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90掌 割让九州

小说: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更新时间:2025-03-23 19:06:5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十一月的海面,寒风凛冽。

  两国军队,在对马岛以南三十里处相遇。

  唐军战船分为三支大船队,刘仁轨居中,姜恪在左,刘仁愿在右,三支船队,一字排开,仿佛一股黑色巨浪,汹涌而来。

  倭国战船杂乱无章的分布在海面上,但仔细看的话,又似乎暗含一种奇怪的阵型。

  阿波罗兄弟此刻都在刘仁轨的座船之上。

  他们以前只有被倭国欺负的份,此时坐在唐朝舰船之上,居高临下的看过去,才发现倭人也没那么可怕。

  阿波罗上前两步,朝刘仁轨道:“都督,这是倭人的海鲨战术,左右都是小快船,交战之后,小船左右迂回包抄,将敌人包围其中。”

  刘仁轨点点头,命令姜恪率领船队,向倭人船阵冲锋。

  传令兵很快传下命令,姜恪率领船队冲击,倭国也派出水军迎敌。

  倭军战船很快分成三股,中间船队慢而稳,左右船队快而疾,仿佛一个大口袋,将唐军包了进去。

  姜恪沉着指挥,一道道命令,通过令旗传下,唐军阵型始终不乱,海面箭矢纷飞,拍杆抡旋,水花四溅,喊声震天。

  鬼岛川清见唐军利用战船优势,居高射击,士兵战斗经验丰富,就算倭军爬上战船,也不慌张,将上船倭军全部杀死,尸体踢入大海。

  短短半个时辰,海上便漂浮大量尸体。

  面对这样的敌人,正面交锋,只会陷入消耗之战,对方援军不断,己方很可能耗不过对方。

  他当即传令击鼓,倭军迅速向对马岛撤退。

  回头看时,唐军并不追赶,调头撤走了,让他埋伏在对马岛的伏兵,无用武之地。

  两国在海上的这一场大战,很快传遍各国。

  新罗见唐军已与倭国主力交战,太子金法敏亲率一万水军,攻打倭国能登。

  能登是倭国最繁荣的一处海贸地,是倭国与新罗、高句丽、靺鞨的贸易据点,水运和贸易非常发达。

  故而能登距新罗虽远,却是新罗首选攻打之所。

  只要打下能登,便能进一步吞并越前,那里有一片广袤的平原地区,利于农耕,是新罗最想要的一片沃土。

  当年新罗与倭国交恶时,便考虑过攻打倭国的战略,首选之地,便是能登。

  倭国主力尽被抽调,新罗这次的兵力也增多了,能登守军不能抵挡,很快被新罗打下。

  虾夷、靺鞨原本就蠢蠢欲动,见新罗得手,知倭国内部空虚,当即也派兵攻打。

  虾夷人这次倾巢出动,一万多虾夷人,乘坐着无数小木船,渡海而来,直奔陆奥。

  陆奥和出羽,原本就是虾夷人的聚居地,后来被倭国和族抢占,把他们赶到南苦夷岛。

  虾夷人重回故土,士气高昂,攻势凶猛。

  陆奥守军只有两千不到,又无法利用地形优势,很快被虾夷人击败。

  只有靺鞨进攻不顺,他们虽出动了八千人马,但因不擅海战,被倭国两千水军击败。

  乞乞仲象得知后大怒,派祚荣率领一万军队,再打倭国。

  祚荣深知本国不擅水战,向虾夷人借道,从陆奥登陆,还将马匹运送过去,随即策马奔腾,一路向南,攻下倭国越后。

  靺鞨人作战,从不带负重,就地劫掠敌人物资,以战养战,一路攻打倭国城池,劫掠金银,只要倭人不降,打下城池后,尽屠倭人。

  倭国各令制国听说敌人已攻入本土,尽皆恐慌。

  他们兵力全部被中大兄抽走,临时征调的士兵,又怎比得上敌人正规军队?

  只能派人向九州求援。

  中大兄得知情况后,召集中臣镰足和鬼岛川清商议此事。

  中臣镰足叹道:“唐人来势汹汹,我军单独对付唐人,尚且困难,哪有余力派援军援助地方?”

  中大兄道:“依你之意,不管他们了?”

  中臣镰足道:“若是不管,让他们打到都城飞鸟,国家必定四分五裂。”

  中大兄沉声道:“廉足,不必绕弯子,有话直言便是。”

  中臣镰足拱手道:“太子殿下,眼下只有再与唐人谈判,答应唐人提出的要求,赔偿金银,将九州割让给他们,才能回师救援。”

  鬼岛川清听了后,冷笑一声。

  中大兄看向鬼岛川清,道:“将军反对与唐人谈判吗?”

  鬼岛川清哼了一声,道:“太子,九州若是让唐人占据,等他们立足根基,将来想灭我倭国,就易如反掌了!”

  中臣镰足针锋相对道:“若是不割让,眼下国家就要灭亡了!”

  鬼岛川清冷笑不语。

  中大兄叹了口气,道:“鬼岛将军,若是不割让九州,你可有破局之法?”

  鬼岛川清伸出两根手指,道:“我有两个法子。”

  中大兄精神一振,问:“什么法子?”

  鬼岛川清道:“第一个法子,可以派人去百济,请宝女王回来,与她和解。她手下有两万多兵力,可以驻守本州岛。”

  中大兄沉默了。

  鬼岛川清看出他不太愿意,咧嘴一笑,道:“那就只剩最后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鬼岛川清笑道:“太子,你愿不愿意赌一把?”

  中大兄愣道:“赌?”

  鬼岛川清目光灼灼的道:“不错,我率领两万人马,悄悄返回本州,收拾新罗、靺鞨和虾夷人!”

  中臣镰足变色道:“我军眼下一共也才四万多人,你率领两万走了,唐军打过来,如何抵挡?”

  鬼岛川清笑道:“所以我才说赌嘛,就赌我收拾这几国期间,唐人不会攻打水寨。”

  中大兄摇头道:“唐人在国内有很多细作,定瞒不过他们。”

  鬼岛川清耸耸肩,道:“您既然害怕,那我也没法子了。”

  中大兄仰首看天,叹道:“事到如今,只有按照廉足的法子,与唐人谈判了。”

  鬼岛川清眼中闪过一丝讥讽之色,却也没有再反对。

  次日,中臣镰足受中大兄之命,亲自前往耽罗,找刘仁轨谈判。

  刘仁轨当即把消息传回长安。

  李治见目的终于达到,当即召开朝会,聚集百官,商议此事。

  唐朝亲王只要还未授官,通常都没资格听朝。

  与之相对,王府长史会参加朝会,了解国家政务,回府之后,再告诉亲王。

  杞王府长史名叫刘易,他上完朝后,回到杞王府,将情况与李勇说了。

  李勇愣道:“圣人同意了与倭人停战?这是为何?”

  刘易摸着胡须,解释道:“倭人答应赔偿大量金银,又割让九州岛屿,停战之心甚诚,故而陛下才答应。”

  李勇又问:“可灭了倭国,不仅可以得到九州岛,还能得到倭国全境,倭国金银,也都是咱们的呀?”

  刘易迟疑道:“这……陛下也许有什么深意吧?”

  “什么深意?”李勇追问不休。

  刘易干咳了一声,道:“殿下,您年纪还小,暂时不用太在意这些事,只要平时多读书,将来迟早能明白。”

  李勇哼了一声,道:“刘长史读了那么多书,还不是不明白?”

  唐朝时期,王府长史权力很大,甚至能够管教亲王。

  刘易听李勇这么不客气,傲气上来了,拱手道:“那殿下可以去问别人,下官告退。”转身离去。

  李勇还真听了他的话,当即入宫,准备找李治询问原因。

  此时刚过正午。

  李勇来到甘露殿后,却得知皇帝去了金水河。

  李勇又朝着金水河而去,沿着河畔一路急行,忽听身后有人朝他打招呼。

  “三兄,你怎么进宫了?”

  李勇转头一看,喊他的是六皇子李贤,他手中还抱着一个牛皮鞠球,屁颠屁颠跑了过来。

  李勇脚步不停,道:“我有事不明白,想找父亲询问。”

  李贤快步跟在后头,问道:“你哪里不明白,和我说说呀?”

  李勇瞥了他一眼,哼道:“你小小年纪,连我都不明白的事,你怎会知道?”

  李贤笑道:“那也不一定,五兄也比我大呀,可很多事情,都要我帮他出主意呢。”

  李勇想了想,道:“那我问你,你知道今日有一场临时朝会吗?”

  李贤道:“知道呀。”

  李勇奇道:“那你说说,朝会商议的什么?”

  李贤将鞠球在食指上一转,道:“不就是倭国的事吗?”

  李勇见这小子还真有几分机灵,便问:“那我问你,父亲为何不消灭倭国,却要跟他们停战呢?”

  李贤笑道:“这还不简单。”

  李勇吃了一惊,道:“你知道?”

  李贤眼珠子一转,道:“告诉你可以,但三兄要将那招‘风回背转’教给我。”

  李贤生性贪玩,酷爱蹴鞠,常向李勇请教。

  李勇对这个弟弟倒也有几分耐心,将自己大部分技术,都传授给他。

  当然了,他也怕这个弟弟超过自己,留了几手,“风回背转”就是他保留的一个绝招。

  李勇道:“好,你若能帮我解惑,教你又何妨!”

  李贤伸出一只小小手掌,道:“击掌为约!”

  李勇在他手上拍了一巴掌,道:“好了,说吧。”

  李贤道:“三兄,咱们打倭国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李勇道:“当然是因为他们在熊津港偷袭我们了。”

  李贤道:“可那一战我们赢了啊。”

  “那又如何,他们既敢偷袭,就必须灭了他们。”

  李贤又问:“为何要灭了他们呢?”

  李勇哼道:“所以说你还小,不懂这些,若是不灭了他们,我大唐在辽东地区,就没有威信啦!”

  李贤正色道:“不对,战争是为国家谋利。兵贵伐谋,不战而胜,比战而胜之,更为珍贵。”

  李勇一脸诧异的望着他,道:“你这些话哪里听来的?”

  李贤道:“书上读的啊。”

  李勇不敢再小看这个弟弟了,问道:“六郎,依你之见,应该与倭国停战吗?”

  李贤点了点脑袋。

  李勇道:“可如今各国都在攻打倭国,只要我军继续攻打,必能消灭倭国,夺得倭国所有土地,他们那些金矿银矿,也是咱们的了,这样不是对国家更有利吗?”

  李贤呆住了。

  李勇催促道:“快说啊!”

  李贤翻了翻眼皮,道:“我还是个十岁不到的孩子,兄长竟然问我这些,不觉得过分吗?”

  李勇在他脑袋上拍了一下,没好气道:“你这小子,明明是你刚才自己逞能!”

  李贤朝他吐了吐舌头,抱着鞠球,飞快跑走了。

  李勇继续沿着金水河前行,很快在一处水阁处,看到了李治。

  三个小公主也都在李治身边,正陪着他喂鱼。

  李勇瞧见后,颇有些羡慕,心道:“父亲只会陪妹妹们玩,从未带着我们玩耍。”

  远处的王伏胜注意到李勇,朝李治提醒了一句。

  李治朝他招了招手,道:“三郎,过来。”

  李勇快步走了过去,朝李治见礼。

  李治问:“三郎,找朕有什么事吗?”

  李勇低声道:“孩儿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父亲。”

  李治对这个儿子很了解,隐隐猜到他要问的是什么,便道:“义阳,高安,你们带太平去附近玩一下。”

  高安公主道:“耶耶,那我们去梅园玩,行不行?”

  李治道:“可以。”

  三女很快在保傅、宫人簇拥下离开了。

  李勇见父亲如此重视自己,让妹妹们都走开了,心中平衡了一些。

  李治将手中鱼食全部扔进水池里,朝李勇问:“说吧,想问我什么?”

  李勇道:“孩儿不明白,眼下各国共打倭国,正可灭其国,得其地,父亲为何同意与他们停战呢?”

  李治看了他一眼,道:“那我问你,如果我们拒绝与倭国停战,倭人会怎么样?”

  李勇想了一下,道:“应该会继续跟咱们对峙吧。”

  李治摇头道:“不,继续对峙,他们国内就会被其他各国占据。若是都城被占,倭国就会四分五裂!”

  李勇道:“那他们会撤军,救援都城!”

  李治道:“那我们就会趁势占据九州。我军陆战能力,远胜他们,到时可轻易灭其国。”

  李勇愣道:“那倭国该怎么办呢?”

  李治走到石桌旁坐下,缓缓道:“那种局势下,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孤注一掷,跟咱们在海上决一死战,甚至主动来偷袭耽罗。获胜之后,再返回本州救援。”

  李勇在李治示意下,在旁边坐下,问道:“父亲是担心我军水战,打不赢倭国吗?”

  李治端起茶杯,喝了口茶,道:“不,朕相信刘仁轨一定能赢。但如果在海上打,就算获胜,我军也可能损失很大。”

  李勇点头同意。

  李治接着道:“打败倭国主力,不代表能占据倭国。此战过后,我们纵得倭国之地,却要面临倭人不断反抗,陷入战争泥潭。”

  李勇面色微红,道:“孩儿还以为打败倭军主力,就能占据倭国呢。”

  李治道:“不要小看普通百姓的反抗,倘若我军陷在倭国,必将耗费无数钱粮,最后还可能被他们赶出倭国。”

  李勇道:“所以父亲才决定与他们签订契约吗?”

  李治道:“不错,眼下得到这笔战争赔偿,便能弥补我军前期的战争消耗,这一战就不亏。”

  “倭人主动割让九州,本地百姓就不会反抗太激烈。等我们在九州收复民心,站稳脚跟,将来再灭倭国,便易如反掌。”

  李勇欣喜道:“孩儿明白了。”

  李治拍了拍他肩膀,笑道:“来,和我下一盘棋,多学学围棋,有助于开阔思维。”

  李勇笑道:“孩儿最近也请了两名清客,学了些围棋,正要请父亲指教呢!”

  两人当即在水阁摆下棋局,李治一边下,一边指点。

  李勇生性爱动,原不爱静坐,不过能陪父亲一起下棋,便不觉枯坐难受。

  父子一连下了三局,高安公主她们三个都玩了一圈回来了,李勇才告退离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我妻武则天,大唐,我妻武则天最新章节,大唐,我妻武则天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