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当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不然哪里会来稷下学宫呢?

  嬴成蟜迎着众人质疑的眼神:

  “与其说你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不如说你们更知道当下玩乐的欢喜和愉悦。

  “因为学习的滞后反馈,你们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而玩乐是即时反馈,你们在玩乐的时候就能立刻感觉到欢喜和愉悦。

  “若是我拿出一卷书,告诉诸君今日背不下这卷书的人都会受枭首之刑,诸君能背下来否?”

  此时的书都是竹简,包含文字较少。

  死记硬背一卷书对于大多数稷下学生而言都不是一件做不到的事,只是吃力罢了。

  稷下学生们默默颔首,听懂了嬴子的言语。

  稷下先生们神情放松。

  知道嬴成蟜是在认真论述,而不是为了颜面诡辩后,一个个便都放下心来。

  李斯脸色不太好看,但没有作声。

  他的理解速度要比稷下学子快的多,在嬴成蟜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就明白了。

  他承认,他小看了眼前的少年……

  有学子迫切举手,在嬴成蟜同意后急切提问:

  “先生,那我要怎么忘记玩乐的知,而深化学习的知呢?”

  嬴成蟜再次鼓掌,夸赞道:

  “能问出这个问题,你就已经在深化学习的知了。”

  在提问学习一脸懵懂的表情中,嬴成蟜继续道:

  “诚意、格物。

  “可以解答此君之问。

  “今日有没有主学儒的学子,为我们讲解一下这二词的含义?”

  淳于越、孔穿、孔斌等一众儒学大佬皆嘴角上翘,看着一位儒生挺直腰杆,张口解说:

  “‘格物’、‘诚意’这两个词,皆出自《礼记·大学》。

  “格物的意思是探究事物的道理。

  “诚意的意思是诚其意,真实认清自己的心意,不欺骗自己。”

  嬴成蟜认同颔首:

  “不错,正是如此。

  “知,会引导你的行。

  “但你在行的过程中,也会获得新的知。”

  少年摸着自己的心:

  “夜深人静之时,问问你自己的心。

  “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此为诚意。

  “倾听内心的声音后,不要再去胡思乱想,按照心的指引去做。

  “此为格物。

  “先诚意,后格物。

  “知而行,行生知。

  “圣人之道,就在于此。”

  嬴成蟜换了一口气,暂时不语,给予众人消化、反应的时间。

  待大多学子们的目中都重现坚定,褪去迷茫后,又说道:

  “上面说的是道,下面说的是术。(注1)

  “孔子说过,学到的事物在用上的那一刻,是欢喜快乐的,我认同这句话。

  “之所以存在怠惰学习,就是因为学习并不能给予一个及时的反馈。

  “若是上午读了一本书,下午就用书中所讲的道理解决了事宜,那学习不就快乐起来了吗?

  “当然,要做到这点很难。”

  嬴成蟜指着犹如世外高人的邹衍: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和祭酒一般。

  “知天意,晓阴阳,有先知之能。”

  邹衍抚须微笑。

  嬴成蟜无奈摊手:

  “我知道,诸君大多都和我一样,是个再寻常不过的人,对吧?”

  台下众学子满脑袋问号,一个个都瞪大眼睛,举手者不计其数。

  八岁成为享誉天下的君子,以学问称嬴子。

  你还寻常啊?

  你哪里寻常了?

  嬴成蟜轻咳两声,双手下压:

  “我是反问,不是提问,诸君先把手放下。

  “对于我们这些寻常人而言,想要做到非常人做到的是,就要用一些寻常之术。

  “譬如及时奖励。

  “学习反馈滞后,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设立反馈啊?

  “三日内读通一卷书,奖励自己去踢一场球,去观一次赛马……

  “若是认为一卷书太多,看到就头疼,我们还可以拆分。

  “假若一卷书有五百字,那我们可以五十个字五十个字学。

  “这样每学完五十个字,就知道我们距离学完一卷书又进了一步。

  “这样看到一整卷书,不知如何下手的吃力感。

  “就会变成每学完五十个字的满足感……”

  学堂内,稷下学子们的眼中全都有光,照射得学堂明亮异常。

  稷下学宫从来没有哪一位先生会讲学习之术,古书典籍上也没有哪一位圣贤讲。

  这会轮到稷下先生们面面相觑了。

  诸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又看向台上还在讲如何学习的少年。

  在他们的思维中,学习应该是一件主动的事,而不是被动。

  若是一个人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那他就不该被授业被解惑。

  在当下这个平民百姓近乎都不识字的年代,学习,是一件奢侈之事。

  诸子若是研究,不是找不到嬴成蟜说的学习之术。

  但诸子不研究,因为没必要。

  想学者,自会学。

  不想学者,教不会。

  师是神圣的。

  教育在当下不是义务,而是恩赐。

  从来没有人会上赶着教育。

  就算是至圣先师孔子,也只是因材施教。

  嬴成蟜上赶着教育:

  “……不管你们是主学心学、儒学、墨学……都可以试着用这些方法。

  “好用你们就用。

  “分享给别人的时候,一定记得说是我教的。

  “不好用的话……”

  少年一脸无辜:

  “我今天就只讲了知行合一,对吧?”

  稷下学子们爆发出欢声笑语,授业堂内外都流动着欢快的气息。

  他们真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眼前这位年仅八岁的稷下小先生。

  在师能与天地君亲相提并论的此时。

  再没有架子的稷下先生,和嬴成蟜相比,也浑身上下都是架子。

  在欢乐氛围越来越浓的时候,嬴成蟜拍拍手掌,朗声道:

  “下课!”

  稷下学子们齐刷刷低首道别,一脸不舍。

  在没有上嬴子课之前,他们从来没想过课可以上的如此轻松,如此有趣。

  李斯看着师弟。

  师弟的胖脸上,是和其他稷下学子如出一辙的不舍。

  “真是好强的号召力啊……”李斯喃喃:“主君,斯明白你为何非要斯来见一见二公子了。”

  稷下学子们一个一个走出学堂,每一个出去的学子都会走到嬴子面前再次颔首。

  有些会道一句谢,有些则会问下一堂课何时开讲……全都是说过即走。

  嬴子大多情况下都会笑而不语,众学子也不意外。

  少年先生早在之前的课上就说过:

  “你们下课的时候别和我打招呼,和我打招呼我也不回应。

  “这屋里光坐着的就有五百人啊!

  “我就是和每个人说一句话,那都得五百句啊!你们想累死我啊?

  “上课大家就够累的了,下课咱们都放过彼此好不?

  “为了保证交通顺畅,不拥堵。

  “请诸君下课速速离去,不要在我面前晃悠。”

  人渐渐稀少,最后只剩下了一众稷下先生和李斯。

  张苍站在授业堂门口,静静等待师兄。

  他的学识,不足以支撑他留在学堂内。

  “成蟜,你这次授课欠妥。”老子学派的稷下先生环娟正色道:“老子云:‘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你教这些学子学习之术,但他们并不知道为何而学。这样下去,他们只会一直停留在学习之上,再不能窥觑大道也。”

  嬴成蟜摇摇头:

  “小子不这样认为。

  “我教他们学习之术,他们在用术的同时就会一点一点明确自己的道路。

  “先有道后有术可以,先有术后有道同样可以。”

  环娟沉声道:

  “这不是正道!

  “人应当先知而后行,而不能先行而后知。”

  嬴成蟜微笑:

  “环娟子用心学的道理言说,那我就用老子的道理言说好了。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连创造了‘道’之理念的老子,都认为道是不能够通过语言去描述的。

  “那环娟子为何敢于下如此肯定之结论,定下什么是正道呢?

  “知而行,行而知。

  “殊途同归,皆可上道!”

  二人争辩不休,谁都说服不了谁。

  这是嬴成蟜在与公孙龙论战后,第一次在诸子面前展现如此强烈的攻击性。

  一直迁就每一个诸子观点的少年。

  以心学在稷下学宫站稳脚跟,以在授业堂讲学堂堂爆满为底气,为了自己内心的真正思想而辩驳,露出了藏起来的伶牙和俐齿。

  诸子很惊诧。

  既惊诧于少年态度的转变,又惊诧于少年对老子学说的深厚见解。

  唯独祭酒邹衍毫不意外。

  这才是他认识的那个嬴成蟜。

  首次见他,就敢以他最擅长的天与他相谈。

  邹衍抚须轻叹。

  [子秉论辩无双,是用唯其一人懂的虚实诡辩。]

  [此子论辩,却是用对方所精之学。]

  [还是年轻,太过气盛了……]

  “人之初,性本恶。”旁听许久的李斯加入战团,缓缓走近嬴成蟜:“人在刚出生的时候,本性为恶,需要后天的教育才能够分清对错,知晓道理。可见,知应该在行之前。”

  脱离讲学状态的嬴成蟜眯了眯眼。

  [荀子的性恶论,此人是谁?李斯?毛亨?浮丘伯?]

  少年从诸子平淡的反应,立时反应过来李斯身份不寻常,猜测这到底是荀卿的哪位高徒。

  还没等他细细思索,李斯已经自报家门:

  “李斯。”李斯拱手道。

  嬴成蟜眼现了然之色,拱手回礼。

  少年回礼未毕,就听到了淳于越的声音:

  “通古此言谬也!

  “人之初,性本善!”

  于是,李斯、淳于越就性善性恶开始辩驳。

  很快,诸子陆续论战,堂中乱成了一锅粥。

  嬴成蟜深感无奈。

  少年最开始觉得秦国朝堂很吵闹,就像是一个草台班子。

  后来周游列国,发现列国朝堂耶很吵闹。

  现在,就连学问最高的稷下学宫也是如此吵闹……

  少年耳朵动了动。

  听到了孔斌、慎至,在就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激烈争论,这就是此刻的话题。

  少年有些许无语。

  [明明最开始是论的学习之术啊,话题怎么又扯到政治上去了?]

  [每次不管最开始论什么,最后都能偏到政治上去,老子也是服了……]

  一个半时辰之后。

  嬴成蟜住所,大堂。

  李斯站在少年身前,微微躬身,拱手行礼,很是恭敬的样子:

  “见过公子。”

  嬴成蟜挑挑眉毛:

  “我听说荀子在的时候,稷下学宫有两名学子最为出众。

  “皆是荀子弟子,学识皆可称子。

  “其一是韩非,其二便是你李斯。

  “韩非我在韩国的时候,母亲带我见过。

  “今日见了你,听了你的论述,才知道传言确实是真的。”

  李斯语气谦逊:

  “称子的只有韩非师兄,李斯未称也。”

  “无子之子李通古。”嬴成蟜笑道:“你这名号,可比称子的韩非还要响啊。我听说你是因为韩非先称子而决定不称子,此为真否?”

  “否。”李斯低头道:“斯学识不如韩非师兄,不该称子。”

  少年静静看了李斯片刻。

  李斯神情一直不变,似乎察觉不到少年注视。

  “师长让你来找我的吗?”少年突然问道。

  “是。”李斯像是一直在等少年提问,立刻回应:“主君要我面见公子,告诉公子一件事。”

  “何事?”

  “吕氏商会,尽迁秦国。”

  短短八个字,让嬴成蟜心中一震再震。

  “多久?”少年闭目,锁眉相询。

  李斯惊讶于少年抓住重点如此之快,回答慢了半拍:

  “我负责齐国,主君只给了我两月时间。”

  嬴成蟜眉头锁的更深了。

  从秦国走到齐国就需要一个月的路程。

  再加上在齐国各个城池的通传时间,买卖时间……两个月实在太赶了。

  如此作为,吕氏商会的损失,会远远超过他刚才预想的。

  他的师长吕不韦,这次做的是彻彻底底的赔本生意!

  “斯将缘由讲给公子。”李斯主动说道。

  “不必了。”嬴成蟜揉着眉心:“我已经知道了。”

  李斯:“……”

  有无子之子称号的李通古,并不相信少年言语。

  若非主君相告,连他都猜不到缘由。

  少年身在距离秦国最远的齐国,万里之外,刚听到消息就猜到了?

  不可能!

  …………

  【注1:本章中,道是理念,术是方法、手段。笔者认为,道、术并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道并不神秘,也不高于术。道是找到人生道路,术是如何在道路上行进。若是一个人觉得杀人好玩,那么杀人就是他的道,如何杀人就是他的术。道分正道邪道,术也一样。人人都可得道,人人都可为圣,仅一家之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最新章节,保守派的我,怒斥嬴政太保守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