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夏侯纾再次收到了周缪音的来信。陈怀济也给周缪音传了消息,说是璞王卧病在床已经有些时日,期间只让自己的亲信和长子进房间服侍,而陈怀济只是身份低微的个马夫,即便他使尽了手段也没法靠近璞王及其亲信,更不可能从他们那里打探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陈怀济为人机敏、心思缜密,若不是真的无法接近璞王,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那么,现在这样的情况,是否意味着璞王的病情十分蹊跷?
夏侯纾随手烧了信,吩咐乌梅去打听璞王有多久没有来上朝了。
不久乌梅来报,说是璞王称病已将近十天没有上朝。
夏侯纾示意乌梅不得将此事说出去,然后静下来独自琢磨这件事。
独孤彻特意下旨召璞王回京为宋太妃庆寿,必然做足了万全的准备。璞王回京后的一举一动也基本都在独孤彻的监控之中。如果璞王试图装病,定会被独孤彻的人揭穿。然而,出人意料的事,独孤彻这边却毫无动静。这不禁让人感到困惑不解。究竟是何原因,让独孤彻对璞王的行踪保持沉默?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阴谋与计划?
思来想去也理不出个头绪,夏侯纾决定亲自去找独孤彻旁敲侧击一番,顺便打探一下夏侯翊的下落。
独孤彻似乎对夏侯纾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作风习以为常,所以面对她的示好,他十分坦然的全部接受。
夏侯纾看着他气定神闲的样子,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场。
独孤彻目光锐利,观察入微,连她那微小的犹豫也未能逃过他的法眼。他看到她犹豫不决,心中不禁生出疑惑,于是他鼓励道:“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吧。”
夏侯纾心中犹豫,却还是忍不住开了口:“听说璞王身体欠安,已经许久未在朝中露面。陛下是否应派沈太医前去探望?如今已是九月,天气渐寒,如不抓紧,恐怕璞王将只能留在京城过年了。他远在涂川的眷估,恐怕会因此对陛下有所微词。”
独孤彻的面容在听到“璞王”这三个字后,瞬间阴郁下来,仿佛笼罩在一片浓重的阴影之中。他的目光变得犀利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人的心灵,直接窥视到她内心的深处。他紧紧地盯着她,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和疑惑,像是在仔细琢磨、揣测她的真实想法和目的,探究她背后隐藏的秘密。
夏侯纾被他的眼神吓得有些心虚。她不想因此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急忙解释道:“我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随便问问。”
然而,看到对方的脸色依旧很难看,她也不再顾虑那么多,决定坦白一切。
“我收到家书,说是我二哥和家里失去了联系。”夏侯纾的眼神里满是担忧,“他是奉命秘密前往涂川的,但现在下落不明,我担心他出了什么事……”
“朕知道了。”独孤彻依旧冷冷的,却不肯告诉她更多信息。
夏侯纾在心中思量了良久,最终还是将问题坦诚地说出了口:"陛下可否告知臣妾,我二哥此次前往涂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不论夏侯翊发生了什么,她至少应该弄清楚夏侯翊此次行动目的,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也给家里人一个交代。
独孤彻凝视了她半晌,最后说:“这是长青门的机密,朕不能告诉你。”
夏侯纾嘴角上扬,发出冷冷的笑声。即便他不肯告知真相,她也不会放弃追查。只要有心,总会有办法找到夏侯翊。
夏侯纾心中有气,也不顾礼节,她毅然决然地转过身,大步离去。
独孤彻突然快步跟上去,迅速抓住了她的手。他深吸一口气,神色为难的看着她,解释道:“并非朕不愿告诉你,而是此事牵涉甚广,朕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他这话不就是觉得告诉了她会影响他的计划吗?
夏侯纾多聪明的人啊,这点分析头脑还是有的。而她心里的不舒坦也是真实的。
夏侯纾面容平静的说:“没关系,你不用告诉我,我自己会弄清楚的。”
独孤彻深怕她误解,又急切地解释道:“朕确实有意见很重要的事交给了夏侯翊去办,他在行动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困难与阻碍,所幸都有惊无险。朕已派人前去接应,你不必过于担忧,也请转告越国公与郡主,让他们放宽心。”
夏侯纾并未觉得宽慰,语气疏离道:“多谢!”
独孤彻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立刻放低姿态,轻柔地继续说道:“好了,朕承认,朕有些小心眼了。但这件事,朕有必须保密的理由,也一定会确保你兄长的安全。所以,请你不要因此对朕心生芥蒂。你知道朕多么珍视我们之间的感情,不愿与你产生任何隔阂,更不想失去你。”
夏侯纾低头看了看他们纠缠在一起的手,眼里闪过一丝失望。随后,她抬头凝视着他,轻声说道:“独孤彻,你是否还记得我曾经说过,只要你不松开我的手,我就永远不会离你而去。可你偏偏不相信我。”
“对不起,纾儿……”独孤彻很是无奈。
夏侯纾心中除了失望,还有强烈的烦躁感。她想了想,表情严肃地说道:“你能不能再答应我一件事?”
“你说。”独孤彻毫不犹豫道。
夏侯纾见他如此痛快,还有些惊讶。随后,她沉稳地说道:“我父亲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不希望当年的悲剧再次重演。如今我二嫂临盆在即,待我二哥归来,恳请陛下念在我们越国公府对陛下基业付出的赤胆忠心,不要再让他孤身承担如此危险的任务。尽可能地让他留在京师,安享天伦。”
独孤彻微微一愣,他原以为她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没想到最后只是这个。人皆有私心,即便越国公府是将门世家,天生就是为了战场而生,但作为亲人,谁不希望自己的至亲能够安然无恙、平安顺遂。
“好。”独孤彻说。
人生在世不称意之事十之八九,夏侯纾也没那么多功夫回回都去计较。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弄清夏侯翊的行踪,好让双亲和周缪音安心。因此,她决定将精力集中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而不是无谓的争执和计较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夏侯纾一直未能收到周缪音的消息,她渐渐不安起来。她出不了宫,行动受限,但坐以待毙也不是办法。照这样下去,她不仅探查不到夏侯翊的半点消息,还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
就在夏侯纾坐立不安,打算偷偷出宫之际,周缪音终于来信了。
周缪音在信中说她再也没法忍受每日惶惶恐恐的日子了,她已经派人向羌城的外祖家传信,请他们动用自己的人脉帮着打听夏侯翊的下落。同时,她打算请自己的好友代她前往涂川探访。
羌城在北边,而涂川在西北,两地之间相隔数千里,汪家的商业版图再大,想要打听涂川的消息,只怕也没那么容易。及而且就算打听到了,万一在传回京城的途中被人截取,那么夏侯翊岂不更危险?
夏侯纾经过反复思量,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要私下出宫去会一会周缪音。她深吸一口气,坚定地做出了这个决定,接下来的一切事情再做打算。
打定主意后,夏侯纾立刻换上了宫女的衣裳,并拿着自己的腰牌出宫。
守门的侍卫虽然曾经听说过贤妃的威名,但他们却未曾亲眼见过贤妃本人。听说是贤妃差她出去办事,他们丝毫不敢怠慢,迅速地为她放行。
夏侯纾在心底轻轻笑了笑,曾几何时,她的梦中总是充满了逃离宫墙的渴望。然而,未曾料到的是,如今出宫的愿望竟然如此轻易地实现了。其实,若她真有心离去,未必不能如愿,只是这许多的挂念成了难以逾越的羁绊。
出了宫,夏侯纾便钻进了一家成衣店,调了一身男装换上,然后带着一幅画上了晒月斋,自称是青岚公子,拜托老板替她将画卖出去。
夏侯纾在省亲时得知,京中的丹青画手“青岚公子”其实是周缪音的闺中好友,名叫陆宜珠。只不过陆宜珠此人只擅画,并不擅长卖画。而周缪音的外祖家是经商的,她从小耳濡目染,也有几分生意头脑,所以就给陆宜珠出了个主意,让她把画放在晒月斋寄卖。没想到陆宜珠的画竟然受到追捧,名噪一时。
此后,陆宜珠就与周缪音达成了共识。每一次,陆宜珠画了画,便托周缪音送出去变卖。而周缪音也不方便亲自出面,所以每次都是贴身丫鬟送往晒月斋。
因此,晒月斋的老板从未见过青岚公子本人。
晒月斋的掌柜姓陶,是个年过半百但身形富态的老者。
老叟陶掌柜凝视着夏侯纾,眼睛犀利得像一只鹰。许久,他缓缓开口道:“你怎么证明你就是青岚公子?”
夏侯纾微笑着,用手指向自己带来的画作,说道:“我们合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应该能够认出我的画风吧?”
陶掌柜接过画慢慢展开,仔细研究起来。
画中是个团扇半掩面的美人,正是姚韵春。
据说当日姚家全家被捕,陆宜珠偶然听说了嫁到丞相府的姚韵春貌美如花,就想趁着姚家败落的势头狠赚一笔,特意跑去偷看姚韵春。可是等她画好这幅画后,却听说姚韵春已经被丞相府的公子休了,也不好伤口上撒盐,这幅画便被封藏了。夏侯纾回家省亲时,周缪音突然想起这件事,就托夏侯纾将此画转交给姚韵春。未料夏侯纾回宫后却把这件事给忘了,这幅画也就一直留到现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陶掌柜又仔细检查了一番画作,才道:“看笔迹,这幅画已经完成很久了。我很想知道,公子为何选择在此时才将它出售呢?”
夏侯纾笑道:“陶掌柜见多识广,想必也知道这画中之人是谁,更加清楚我为何现在才拿出来。这幅画对我来说一文不值,但是对于别人却是价值万千。君子成人之美。既然有人愿意用银子来买我这幅画,我又怎么会跟银子过不去?”
陶掌柜听后对夏侯纾肃然起敬,拱手道:“果真是青岚公子,失敬失敬!”
原来是试探。
夏侯纾暗自感慨,这陆宜珠平日里究竟是有多爱钱,才回让陶掌柜有如此认知?
文人雅士多半标榜自己如何高洁如何视钱财如粪土,谁又会料到大名鼎鼎的青岚公子这位传说中的“雅士”就是爱这些“粪土”呢?
美人图一挂出,立刻名声大噪,价钱也由最初的十两银子增长到了八十两。
夏侯纾悠闲地坐在套间里喝茶,一面听着外面不断加价的争吵声,一面等着陆宜珠出现。让陆宜珠现身才是她来晒月斋卖画的真正目的。
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价钱已经加到了一百两,陶掌柜已经来问过几次要不要收手,都被夏侯纾拒绝了。陶掌柜只好又出去,故作淡定的看着一帮希望买幅画来附庸风雅的有钱公子相竞加价。
天快要黑的时候,陆宜珠终于出现了。她最后以三百两买下了自己的画,估计这是她入行以来卖过最贵的画,也是她买过的最贵的画,回头不知得肉痛好久。作为胜出者,她得到一个见“青岚公子”的机会。
陆宜珠一身白色男子装扮,不由得让夏侯纾想起了夏侯翊。陆宜珠这般打扮虽然是风流倜傥,但也掩盖不了她眼睛里的怒意。也是,被人冒充已经让她难以忍受了,居然还打着她的名号赚钱,她又怎么忍得下这口气?
当陆宜珠看到冒充她的人居然是夏侯纾时,她不由得愣住。还好陶掌柜不在,不然夏侯纾就穿帮了。
夏侯纾笑容可掬的看着陆宜珠,问:“怎么样,青岚公子?用三百两买下自己的画作,是什么感受?”
陆宜珠惊愕之下没站稳,一下子瘫坐在夏侯纾对面的椅子上,半晌才回神,问:“你会把银子退给我吧?”
夏侯纾点点头。
陆宜珠松了口气。
夏侯纾又补充说:“不过按照你之前与晒月斋的合约,三七分,晒月斋要分九十两,我实际只收了二百一十两。”
"你……"陆宜珠看向夏侯纾的眼神中,哀怨如泉涌,却又因情面的束缚,难以爆发。最后,她的话语带着微弱的呼吸,仿佛自言自语:"你会加倍还给我的!"
夏侯纾若有所思道:“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陆宜珠仿佛又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瞬间精神焕发,她炯炯有神地盯着夏侯纾:“说吧,你引我出来,究竟所为何事?”
夏侯纾见她切入正题了,也收起了自己的小小遐想,一本正经地说:“我之前听我二嫂说,你身上有些本事,愿意代她前往涂川探寻我二哥的下落?”
陆宜珠不悦道:“我确实是这么跟缪音说的。怎么,你怀疑我?”
夏侯纾笑了笑,然后说:“你可知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吗?”
“只要能帮到缪音,我什么都不怕!”陆宜珠满脸不在乎。
“谢谢!”夏侯纾会心一笑。
陆宜珠愣了愣,不可置信的问道:“你千方百计引我来,就是要跟我说这个?”
夏侯纾微微颔首,接着道:“其实我很想亲自去找他,只是你也知道我的情况,实在是身不由己。所以,陆姑娘,寻找我二哥的重任就拜托你了。”
陈怀济为人机敏、心思缜密,若不是真的无法接近璞王,他是不会轻易放弃的。那么,现在这样的情况,是否意味着璞王的病情十分蹊跷?
夏侯纾随手烧了信,吩咐乌梅去打听璞王有多久没有来上朝了。
不久乌梅来报,说是璞王称病已将近十天没有上朝。
夏侯纾示意乌梅不得将此事说出去,然后静下来独自琢磨这件事。
独孤彻特意下旨召璞王回京为宋太妃庆寿,必然做足了万全的准备。璞王回京后的一举一动也基本都在独孤彻的监控之中。如果璞王试图装病,定会被独孤彻的人揭穿。然而,出人意料的事,独孤彻这边却毫无动静。这不禁让人感到困惑不解。究竟是何原因,让独孤彻对璞王的行踪保持沉默?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阴谋与计划?
思来想去也理不出个头绪,夏侯纾决定亲自去找独孤彻旁敲侧击一番,顺便打探一下夏侯翊的下落。
独孤彻似乎对夏侯纾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作风习以为常,所以面对她的示好,他十分坦然的全部接受。
夏侯纾看着他气定神闲的样子,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场。
独孤彻目光锐利,观察入微,连她那微小的犹豫也未能逃过他的法眼。他看到她犹豫不决,心中不禁生出疑惑,于是他鼓励道:“你想说什么就直说吧。”
夏侯纾心中犹豫,却还是忍不住开了口:“听说璞王身体欠安,已经许久未在朝中露面。陛下是否应派沈太医前去探望?如今已是九月,天气渐寒,如不抓紧,恐怕璞王将只能留在京城过年了。他远在涂川的眷估,恐怕会因此对陛下有所微词。”
独孤彻的面容在听到“璞王”这三个字后,瞬间阴郁下来,仿佛笼罩在一片浓重的阴影之中。他的目光变得犀利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人的心灵,直接窥视到她内心的深处。他紧紧地盯着她,眼神中带着一丝警惕和疑惑,像是在仔细琢磨、揣测她的真实想法和目的,探究她背后隐藏的秘密。
夏侯纾被他的眼神吓得有些心虚。她不想因此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急忙解释道:“我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随便问问。”
然而,看到对方的脸色依旧很难看,她也不再顾虑那么多,决定坦白一切。
“我收到家书,说是我二哥和家里失去了联系。”夏侯纾的眼神里满是担忧,“他是奉命秘密前往涂川的,但现在下落不明,我担心他出了什么事……”
“朕知道了。”独孤彻依旧冷冷的,却不肯告诉她更多信息。
夏侯纾在心中思量了良久,最终还是将问题坦诚地说出了口:"陛下可否告知臣妾,我二哥此次前往涂川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不论夏侯翊发生了什么,她至少应该弄清楚夏侯翊此次行动目的,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行动,也给家里人一个交代。
独孤彻凝视了她半晌,最后说:“这是长青门的机密,朕不能告诉你。”
夏侯纾嘴角上扬,发出冷冷的笑声。即便他不肯告知真相,她也不会放弃追查。只要有心,总会有办法找到夏侯翊。
夏侯纾心中有气,也不顾礼节,她毅然决然地转过身,大步离去。
独孤彻突然快步跟上去,迅速抓住了她的手。他深吸一口气,神色为难的看着她,解释道:“并非朕不愿告诉你,而是此事牵涉甚广,朕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他这话不就是觉得告诉了她会影响他的计划吗?
夏侯纾多聪明的人啊,这点分析头脑还是有的。而她心里的不舒坦也是真实的。
夏侯纾面容平静的说:“没关系,你不用告诉我,我自己会弄清楚的。”
独孤彻深怕她误解,又急切地解释道:“朕确实有意见很重要的事交给了夏侯翊去办,他在行动过程中遭遇了一些困难与阻碍,所幸都有惊无险。朕已派人前去接应,你不必过于担忧,也请转告越国公与郡主,让他们放宽心。”
夏侯纾并未觉得宽慰,语气疏离道:“多谢!”
独孤彻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立刻放低姿态,轻柔地继续说道:“好了,朕承认,朕有些小心眼了。但这件事,朕有必须保密的理由,也一定会确保你兄长的安全。所以,请你不要因此对朕心生芥蒂。你知道朕多么珍视我们之间的感情,不愿与你产生任何隔阂,更不想失去你。”
夏侯纾低头看了看他们纠缠在一起的手,眼里闪过一丝失望。随后,她抬头凝视着他,轻声说道:“独孤彻,你是否还记得我曾经说过,只要你不松开我的手,我就永远不会离你而去。可你偏偏不相信我。”
“对不起,纾儿……”独孤彻很是无奈。
夏侯纾心中除了失望,还有强烈的烦躁感。她想了想,表情严肃地说道:“你能不能再答应我一件事?”
“你说。”独孤彻毫不犹豫道。
夏侯纾见他如此痛快,还有些惊讶。随后,她沉稳地说道:“我父亲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我不希望当年的悲剧再次重演。如今我二嫂临盆在即,待我二哥归来,恳请陛下念在我们越国公府对陛下基业付出的赤胆忠心,不要再让他孤身承担如此危险的任务。尽可能地让他留在京师,安享天伦。”
独孤彻微微一愣,他原以为她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没想到最后只是这个。人皆有私心,即便越国公府是将门世家,天生就是为了战场而生,但作为亲人,谁不希望自己的至亲能够安然无恙、平安顺遂。
“好。”独孤彻说。
人生在世不称意之事十之八九,夏侯纾也没那么多功夫回回都去计较。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弄清夏侯翊的行踪,好让双亲和周缪音安心。因此,她决定将精力集中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而不是无谓的争执和计较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夏侯纾一直未能收到周缪音的消息,她渐渐不安起来。她出不了宫,行动受限,但坐以待毙也不是办法。照这样下去,她不仅探查不到夏侯翊的半点消息,还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
就在夏侯纾坐立不安,打算偷偷出宫之际,周缪音终于来信了。
周缪音在信中说她再也没法忍受每日惶惶恐恐的日子了,她已经派人向羌城的外祖家传信,请他们动用自己的人脉帮着打听夏侯翊的下落。同时,她打算请自己的好友代她前往涂川探访。
羌城在北边,而涂川在西北,两地之间相隔数千里,汪家的商业版图再大,想要打听涂川的消息,只怕也没那么容易。及而且就算打听到了,万一在传回京城的途中被人截取,那么夏侯翊岂不更危险?
夏侯纾经过反复思量,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要私下出宫去会一会周缪音。她深吸一口气,坚定地做出了这个决定,接下来的一切事情再做打算。
打定主意后,夏侯纾立刻换上了宫女的衣裳,并拿着自己的腰牌出宫。
守门的侍卫虽然曾经听说过贤妃的威名,但他们却未曾亲眼见过贤妃本人。听说是贤妃差她出去办事,他们丝毫不敢怠慢,迅速地为她放行。
夏侯纾在心底轻轻笑了笑,曾几何时,她的梦中总是充满了逃离宫墙的渴望。然而,未曾料到的是,如今出宫的愿望竟然如此轻易地实现了。其实,若她真有心离去,未必不能如愿,只是这许多的挂念成了难以逾越的羁绊。
出了宫,夏侯纾便钻进了一家成衣店,调了一身男装换上,然后带着一幅画上了晒月斋,自称是青岚公子,拜托老板替她将画卖出去。
夏侯纾在省亲时得知,京中的丹青画手“青岚公子”其实是周缪音的闺中好友,名叫陆宜珠。只不过陆宜珠此人只擅画,并不擅长卖画。而周缪音的外祖家是经商的,她从小耳濡目染,也有几分生意头脑,所以就给陆宜珠出了个主意,让她把画放在晒月斋寄卖。没想到陆宜珠的画竟然受到追捧,名噪一时。
此后,陆宜珠就与周缪音达成了共识。每一次,陆宜珠画了画,便托周缪音送出去变卖。而周缪音也不方便亲自出面,所以每次都是贴身丫鬟送往晒月斋。
因此,晒月斋的老板从未见过青岚公子本人。
晒月斋的掌柜姓陶,是个年过半百但身形富态的老者。
老叟陶掌柜凝视着夏侯纾,眼睛犀利得像一只鹰。许久,他缓缓开口道:“你怎么证明你就是青岚公子?”
夏侯纾微笑着,用手指向自己带来的画作,说道:“我们合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应该能够认出我的画风吧?”
陶掌柜接过画慢慢展开,仔细研究起来。
画中是个团扇半掩面的美人,正是姚韵春。
据说当日姚家全家被捕,陆宜珠偶然听说了嫁到丞相府的姚韵春貌美如花,就想趁着姚家败落的势头狠赚一笔,特意跑去偷看姚韵春。可是等她画好这幅画后,却听说姚韵春已经被丞相府的公子休了,也不好伤口上撒盐,这幅画便被封藏了。夏侯纾回家省亲时,周缪音突然想起这件事,就托夏侯纾将此画转交给姚韵春。未料夏侯纾回宫后却把这件事给忘了,这幅画也就一直留到现在。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陶掌柜又仔细检查了一番画作,才道:“看笔迹,这幅画已经完成很久了。我很想知道,公子为何选择在此时才将它出售呢?”
夏侯纾笑道:“陶掌柜见多识广,想必也知道这画中之人是谁,更加清楚我为何现在才拿出来。这幅画对我来说一文不值,但是对于别人却是价值万千。君子成人之美。既然有人愿意用银子来买我这幅画,我又怎么会跟银子过不去?”
陶掌柜听后对夏侯纾肃然起敬,拱手道:“果真是青岚公子,失敬失敬!”
原来是试探。
夏侯纾暗自感慨,这陆宜珠平日里究竟是有多爱钱,才回让陶掌柜有如此认知?
文人雅士多半标榜自己如何高洁如何视钱财如粪土,谁又会料到大名鼎鼎的青岚公子这位传说中的“雅士”就是爱这些“粪土”呢?
美人图一挂出,立刻名声大噪,价钱也由最初的十两银子增长到了八十两。
夏侯纾悠闲地坐在套间里喝茶,一面听着外面不断加价的争吵声,一面等着陆宜珠出现。让陆宜珠现身才是她来晒月斋卖画的真正目的。
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价钱已经加到了一百两,陶掌柜已经来问过几次要不要收手,都被夏侯纾拒绝了。陶掌柜只好又出去,故作淡定的看着一帮希望买幅画来附庸风雅的有钱公子相竞加价。
天快要黑的时候,陆宜珠终于出现了。她最后以三百两买下了自己的画,估计这是她入行以来卖过最贵的画,也是她买过的最贵的画,回头不知得肉痛好久。作为胜出者,她得到一个见“青岚公子”的机会。
陆宜珠一身白色男子装扮,不由得让夏侯纾想起了夏侯翊。陆宜珠这般打扮虽然是风流倜傥,但也掩盖不了她眼睛里的怒意。也是,被人冒充已经让她难以忍受了,居然还打着她的名号赚钱,她又怎么忍得下这口气?
当陆宜珠看到冒充她的人居然是夏侯纾时,她不由得愣住。还好陶掌柜不在,不然夏侯纾就穿帮了。
夏侯纾笑容可掬的看着陆宜珠,问:“怎么样,青岚公子?用三百两买下自己的画作,是什么感受?”
陆宜珠惊愕之下没站稳,一下子瘫坐在夏侯纾对面的椅子上,半晌才回神,问:“你会把银子退给我吧?”
夏侯纾点点头。
陆宜珠松了口气。
夏侯纾又补充说:“不过按照你之前与晒月斋的合约,三七分,晒月斋要分九十两,我实际只收了二百一十两。”
"你……"陆宜珠看向夏侯纾的眼神中,哀怨如泉涌,却又因情面的束缚,难以爆发。最后,她的话语带着微弱的呼吸,仿佛自言自语:"你会加倍还给我的!"
夏侯纾若有所思道:“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陆宜珠仿佛又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瞬间精神焕发,她炯炯有神地盯着夏侯纾:“说吧,你引我出来,究竟所为何事?”
夏侯纾见她切入正题了,也收起了自己的小小遐想,一本正经地说:“我之前听我二嫂说,你身上有些本事,愿意代她前往涂川探寻我二哥的下落?”
陆宜珠不悦道:“我确实是这么跟缪音说的。怎么,你怀疑我?”
夏侯纾笑了笑,然后说:“你可知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什么吗?”
“只要能帮到缪音,我什么都不怕!”陆宜珠满脸不在乎。
“谢谢!”夏侯纾会心一笑。
陆宜珠愣了愣,不可置信的问道:“你千方百计引我来,就是要跟我说这个?”
夏侯纾微微颔首,接着道:“其实我很想亲自去找他,只是你也知道我的情况,实在是身不由己。所以,陆姑娘,寻找我二哥的重任就拜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