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警察总署正位于莫斯科最繁华的那条街道上——特维尔林荫大道。
说起这条街道,它就如同彼得堡的涅瓦大街,特维尔林荫大道就代表了一切。
果戈里有篇称颂彼得堡涅瓦大街的文章,这位素来抱怨彼得堡的女子学院教师一谈起这条繁华街道,就好像忘却了痔疮对他的折磨,转而琢磨出了生活的美妙。
——不仅年方二十五岁,蓄有漂亮的唇髭和身着精心缝制的礼服的年轻人为它所倾倒,即便是满腮苍髯、脑袋光如银盘的老年人也对它情有独钟。而淑女们呢!啊!淑女们对涅瓦大街就更是青睐有加了。又有谁不钟爱这条大街呢?只要一踏上涅瓦大街,一种游乐气氛便扑面而来。
——退伍的老兵,穿着又笨重又肮脏的皮靴,踩在花岗石的路面上仿佛咔嚓欲裂。少妇足登小巧玲珑、轻捷如烟的女鞋,就像向日葵跟着太阳转似的,不停地转动着小脑袋去看那五光十色的商店的橱窗。满怀升迁希望的准尉挎着铿锵作响的军刀,在地面上划出一道深深的痕迹。他们都迁怒于这条大街,蹬着或重或轻的腿劲儿。
虽然不是同一座城市,也不是同一座街道。特维尔林荫大道比之涅瓦大街,少了些西方化的市侩现代感,但却多了一抹传统俄国的文化厚重感。
当然,这里也不会缺少涅瓦大街上那鳞次栉比的商店,更不会缺少被果戈里大加称赞的光彩照人的各色美人。
如果您来到这儿仅仅只是为了一饱眼福,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那莫斯科显然是比彼得堡更好的选择。
对于彼得堡,这座城市是彼得大帝以欧洲为标杆建立的模范城市,然而对于这样一座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为建立的城市,彼得堡整洁、体面、现代化,然而这座城市的‘班味儿’实在是太过浓重了。
他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座军事要塞,驻扎了大量部队的大军营,从地方政府汇聚而来的精英官僚的工作地。
在早上六点到九点,下午五点到晚上九点,这是彼得堡最为热闹的时间点。
然而其余时刻,在那些上班时间,即便是生意最火爆的商店也是门可罗雀。
而这样的特色也决定了这必然是一座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城市,彼得堡的美人不少,但是无家无室、正在服25年兵役的大头兵显然更多。
至于莫斯科?
莫斯科的生活方式固然相当保守,然而却更加接近俄罗斯人的习惯,而不是彼得堡的官僚做派。
莫斯科的贵族宅邸很像是一座小型的庄园。
彼得堡那样小而窄的官房公寓很少见,莫斯科的房子都大而宽敞。由于经常举办大型的娱乐活动,所以许多房子中央还带有一个用作农场的大型庭院,关着牛和各种家禽,留有一片菜地和用来储存食物的小棚屋。
在一些豪宅里,甚至还设有一排排温室,用来种植从外国引进的冬季水果。
跟彼得堡那些正式庄重的宫殿比起来,莫斯科的宅邸是舒适和有家庭味儿的,甚至带有几分布尔乔亚的味道。
帝国风格在彼得堡主要体现为宏伟的公共建筑,在莫斯科则通过贵族私人生活空间中富丽堂皇的装饰和家具展现。
莫斯科警察总监齐恩斯基的宅邸就位于距离莫斯科警察总署不远的地方,这处静谧的贵族居所在晨雾中安静的栖息着,然而马蹄声却打破了这风景画般美好的宁静。
莫斯科的晨雾在哥萨克马刀的劈砍下裂成丝絮,六匹顿河马喷吐的白气凝成冰晶,在警察总监宅邸的铁艺大门前织就蛛网。
几名哥萨克骑兵胸前的双头鹰徽章被擦得锃亮,镶狼毛领的猩红斗篷被寒风吹得微微抖动,远远看起来,仿佛这一身行头刚从保罗一世的棺材上揭下来似得。
被几名骑兵夹在中间护卫的是一辆走的很慢的黑色马车,结冰的路面使得拉车的栗色母马举步维艰,马车夫小心翼翼地扯着缰绳,丝毫见不到往常俄国马车夫狂野飙车的不羁风范。
他生怕一个急转弯便会使得车厢里那位断了三根肋骨的洋鬼子外交官被再次送进医院。
忽然,拉车的栗色母马突然在冰面上打滑,发出一阵嘶鸣,六名哥萨克骑兵的佩剑顿时铿锵出鞘,惊飞了树冠上的一片寒鸦。
马车缓缓停下,布莱克威尔刚刚推开车门,领头的哥萨克队长立马翻身下马前来搀扶亚瑟下车。
“大人当心!”卫队长科索夫上尉的呼喝裹着伏特加酒气,他指着那匹甩着尾巴的栗色母马道:“这畜生曾经踢死过好几个波兰人!”
“无妨。”亚瑟的鹿皮手套抚过马鬃时顺势抹去鬃毛间的冻血:“贵国的顿河马都像独角兽炮般刚烈,倒是比不列颠的挽马有趣得多。”
他瞥见科索夫上尉鼓囊的裤袋,里面露出了半截法国白兰地酒瓶。
科索夫上尉注意到了亚瑟的视线,他低头一看,顿时尴尬的摸着后脑勺道歉:“大人,您也知道的,这鬼天气,弟兄们总得找个法子取取暖。”
亚瑟摆了摆手,他开了个玩笑道:“能理解,这天气纵然是派个虔诚的教士来,他也得灌上几口烈酒才能在上帝面前张开嘴。这一路上,有劳您的护送了。亨利,你待会领着科索夫上尉和他的几个兄弟们去前面那家法国餐厅休息,他们家的菜色还不错,尤其是那道马伦哥炖鸡做的很有水平。至于账单,你告诉老板,让他挂在我的名下就行了。”
“明白了,爵士。”布莱克威尔微微躬身,伸出白手套微笑道:“科索夫上尉,待会儿您和您的下属们跟着我走就行了。”
科索夫上尉闻言止不住的笑,他忙不迭的上前搀住亚瑟的胳膊:“爵士,您……您真是有心了,来,您慢点儿。”
齐恩斯基宅邸的青铜门环上还凝着霜花,还未等亚瑟走近,便看见一位裹在银鼬皮斗篷里的夫人已在仆人的搀扶下如春汛般漫下台阶。
她鬓角的孔雀石镶钻耳环将晨光筛成了星芒,貂皮手笼里探出的指尖还染着马尔马拉海贝壳粉。
亚瑟在莫斯科的上流圈子里早就混了个眼熟,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事莫斯科警察总监齐恩斯基的夫人,是一位出身于穆拉维约夫家族的大家闺秀。
“阁下务必宽恕这野蛮的排场。”她的法语带着敖德萨蜜饯般的黏稠甜腻,孔雀石耳坠随摇头动作轻叩锁骨:“看到您这副模样真是叫人心碎,那群暴徒怎么忍心袭击您这样出类拔萃的人物。”
齐恩斯基夫人的言语倒不全是虚情假意,因为亚瑟的脸色在旁人看起来确实很差。
亚瑟的面色宛若冬宫剥落的壁画,在精心调配的苍白中浮动着诡谲的生机。
他用伦敦姑娘钟爱的铅白脂粉打底,混入修道院壁画修复用的碎云母,让皮肤在烛火下泛出墓穴湿气的幽光。
维多克亲传的“咳血妆”技法在颧骨点染出两团病态红晕——碾碎的匈牙利红酒冻干粉,遇热便会融成咳血后的残霞。
冻僵的银匙底蘸取薄荷油,在鬓角画出的寒霜纹路,再以稀释的蜂蜜在鼻尖凝出高热患者的油汗。
最绝妙的一笔落在唇色:先用蜡封住血色,再涂上混有蓝莓汁的乌贼墨,最后撒一层糖霜模拟脱皮的死皮——仿佛刚被暴徒的砍刀擦碎了生气。
苏格兰场执业三年的含金量再辅以巴黎神探维多克的精心指导,最终绘成了这副病恹恹的厌世公子形象。
不止是齐恩斯基夫人感觉心碎,一旁被她请来的闺蜜知名演员叶卡捷琳娜·谢苗诺娃小姐和莫斯科交际花玛丽亚·霍夫林娜夫人也吓得不轻。
“上帝啊!您的脸色简直太差了,快进来先烤烤火吧。”
在仆人们的搀扶下,伴随着夫人们的关切声,昨晚刚刚龙精虎壮收拾了三个流氓的亚瑟·黑斯廷斯爵士,总算是被请到了客厅的壁炉边。
他在沙发上缓了好一会,这才强挤出一丝费劲的笑容:“您……齐恩斯基将军不在家吗?他和我约好了,在这里通报昨晚的袭击案件的。”
齐恩斯基夫人亲自为亚瑟斟了杯红茶:“我已经差人去莫斯科警署告知他了,您在这里稍安勿躁,要不了多久他就过来。”
亚瑟听到齐恩斯基不在家,专骗女人小孩儿的老特务顿时把心眼儿活络开来。
这三位美丽的女士,一位是莫斯科警察总监的妻子,一位是莫斯科宪兵上校谢苗诺夫的姐姐,还有一位则掌握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莫斯科社交圈秘辛。
您把这三位女士摆在一起,就好比把泥坑放在约克夏猪的眼前,不让他进去打个滚的话,他势必是不乐意的。
“要不我还是直接去警署找他吧?最近莫斯科不太平,他手底下压着那么多工作,就为了一桩抢劫案专程跑回来,回头沙皇陛下怪罪下来,您丈夫怕是难以消受啊!”
“您可千万别起身!”
谢苗诺娃小姐慌忙按住亚瑟肩膀,然而她终究是晚了一步,因为亚瑟原本也没打算走,他的屁股刚刚离开沙发,他便装作贫血似的又一屁股坐了回去。
“快闻闻这个。”霍夫林娜夫人明显更为老道,他看到亚瑟头晕目眩的歪倒在沙发上,赶忙掏出嗅盐瓶塞到亚瑟鼻下。
浓烈呛鼻的气味激的亚瑟连连咳嗽,原本他还打算再演一会儿,但是身体本能却使得他不得不屈服于嗅盐瓶的威力。
亚瑟扶着脑袋轻声致谢道:“感谢您,夫人,我现在好多了。”
齐恩斯基夫人在一旁劝阻道:“您这副模样,我真怕您在这里聊着聊着就晕过去。给您看病的医生是谁,他给了您什么建议?”
霍夫林娜夫人出谋划策道:“您的伤情牵动着整个莫斯科的神经。皇上昨天晚上也过问了您的情况,还说着要派人连夜把您送回彼得堡请宫廷御医请来诊疗。要我说,这真是瞎折腾,您这身虚体弱的,哪里经得起这么远的路程。况且莫斯科又不是没有好医生,您要是不介意的话,我这里有一份德意志医生的名片。他的医术在莫斯科有口皆碑,听说这人早年是在普鲁士军队服役的军医,对于治疗外伤很有经验。”
亚瑟一听要把他送去医院,心里自然是一万个不乐意。
且不提那德意志医生是不是真的医术高明,就算他真的高明,那他向使馆申请的医疗补助金不就全部吹了吗?
亚瑟现在选医生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敢于开药,更要敢于开票,医术反倒是放在第二位的。
亚瑟有心转移话题道:“有劳您挂念了,不过比起我这点伤,我还是觉得那些因为纵火案被逮捕的人更可怜一些。我前几天路过克鲁季茨兵营,看到那里关押了不少纵火嫌疑犯。一群人在冰天雪地里被脱光了衣裳站在铁板上挨个抽鞭子……”
谢苗诺娃小姐接道:“您也听说了那件事吗?第一个被判鞭笞的犯人大声喊冤,他发誓他是无罪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在严刑拷打下他招供了些什么,还脱下衬衣,背对围观的市民呼喊说:‘东正教徒们,你们瞧吧!’他的背上布满了横一条竖一条的青色伤痕,现在却又要让这遍体鳞伤的脊背再受一次鞭打。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惊呼,气氛也阴沉了下来,警察们全都着了慌,刽子手硬着头皮减少了规定的鞭打数,另一些人则赶紧刺字,还有一些人匆匆钉脚镣,事情就这么草草收场。”
了解一些内情的齐恩斯基夫人尴尬的替丈夫回护道:“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如今天天都在闹火灾,抓住的凶手又寥寥无几,皇上为此大发雷霆,下令限三天之内必须破案。您也明白的,皇上金口玉言,他说要三天破案就必须三天破案。”
霍夫林娜夫人忧心忡忡的问道:“虽然话是这么说,可是现在就为了这件事,莫斯科街谈巷议,舆论哗然。纵火犯被判了刑,然而直到昨天晚上,依然还在发生火灾。如果不给出市民们一个交代,这件事怕是很难翻篇。”
齐恩斯基夫人压低嗓音道:“您说的也有道理。我听我丈夫说,戈利岑公爵已经将此事上报给了皇上,皇上的意思是成立新的法庭重新断案,对那个在行刑前当众鸣冤的犯人,尤其要查清案情。”
说起这条街道,它就如同彼得堡的涅瓦大街,特维尔林荫大道就代表了一切。
果戈里有篇称颂彼得堡涅瓦大街的文章,这位素来抱怨彼得堡的女子学院教师一谈起这条繁华街道,就好像忘却了痔疮对他的折磨,转而琢磨出了生活的美妙。
——不仅年方二十五岁,蓄有漂亮的唇髭和身着精心缝制的礼服的年轻人为它所倾倒,即便是满腮苍髯、脑袋光如银盘的老年人也对它情有独钟。而淑女们呢!啊!淑女们对涅瓦大街就更是青睐有加了。又有谁不钟爱这条大街呢?只要一踏上涅瓦大街,一种游乐气氛便扑面而来。
——退伍的老兵,穿着又笨重又肮脏的皮靴,踩在花岗石的路面上仿佛咔嚓欲裂。少妇足登小巧玲珑、轻捷如烟的女鞋,就像向日葵跟着太阳转似的,不停地转动着小脑袋去看那五光十色的商店的橱窗。满怀升迁希望的准尉挎着铿锵作响的军刀,在地面上划出一道深深的痕迹。他们都迁怒于这条大街,蹬着或重或轻的腿劲儿。
虽然不是同一座城市,也不是同一座街道。特维尔林荫大道比之涅瓦大街,少了些西方化的市侩现代感,但却多了一抹传统俄国的文化厚重感。
当然,这里也不会缺少涅瓦大街上那鳞次栉比的商店,更不会缺少被果戈里大加称赞的光彩照人的各色美人。
如果您来到这儿仅仅只是为了一饱眼福,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那莫斯科显然是比彼得堡更好的选择。
对于彼得堡,这座城市是彼得大帝以欧洲为标杆建立的模范城市,然而对于这样一座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为建立的城市,彼得堡整洁、体面、现代化,然而这座城市的‘班味儿’实在是太过浓重了。
他不仅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一座军事要塞,驻扎了大量部队的大军营,从地方政府汇聚而来的精英官僚的工作地。
在早上六点到九点,下午五点到晚上九点,这是彼得堡最为热闹的时间点。
然而其余时刻,在那些上班时间,即便是生意最火爆的商店也是门可罗雀。
而这样的特色也决定了这必然是一座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城市,彼得堡的美人不少,但是无家无室、正在服25年兵役的大头兵显然更多。
至于莫斯科?
莫斯科的生活方式固然相当保守,然而却更加接近俄罗斯人的习惯,而不是彼得堡的官僚做派。
莫斯科的贵族宅邸很像是一座小型的庄园。
彼得堡那样小而窄的官房公寓很少见,莫斯科的房子都大而宽敞。由于经常举办大型的娱乐活动,所以许多房子中央还带有一个用作农场的大型庭院,关着牛和各种家禽,留有一片菜地和用来储存食物的小棚屋。
在一些豪宅里,甚至还设有一排排温室,用来种植从外国引进的冬季水果。
跟彼得堡那些正式庄重的宫殿比起来,莫斯科的宅邸是舒适和有家庭味儿的,甚至带有几分布尔乔亚的味道。
帝国风格在彼得堡主要体现为宏伟的公共建筑,在莫斯科则通过贵族私人生活空间中富丽堂皇的装饰和家具展现。
莫斯科警察总监齐恩斯基的宅邸就位于距离莫斯科警察总署不远的地方,这处静谧的贵族居所在晨雾中安静的栖息着,然而马蹄声却打破了这风景画般美好的宁静。
莫斯科的晨雾在哥萨克马刀的劈砍下裂成丝絮,六匹顿河马喷吐的白气凝成冰晶,在警察总监宅邸的铁艺大门前织就蛛网。
几名哥萨克骑兵胸前的双头鹰徽章被擦得锃亮,镶狼毛领的猩红斗篷被寒风吹得微微抖动,远远看起来,仿佛这一身行头刚从保罗一世的棺材上揭下来似得。
被几名骑兵夹在中间护卫的是一辆走的很慢的黑色马车,结冰的路面使得拉车的栗色母马举步维艰,马车夫小心翼翼地扯着缰绳,丝毫见不到往常俄国马车夫狂野飙车的不羁风范。
他生怕一个急转弯便会使得车厢里那位断了三根肋骨的洋鬼子外交官被再次送进医院。
忽然,拉车的栗色母马突然在冰面上打滑,发出一阵嘶鸣,六名哥萨克骑兵的佩剑顿时铿锵出鞘,惊飞了树冠上的一片寒鸦。
马车缓缓停下,布莱克威尔刚刚推开车门,领头的哥萨克队长立马翻身下马前来搀扶亚瑟下车。
“大人当心!”卫队长科索夫上尉的呼喝裹着伏特加酒气,他指着那匹甩着尾巴的栗色母马道:“这畜生曾经踢死过好几个波兰人!”
“无妨。”亚瑟的鹿皮手套抚过马鬃时顺势抹去鬃毛间的冻血:“贵国的顿河马都像独角兽炮般刚烈,倒是比不列颠的挽马有趣得多。”
他瞥见科索夫上尉鼓囊的裤袋,里面露出了半截法国白兰地酒瓶。
科索夫上尉注意到了亚瑟的视线,他低头一看,顿时尴尬的摸着后脑勺道歉:“大人,您也知道的,这鬼天气,弟兄们总得找个法子取取暖。”
亚瑟摆了摆手,他开了个玩笑道:“能理解,这天气纵然是派个虔诚的教士来,他也得灌上几口烈酒才能在上帝面前张开嘴。这一路上,有劳您的护送了。亨利,你待会领着科索夫上尉和他的几个兄弟们去前面那家法国餐厅休息,他们家的菜色还不错,尤其是那道马伦哥炖鸡做的很有水平。至于账单,你告诉老板,让他挂在我的名下就行了。”
“明白了,爵士。”布莱克威尔微微躬身,伸出白手套微笑道:“科索夫上尉,待会儿您和您的下属们跟着我走就行了。”
科索夫上尉闻言止不住的笑,他忙不迭的上前搀住亚瑟的胳膊:“爵士,您……您真是有心了,来,您慢点儿。”
齐恩斯基宅邸的青铜门环上还凝着霜花,还未等亚瑟走近,便看见一位裹在银鼬皮斗篷里的夫人已在仆人的搀扶下如春汛般漫下台阶。
她鬓角的孔雀石镶钻耳环将晨光筛成了星芒,貂皮手笼里探出的指尖还染着马尔马拉海贝壳粉。
亚瑟在莫斯科的上流圈子里早就混了个眼熟,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事莫斯科警察总监齐恩斯基的夫人,是一位出身于穆拉维约夫家族的大家闺秀。
“阁下务必宽恕这野蛮的排场。”她的法语带着敖德萨蜜饯般的黏稠甜腻,孔雀石耳坠随摇头动作轻叩锁骨:“看到您这副模样真是叫人心碎,那群暴徒怎么忍心袭击您这样出类拔萃的人物。”
齐恩斯基夫人的言语倒不全是虚情假意,因为亚瑟的脸色在旁人看起来确实很差。
亚瑟的面色宛若冬宫剥落的壁画,在精心调配的苍白中浮动着诡谲的生机。
他用伦敦姑娘钟爱的铅白脂粉打底,混入修道院壁画修复用的碎云母,让皮肤在烛火下泛出墓穴湿气的幽光。
维多克亲传的“咳血妆”技法在颧骨点染出两团病态红晕——碾碎的匈牙利红酒冻干粉,遇热便会融成咳血后的残霞。
冻僵的银匙底蘸取薄荷油,在鬓角画出的寒霜纹路,再以稀释的蜂蜜在鼻尖凝出高热患者的油汗。
最绝妙的一笔落在唇色:先用蜡封住血色,再涂上混有蓝莓汁的乌贼墨,最后撒一层糖霜模拟脱皮的死皮——仿佛刚被暴徒的砍刀擦碎了生气。
苏格兰场执业三年的含金量再辅以巴黎神探维多克的精心指导,最终绘成了这副病恹恹的厌世公子形象。
不止是齐恩斯基夫人感觉心碎,一旁被她请来的闺蜜知名演员叶卡捷琳娜·谢苗诺娃小姐和莫斯科交际花玛丽亚·霍夫林娜夫人也吓得不轻。
“上帝啊!您的脸色简直太差了,快进来先烤烤火吧。”
在仆人们的搀扶下,伴随着夫人们的关切声,昨晚刚刚龙精虎壮收拾了三个流氓的亚瑟·黑斯廷斯爵士,总算是被请到了客厅的壁炉边。
他在沙发上缓了好一会,这才强挤出一丝费劲的笑容:“您……齐恩斯基将军不在家吗?他和我约好了,在这里通报昨晚的袭击案件的。”
齐恩斯基夫人亲自为亚瑟斟了杯红茶:“我已经差人去莫斯科警署告知他了,您在这里稍安勿躁,要不了多久他就过来。”
亚瑟听到齐恩斯基不在家,专骗女人小孩儿的老特务顿时把心眼儿活络开来。
这三位美丽的女士,一位是莫斯科警察总监的妻子,一位是莫斯科宪兵上校谢苗诺夫的姐姐,还有一位则掌握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莫斯科社交圈秘辛。
您把这三位女士摆在一起,就好比把泥坑放在约克夏猪的眼前,不让他进去打个滚的话,他势必是不乐意的。
“要不我还是直接去警署找他吧?最近莫斯科不太平,他手底下压着那么多工作,就为了一桩抢劫案专程跑回来,回头沙皇陛下怪罪下来,您丈夫怕是难以消受啊!”
“您可千万别起身!”
谢苗诺娃小姐慌忙按住亚瑟肩膀,然而她终究是晚了一步,因为亚瑟原本也没打算走,他的屁股刚刚离开沙发,他便装作贫血似的又一屁股坐了回去。
“快闻闻这个。”霍夫林娜夫人明显更为老道,他看到亚瑟头晕目眩的歪倒在沙发上,赶忙掏出嗅盐瓶塞到亚瑟鼻下。
浓烈呛鼻的气味激的亚瑟连连咳嗽,原本他还打算再演一会儿,但是身体本能却使得他不得不屈服于嗅盐瓶的威力。
亚瑟扶着脑袋轻声致谢道:“感谢您,夫人,我现在好多了。”
齐恩斯基夫人在一旁劝阻道:“您这副模样,我真怕您在这里聊着聊着就晕过去。给您看病的医生是谁,他给了您什么建议?”
霍夫林娜夫人出谋划策道:“您的伤情牵动着整个莫斯科的神经。皇上昨天晚上也过问了您的情况,还说着要派人连夜把您送回彼得堡请宫廷御医请来诊疗。要我说,这真是瞎折腾,您这身虚体弱的,哪里经得起这么远的路程。况且莫斯科又不是没有好医生,您要是不介意的话,我这里有一份德意志医生的名片。他的医术在莫斯科有口皆碑,听说这人早年是在普鲁士军队服役的军医,对于治疗外伤很有经验。”
亚瑟一听要把他送去医院,心里自然是一万个不乐意。
且不提那德意志医生是不是真的医术高明,就算他真的高明,那他向使馆申请的医疗补助金不就全部吹了吗?
亚瑟现在选医生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敢于开药,更要敢于开票,医术反倒是放在第二位的。
亚瑟有心转移话题道:“有劳您挂念了,不过比起我这点伤,我还是觉得那些因为纵火案被逮捕的人更可怜一些。我前几天路过克鲁季茨兵营,看到那里关押了不少纵火嫌疑犯。一群人在冰天雪地里被脱光了衣裳站在铁板上挨个抽鞭子……”
谢苗诺娃小姐接道:“您也听说了那件事吗?第一个被判鞭笞的犯人大声喊冤,他发誓他是无罪的,他自己也不知道,在严刑拷打下他招供了些什么,还脱下衬衣,背对围观的市民呼喊说:‘东正教徒们,你们瞧吧!’他的背上布满了横一条竖一条的青色伤痕,现在却又要让这遍体鳞伤的脊背再受一次鞭打。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惊呼,气氛也阴沉了下来,警察们全都着了慌,刽子手硬着头皮减少了规定的鞭打数,另一些人则赶紧刺字,还有一些人匆匆钉脚镣,事情就这么草草收场。”
了解一些内情的齐恩斯基夫人尴尬的替丈夫回护道:“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如今天天都在闹火灾,抓住的凶手又寥寥无几,皇上为此大发雷霆,下令限三天之内必须破案。您也明白的,皇上金口玉言,他说要三天破案就必须三天破案。”
霍夫林娜夫人忧心忡忡的问道:“虽然话是这么说,可是现在就为了这件事,莫斯科街谈巷议,舆论哗然。纵火犯被判了刑,然而直到昨天晚上,依然还在发生火灾。如果不给出市民们一个交代,这件事怕是很难翻篇。”
齐恩斯基夫人压低嗓音道:“您说的也有道理。我听我丈夫说,戈利岑公爵已经将此事上报给了皇上,皇上的意思是成立新的法庭重新断案,对那个在行刑前当众鸣冤的犯人,尤其要查清案情。”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不列颠之影,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大不列颠之影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不列颠之影,大不列颠之影最新章节,大不列颠之影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