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秦设计师 第205章 终为女帝,功过是非

小说:帝秦设计师 作者:买土拨鼠的松鼠 更新时间:2025-03-27 20:43:5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李念道:“被武媚残杀过的大唐宗室,实力大减,再难阻止武媚登基称帝,活着的李旦等也不敢阻止,唯恐被武媚诛杀。”

  “载初元年七月,东魏国寺僧人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称武媚乃弥勒佛下凡,当取代唐室成为天下之主。”

  “此经自然得武媚欢喜,下令将《大云经》颁行天下,命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收藏此经,并令僧人向天下人讲解。”

  蒙恬皱眉道:“此中还有佛教之事?”

  蒙恬对佛教相当看不顺眼,认为这就是一毫无实用、还会惑乱人心的歪门邪道,若佛教在大秦生根发芽,早晚会成祸患。

  因而听到这些佛门僧人跳出来给武媚站台,蒙恬觉得有些不爽。

  王绾道:“朝代更替,皇位更易,是如佛教等最好乘势而起之时,其等怎会放弃此等机会?”

  李念笑道:“法明等僧为武媚撰《大云经》四卷,不仅是佛道之争,同样也是武媚和唐室争斗的另一种表现。”

  “大唐推崇道教,在立国之初,便尊奉老子李耳为祖,四处大修老子庙,李渊还多次亲自前往祭拜。武德八年时,李渊还特意下诏宣布道教位在佛教先。”

  蒙恬听到这里,已经明白,接话道:“所以,武媚选择佛教,实则是想在教派这方面也压过唐室,看似佛道之争,实则仍是武媚和唐室间的争斗。”

  李念点头道:“正是如此。以武媚之性,她是想从各方面都压过唐室,包括在宗教方面。两者可谓双向奔赴:武媚让佛教在大唐发展更盛,佛教则利用他们在民间的影响力为武媚宣扬她代唐合法合理。”

  这佛教果然不是啥好东西,绝不可让佛教在大秦发展起来,众人心中暗想。

  “此事之后,明眼人都能看出武媚登基称帝已为大势。”

  “九月,侍御史汲人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余人诣阙上表,请武媚称帝,改国号为周,但武媚不许,却擢拔傅游艺为给事中。”

  要是武媚真不想称帝,那就该狠狠处罚傅游艺,但她不仅没处罚,反而予以提拔,其他人一瞧,哪能不懂武媚之意:她其实想称帝!

  “傅游艺上表所请虽未成功,但让其他人也知武媚心意,于是百官及帝室宗戚、远近百姓、四夷酋长、僧侣、道士合六万余人,纷纷像傅游艺一样上表劝进,连李旦也上表自请赐姓武氏。”

  冯去疾叹道:“若李旦不上表自请赐姓武氏,恐其性命难保,儿惧母如此,足见武媚凶威。”

  李念继续道:“群臣甚至上言‘有凤皇自明堂飞入上阳宫,还集左台梧桐之上,久之,飞东南去;及赤雀数万集朝堂。’,以此异象劝告武媚,她称帝是天命所归。”

  “盛情难却下,武媚也只能‘不得已’称帝,于九月九日登上则天门楼,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十一日,群臣为武媚上尊号‘圣神皇帝’。至此,武媚完成了她成为女帝的最后一步!”

  虽然知道这个女人会成为女帝,但真听到李念讲武媚成功称帝,始皇等人心情还是有些唏嘘:嘿,还真给这个女人成功了!

  这可是以女子之身成为帝王,而且,还是在大唐这一个不弱的王朝中。

  始皇帝等甚至还有点儿期待起来武媚之后会做什么。

  “武媚以洛阳为神都,长安为西京副都,除大唐宗室属籍,以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又改置社稷,改旗帜尚赤,并在神都立武氏七庙,将长安的唐太庙和洛阳的高祖、太宗、高宗三庙改为享德庙。”

  “作为一名女子,武媚以女子之身登临帝位,千古唯一,其在主政期间虽不为顶尖之帝王,但也非下游之君,有功,亦有过。”

  “在功的方面,武媚发展了科举,打击门阀,扶植庶族。”

  “门阀的来历,陛下和诸位皆知,便不在此多言。到隋唐时,门阀势力虽有所衰弱,但依旧很强,无论是隋室,还是唐室,都和门阀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是他们成了皇室,和一般的门阀有了区别。”

  “隋唐时,有‘五姓七望’之说,是说天下间极有影响力的门阀士族,五个大姓,七大郡望,分别为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及太原王氏。”

  “此七望者,门阀大族也,在鼎盛时的影响力甚至可与皇室相比一二,民间有‘宁娶五姓女,不入帝王家’之说。”

  “据说太宗在看到《氏族志》上,五姓七望的排列比大唐宗室还高,十分不满,于是下令修订《氏族志》。”

  “但这次修订后,太宗一看,仍是将五姓七望列为第一等,又让重新修订,必须以皇室为首,外戚次之,五姓七望因此被降为第三等。”

  始皇帝等听后都觉得离谱,这五姓七望竟然压到了皇室头上,足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氏族志》虽可修订,但门阀的影响力却无法一日便消除,尤其是五姓七望这等大门阀,当时的造纸术和印刷术都不甚发达,因而知识传播很难,人才多出于门阀士族。”

  “打天下时或许用不到这些人,可等天下打完了,总不能还用将领和军士去治理天下?”

  “门阀士族因此也有恃无恐,反正不管谁坐上皇位,最终都得用到他们。然而,武媚打破了这个局面,给了他们一些打击!”

  “武媚派人到各地搜罗人才,送到京城由她亲自考试,只要成绩达到她的标准,便能被录用,并准许官吏和百姓自荐。”

  “她还进一步发展了科举。”

  “科举在隋时便被杨坚设立,杨广即位后又增加了进士科,到大唐太宗时也得到一定发展,太宗甚至曾言‘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但这些时候的科举对门阀士族的打击有限。”

  科举确实会威胁到门阀士族的地位,但隋时的科举做不到。

  “武媚称帝后,才逐渐发挥出科举这把针对门阀士族的利器,她对科举的流程进行了修改,增多了科目,增加了录取人数。”

  “另外,她还设置了武举,扩大选官范围,使科举不再为门阀士族垄断之物,让庶族的有才之士也有机会出人头地。”

  “在和李治共同执政时,还下诏修订《氏族志》,将其更名《姓氏录》,明确规定‘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也即是能够做到五品官,都可以被抬升为士族。”

  冯劫一眼便看出这法子的厉害处,笑道:“此法甚好,使士族增多,便不值得珍贵!”

  确实是这样,在大唐稳定时,这法子的效果也就那样,可等安史之乱后,大量平民和庶族之人被授五品官及以上官职,从而上升为士族,士族一下子就不值钱了,谁还不是个士族?

  而且,这些人还能在其中混淆视听,姓崔的都称自己出自博陵崔,姓卢的都称自己来自范阳卢……

  突然冒出这么多李鬼,一下就打破了人们心中五姓七望高不可攀的形象,使他们从高处跌落。

  李念道:“但武媚这些做法并没能完全解决门阀士族的问题,只是削弱了大唐的门阀士族,使他们不再像之前那般强大。”

  “因为大唐皇族也是门阀士族,其他王公勋贵也是,如何能根除?”

  “门阀真正被打残,使之从此一蹶不振,是在唐末时出了一个狠人,那位‘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将高高在上的门阀公卿们打落尘埃,盘桓在华夏数百年的门阀士族自此彻底势衰。”

  只是听李念说那句“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便能感受到从中透出的森森杀意,将珍藏无数珍宝的内库化为灰烬,将曾经显赫高贵的公卿踏在脚下。

  这句话所形容的人绝对是个杀人如麻的狠人,这种人确实能打破原本固有的秩序!

  李念并未就此讲说这位,而是继续道:“武媚还整顿吏治,严惩贪污,广开言路,注意纳谏,还劝农桑,薄赋役,在对外方面,有胜有负,虽然大唐的疆域在其手中有所减少,但不全是武媚之过。”

  “后世有人拿李治在位时,大唐最广袤之疆域去比较武媚时疆域,说大唐疆域缩减全是武媚之过,孰不知大唐疆域缩减在李治时便已有或已埋下隐患。”

  “且李治时大唐疆域虽达至最广,但很多地方实际不为大唐所控,如突厥之地也曾为大唐之土,然那里当真归了大唐所有?”

  蒙恬摇头笑道:“那只是突厥在名义上归附于唐,所以被视为大唐疆土,等突厥反叛,自然再难属大唐。”

  李念道:“但武媚在有功之时也有许多问题,为了使自己皇位更稳固,她任用酷吏,这些酷吏在她有意纵容下,给人罗织罪名,并施以酷刑,为其等所害臣民不知多少。”

  “武媚还颇为虚荣,如其同意诸蕃酋长奏请,征敛洛阳铜铁,造天枢于端门之外,立颂以纪其功,她喜好享乐,大兴土木,大修宫殿和佛寺,她还在宫中养了面首……”

  其实不用他解释,始皇帝等都明白“面首”是何意,但李念还是解释了下:“面首便是男宠、男妾。武媚的男宠还不止一个,有薛怀义、沈南璆、张易之与张昌宗兄弟……”

  始皇帝听到这,面色古怪地问出一个问题:“此时,武媚年龄已不小了吧?”

  王绾等人也反应过来,武媚在被大唐太宗召进宫里时已有十四岁,这么多年过去,已经有五六十岁了吧?

  这女人是真厉害,这么大年龄,不仅成了女皇,要治国理政,还能有如此强烈旺盛的需求,难不成其有采阳补阴之术?

  李念笑道:“武媚在称帝时,已六十有六!”

  那不是比沛公称帝时的年龄还大?

  六十六岁,一般人都活不到这个年龄,这女人居然还能称帝,还能养面首。

  见始皇没再继续问,李念接着道:“武媚的第一位明确有记录的面首薛怀义,早年时得武媚宠爱,连明堂也是其督工所建,曾权倾一时,可等武媚不再宠他时,其心怀怨恨,竟放火将明堂烧了。”

  “明堂这个建筑,又称‘万象神宫’、‘通天宫’,在隋朝时就有建造计划,但未得实建,待到大唐建立,高祖、太宗、高宗都未能建成,可武媚却将明堂建成,这是她的一大功绩,却被薛怀义一把火烧了,薛怀义的性命也被这把火烧没!”

  “而张易之与张昌宗因年少俊美,比薛怀义更得武媚宠幸,连武承嗣、武三思等都得争着奉承二人,武承嗣、武三思可是差点做了武媚太子的人。”

  王绾皱眉道:“武媚想要立其侄为太子?”

  李念道:“武媚还真生出过这想法,只是被当时的宰相狄仁杰给劝住了。”

  “这狄仁杰也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其不仅能在武媚手下干出一番政绩,还能安稳保命,且其桃李满天下,后来发动神龙政变、让武媚退位的好几位便是他学生。”

  “狄仁杰当时劝武媚:‘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自此后,武媚再无意立武承嗣、武三思为太子。”

  王绾笑道:“这狄仁杰所言极是,武氏众人再亲,又如何能与母子相比?若武承嗣、武三思即位,定会立武氏宗庙,纵使感其姑传位之恩,也不会将其奉于宗庙。”

  “反观李唐这方,李显、李旦皆为其亲子,即便武媚夺去其等帝位,武媚也终是其等生身之母,其等若再即帝位,便是不以天子之礼将武媚奉于宗庙,也定会以太后之礼奉之。”

  李念道:“武媚正是想通了此点,才放弃了立侄为太子之念。”

  “却说那张易之与张昌宗得了武媚宠幸后,二人也非善类,仗武媚宠幸胡作非为,陷害宰相,与大臣结怨,此看似二张之祸,实是武媚之责!”

  “武媚另一问题是她重用武三思、武承嗣等,这些人才干不足,却擅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得武媚重用后,自然会依仗权势为祸。”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帝秦设计师,帝秦设计师最新章节,帝秦设计师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