个人睡在房里。
梅影听闻福乐公主的情况后大失惊色,一面叫人去寻太医,一面派人去明台殿请独孤彻。
临枫斋里顿时急作一团。
没过多久宫人就烧了热水来,夏侯纾不停地给福乐公主热敷额头,却毫无作用。
不一会儿独孤彻也来了,匆忙之下连衣服都没有穿好。
独孤彻满脸疑惑地跟着报信人进入夏侯纾的房间,开口便道:“公主怎么会在你这里?太医呢?还没到吗?”
他的语气很严肃,还有几分冷厉,夏侯纾正斟酌着该怎么回答,便听梅影说:“陛下,今晚太医都出宫了,奴婢已经派人出宫去请了。”
“再派人去催!公主若有闪失,朕绝饶不了你们!”独孤彻怒吼道。
梅影领了话忙又叫人去催。
夏侯纾看着愤怒的独孤彻,不敢多言。说起来,这是她第一次看到他动怒。
体谅他是爱女心切,夏侯纾便说:“陛下,小公主是自己到我房里来的。是我没有照顾好公主,公主若是有什么好歹,我甘愿受罚。”
独孤彻看了看夏侯纾,没说话,转头关切地看着他的宝贝女儿,吩咐梅影:“交代下去,以后宫中每晚必须有两名太医当值,不得再出差错!”
“是。”梅影答道。
“那奶娘竟敢公然酗酒撒泼,明日便赶出宫去!”独孤彻又说。
“这样不好吧……”夏侯纾几乎是条件反射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奶娘虽然有过错,也不至于赶出宫去,毕竟小公主是奶娘带大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小公主年纪还小,对奶娘也十分依赖,如若真的把她赶出宫去,只怕小公主短时间内会不习惯。”
“公主也不小了,不能再事事依赖着奶娘。把公主交给如此没有责任心的人,朕不放心!”独孤彻一口回绝了。
夏侯纾和梅影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也不再劝说。
又等了许久,太医才风尘仆仆的赶来,刚准备给独孤彻行礼就被制止,要求赶紧去救公主。众人心上紧绷的弦才稍稍得到松弛。
太医号了脉,又仔细检查一番,方禀明独孤彻,说是季节变换,福乐公主是受了寒才会高热不退,但没有其他病症,然后又开了方子,才去为自己的晚到向独孤彻领罪。
独孤彻已经冷静下来了不好,闻言道:“只要公主能平安无事,朕也不治你的罪。”
太医听了差点老泪纵横,这才顾得及擦额头上的汗。
夏侯纾和梅影等一干宫女均大气不敢出,小心翼翼的站在一边候着。
独孤彻脊背僵硬,握着福乐公主的小手神色凝重。
夏侯纾看得入神,尤其看到独孤彻紧蹙的眉头,她居然有一种想去替他抚平的冲动。为了制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她只好将手背到后面去。
天快亮了,福乐公主的高烧才退却。大家守了一夜,都有了些倦意。
祝成鸿瞧了瞧天色,凑近了独孤彻才低声提醒道:“陛下,该上早朝了。”
独孤彻摆了摆手道:“传令下去,今日免朝。朕要亲眼看到公主醒过来。”
祝成鸿领命便离开了。
夏侯纾看了看旁边的梅影,她的脸色已经缓和下来,一如既往的平静坦然。她之前问过其他宫女,得知梅影是先皇后身边的人,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按照宫规,再过两年她就可以出宫了。可是,梅影似乎并不期盼出宫。夏侯纾想不明白为什么。
众人大概又守了一个时辰,福乐公主才微微睁开眼睛。看到独孤彻,她便咧开了嘴,沙哑着嗓子地唤了声“父皇。”
独孤彻高兴地将福乐公主紧紧抱住,放佛女儿是他心中的至宝,这世上再也没有比她更重要的了。许久之后,他才温和地问:“告诉父皇,你还有哪里不舒服?”
福乐公主轻轻地摇摇头,抓住他的手说:“父皇,你不可以不要我。”
“父皇怎么会不要你呢?”独孤彻的威严全化作浓浓的父爱,然后将福乐公主抱起,一边往外走,一边说,“父皇抱你回自己的屋去。”
福乐公主抓着独孤彻的衣领,笑着点头。
待他们父女走远了,梅影才说:“夏侯姑娘,你也守了一个晚上,先休息一下吧。”
夏侯纾点点头,既然福乐公主没事了,她也算是无罪获释。
随后,静宜公主抬起明亮的眼眸,透过漆黑如墨的天幕,似乎能够窥见那远方的尽头。她的视线宛如一只灵动的燕子,翻飞在无边的夜色中,越过深沉的天幕,一直延伸到无尽的远方。那里,是未知的开始,是梦想的起源,是所有繁华的终点。她的心思仿佛随着视线飘向了那个遥不可及的地方,而她的眼中也充满了对未来的热切期待和深深的思考。
“夏侯纾,你知道我最想要的是什么吗?”静宜公主自问自答道,“我有很多兄弟姐妹,可是因为我们生在皇家,所以永远没有办法像普通百姓家的兄弟姐妹那样亲密和睦。从小我就知道自己比不上他们,因为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出身低贱的宫女。我不停地讨好杨太后,讨好二皇兄,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怜悯与庇护。我以为我是幸运的,我的愿望都会成真,可谁想到二皇兄他居然要逼宫造反,最后还失败了。一夕之间,我又成了那个笑话。这些年,三皇兄仁慈,从未因为过去的事情迁怒我,也没有苛待过我。说实话,我很感激他的心胸宽阔。只是三皇兄日理万机,并不怎么管后宫的事,而姚太后和六皇姐却不肯放过我,我便也只能忍辱负重,苟且偷生,只盼着哪日三皇兄突然想起了我,给我指个好人家,逃离这座冰冷的皇宫。”
“你把希望寄托在嫁人上,难道就不怕遇人不淑吗?”夏侯纾诧异道。
“我不怕。”静宜公主语气肯定地说,眼神里也充斥着无奈,“在宫里这么多年我都熬过来了,难道外面会比宫里更难熬吗?”
夏侯纾竟然觉得静宜公主说的很有道理。如果嫁人是她唯一可以逃离皇宫的机会,那么她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
静宜公主知道她懂自己的意思,所以微笑道:“夏侯纾,很高兴能认识你,也谢谢你能开导我。日后,我会想办法让自己不再受他们的欺辱。”
两人都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回到临枫斋,福乐公主已经睡下了,正殿里静悄悄的,只有一个宫女坐在火炉旁打瞌睡。夏侯纾没有惊动她们,轻手轻脚地回了临枫斋的偏殿。
雨还在下,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空气里像是灌了冰块,凉飕飕的,好在偏殿里的炭火还没有灭,小宫女见她回来了,又快速地给她添了些新木炭,屋子里很快又暖和起来。
雨还在下,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空气里像是灌了冰块,弥漫着冰冷的寒意,凉飕飕的,令人颤栗。好在偏殿里的炭火却依然燃烧着,为这个小小的世界带来一丝温暖。小宫女眼见夏侯纾归来,敏捷地往火盆里添了些新木炭,那熟悉的暖意再一次弥漫了整个屋子。
夏侯纾简单地梳洗过后,小宫女便退出了房间。她仔细地关好门窗,又蹲在火盆旁边取暖,却依然感觉到一股深深的寒意。于是,她决定早点上床歇息,把被子裹得严严实实的。
屋外暴雨如注,狂风如狼,屋内却冷冷清清,一片昏暗。室内没有点灯,仿佛一切都沉浸在黑暗之中。这种氛围让人感到十分的孤寂和凄凉。
屋外,暴雨倾盆如注,狂风呼啸如狼。屋内却一片冷冷清清,昏暗得宛如被遗忘的角落。室内没有点灯,没有声音,甚至连呼吸都仿佛被这黑暗吞噬。在这片寂静的黑暗中,孤独和凄凉的感觉如同潮水般涌来,让人无处可逃。每一个冷清的角落,每一片昏暗的阴影,都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喻的孤寂和凄凉。那种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风在窗外怒吼,雨在屋顶狂泻的声音,而自己却如同一叶孤舟,在暴风雨中飘摇。
夏侯纾默默的琢磨着今天搜集到了信息——姚贵妃看到独孤彻跟她私下见面,以为他们之间有什么,所以才会怂恿平康公主撞柱陷害她。而后姚太后仅凭着平康公主的一句话就打了她二十大板,还将她仍在掖庭狱里三天三夜,差点死在那里。这期间,他们不允许越国公府的人进宫觐见,却偷偷处置了平康公主身边的贴身宫女。如此说来,姚太后应该也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所以才会对独孤彻将她从掖庭狱里带出来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钉子钉在木板上,拔下了钉子,木板上的痕迹依然还在。难道他们以为这样,事情就会像没发生过一样吗?
如果不是她之前习武,身体素质比寻常人家的女孩好一些,只怕熬不过掖庭狱的那暗无天日的几个日夜。
一道闪电划破天际,仿佛要将整个世界撕裂,刹那间,房间被映照得如同白昼。夏侯纾轻轻地挪动身体,用厚厚的被子将自己紧紧包裹。这时,他的记忆如同被拉开的画卷,带回到了在掖庭狱那个阴冷、绝望的夜晚,四处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紧张和恐惧。她的身心如同被重锤砸击,一次又一次地疼痛。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夏侯纾紧闭着眼,痛苦地蜷缩起身子。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一阵急切的敲门声,紧接着便听到外面一阵哭喊声:“纾儿,快开门,我怕!”
夏侯纾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并且辨认出这是福乐公主的声音。于是她慌忙下床去开门,门刚打开,便见有一道闪电劈下来,像是要把整片大雨磅礴的天空生生劈成两半。吓得她脸色苍白,便有一个小小身影扑入她的怀中,堵住了她差点脱口而出的惊恐声。
福乐公主只穿着中衣,身上湿了一大片,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冻得浑身直颤抖,把头埋在夏侯纾的怀里嘤嘤哭泣:“纾儿,我怕!我怕!”
夏侯纾措不及防,只得紧紧地搂住她,在这样一个寒冷的雨夜里,有一个人作伴,哪怕只是一个孩子,她也觉得格外安心和踏实。
“别怕,有我在。”夏侯纾用袖子擦了擦福乐公主脸上的水渍,轻声询问道,“雨下得这么大,你跑过来做什么?看你全身都湿透了,我送你回去吧。”
“我不要回去!”福乐公主死死地抓住她的衣服不住地发抖,“纾儿,求你,别赶我走!”
夏侯纾被她这个动作惊住,愣了一会儿才说:“好,不走。”
随后夏侯纾将福乐公主抱进屋,点燃了烛台,然后从自己的箱子里找了身干净衣服给她换上,再用被子将她裹得严严实实的,就怕她会受凉生病。
福乐公主一直抱着她的手不肯放开,也不准她叫人。
宫里最干净的莫过于孩子了。
看着福乐公主几近乞求的眼神,夏侯纾只好都依了她,陪她窝在床上。
不一会儿福乐公主便睡着了,夏侯纾却睡意全无。这个冬天真冷啊。
夏侯纾轻轻抽出自己的一只手,侧身将灯芯剪了一截,屋子里瞬间亮了许多。看着福乐公主并不安稳的睡颜,她思绪万千。
福乐公主是独孤彻目前唯一的女儿,天之骄女,虽然享受着父亲的百般宠爱,但仍然无法弥补失去母亲后的心灵空缺。毕竟,父亲的爱和母亲的爱是不同的。况且独孤彻日理万机,也做不到面面俱到。此时看到她哭得如此伤心,夏侯纾猜测她可能是受了惊吓。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公主的屋子里明明有值守的宫女,却任由她穿着中衣就跑过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然而此刻福乐公主紧紧地抱着夏侯纾的另一只手,她也不忍心吵醒她。
窗外的雨一直未停,约三更,福乐公主突然全身发烫,像个小火球一样,意识也不清醒了。夏侯纾吓了一跳,忙随便披了件衣服出去找梅影。
梅影是临枫斋的掌事宫女,临枫斋上上下下除了福乐公主之外就没有她管不了的事,就连一向自命尊贵的奶娘潘氏都要让她三分。
仔细一问才知道,白日里福乐公主跟着一帮宫女内侍玩闹得太过欢腾,潘氏多次出言制止都未果,便趁着福乐公主沐浴之际叫了几个陪玩的宫女内侍去训斥。结果被福乐公主听到了,反倒是把潘氏指责了一通。潘氏觉得没面子,就不顾宫人的劝阻喝了酒。
以往福乐公主睡觉都是由潘氏陪着的,而今晚梅影见潘氏喝多了,就不让她陪着睡。潘氏在福乐公主那边受了气,本就没地方发泄,如今见梅影也敢指使她,便仗着酒劲发疯,盛怒之下竟然扇了梅影一巴掌,还骂了些难听的话。梅影向来识大体,也不跟一个酒鬼计较,只是揉了揉自己红肿的脸蛋,随即便叫人把潘氏拉了出去。潘氏哪里肯依,便闹了起来。梅影为了尽早息事宁人,于是想了个办法把潘氏给弄昏了过去,又叫人将她送到僻静一点的屋子睡觉。
而夏侯纾那会儿正在外面,所以并不知情。
梅影在管理人方面确实是一把能手。不过,再精明的人也有失误的时候,她只顾着处理潘氏的事,竟忘了福乐公主还一个人睡在房里。
梅影听闻福乐公主的情况后大失惊色,一面叫人去寻太医,一面派人去明台殿请独孤彻。
临枫斋里顿时急作一团。
没过多久宫人就烧了热水来,夏侯纾不停地给福乐公主热敷额头,却毫无作用。
不一会儿独孤彻也来了,匆忙之下连衣服都没有穿好。
独孤彻满脸疑惑地跟着报信人进入夏侯纾的房间,开口便道:“公主怎么会在你这里?太医呢?还没到吗?”
他的语气很严肃,还有几分冷厉,夏侯纾正斟酌着该怎么回答,便听梅影说:“陛下,今晚太医都出宫了,奴婢已经派人出宫去请了。”
“再派人去催!公主若有闪失,朕绝饶不了你们!”独孤彻怒吼道。
梅影领了话忙又叫人去催。
夏侯纾看着愤怒的独孤彻,不敢多言。说起来,这是她第一次看到他动怒。
体谅他是爱女心切,夏侯纾便说:“陛下,小公主是自己到我房里来的。是我没有照顾好公主,公主若是有什么好歹,我甘愿受罚。”
独孤彻看了看夏侯纾,没说话,转头关切地看着他的宝贝女儿,吩咐梅影:“交代下去,以后宫中每晚必须有两名太医当值,不得再出差错!”
“是。”梅影答道。
“那奶娘竟敢公然酗酒撒泼,明日便赶出宫去!”独孤彻又说。
“这样不好吧……”夏侯纾几乎是条件反射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奶娘虽然有过错,也不至于赶出宫去,毕竟小公主是奶娘带大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况且小公主年纪还小,对奶娘也十分依赖,如若真的把她赶出宫去,只怕小公主短时间内会不习惯。”
“公主也不小了,不能再事事依赖着奶娘。把公主交给如此没有责任心的人,朕不放心!”独孤彻一口回绝了。
夏侯纾和梅影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也不再劝说。
又等了许久,太医才风尘仆仆的赶来,刚准备给独孤彻行礼就被制止,要求赶紧去救公主。众人心上紧绷的弦才稍稍得到松弛。
太医号了脉,又仔细检查一番,方禀明独孤彻,说是季节变换,福乐公主是受了寒才会高热不退,但没有其他病症,然后又开了方子,才去为自己的晚到向独孤彻领罪。
独孤彻已经冷静下来了不好,闻言道:“只要公主能平安无事,朕也不治你的罪。”
太医听了差点老泪纵横,这才顾得及擦额头上的汗。
夏侯纾和梅影等一干宫女均大气不敢出,小心翼翼的站在一边候着。
独孤彻脊背僵硬,握着福乐公主的小手神色凝重。
夏侯纾看得入神,尤其看到独孤彻紧蹙的眉头,她居然有一种想去替他抚平的冲动。为了制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她只好将手背到后面去。
天快亮了,福乐公主的高烧才退却。大家守了一夜,都有了些倦意。
祝成鸿瞧了瞧天色,凑近了独孤彻才低声提醒道:“陛下,该上早朝了。”
独孤彻摆了摆手道:“传令下去,今日免朝。朕要亲眼看到公主醒过来。”
祝成鸿领命便离开了。
夏侯纾看了看旁边的梅影,她的脸色已经缓和下来,一如既往的平静坦然。她之前问过其他宫女,得知梅影是先皇后身边的人,今年已经二十二岁了。按照宫规,再过两年她就可以出宫了。可是,梅影似乎并不期盼出宫。夏侯纾想不明白为什么。
众人大概又守了一个时辰,福乐公主才微微睁开眼睛。看到独孤彻,她便咧开了嘴,沙哑着嗓子地唤了声“父皇。”
独孤彻高兴地将福乐公主紧紧抱住,放佛女儿是他心中的至宝,这世上再也没有比她更重要的了。许久之后,他才温和地问:“告诉父皇,你还有哪里不舒服?”
福乐公主轻轻地摇摇头,抓住他的手说:“父皇,你不可以不要我。”
“父皇怎么会不要你呢?”独孤彻的威严全化作浓浓的父爱,然后将福乐公主抱起,一边往外走,一边说,“父皇抱你回自己的屋去。”
福乐公主抓着独孤彻的衣领,笑着点头。
待他们父女走远了,梅影才说:“夏侯姑娘,你也守了一个晚上,先休息一下吧。”
夏侯纾点点头,既然福乐公主没事了,她也算是无罪获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