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会变的。
当年张燕一穷二白的时候,自然敢豁出命去拼。
可如今他贵为黑山军之主,心中自然难免有些瞻前顾后了。
即便他对这个“平北将军”的印绶颇为心动,但还是没有立刻给出回答。
无论李孚如何高谈阔论,他都始终没有给个准话。
无奈之下李孚只能暂且下去休息,给张燕商量的时间。
事实也确实如此。
待李孚离开之后,张燕便立即将一干心腹招来一起商议。
……
“父亲,袁本初此言当真?”
内堂之中,只见张燕之子张方狐疑道:“莫不是想赚咱们出山,再一网打尽?”
见他这么一说,一旁的杜长等武将也忍不住连连点头。
确实,明明于毒那厮刚刚才得罪过他,袁绍不报复他们黑山军就算了,如今反而厚赏招抚,怎么看都有点不合常理。
张燕闻言略作思量便摇头道:“当不是如此。如今魏哲那厮坐拥三州不说,更是虎视冀州,袁本初或是试图收复渤海、河间两郡,方才盯上咱们了。”
不过话虽如此,张燕还是立刻命左右加派斥候出山打探,看看是否有埋伏迹象。
然而听了自家父亲的分析,一旁的张方顿时忍不住道:“那为何不投奔左将军?幽州势大,不正好是我等明主吗?”
此言一出,堂中顿时一片死寂。
杜长等武将面色阴沉,即便是张燕脸上也有几分不自在。
毕竟魏哲是靠打黄巾起家的,当初在广宗城下张燕亦没少与魏哲厮杀。
就这么说罢,若说张燕袁绍之间的是小矛盾,那与魏哲之间就是宿怨。
比如当年令太史慈重伤的一箭,就是张燕麾下的手笔。
若是真入了魏哲麾下,别说其他黑山军将领了,连张燕心里都有些忐忑。
张方也就是年纪小没经历过,要不然他压根就不会说出这种话。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生死面前什么宿怨大仇其实都没什么。
也就是张燕现在还有得选,否则该跪的时候他保证比谁都快。
于是在念叨了几句“是亲生的”后,张燕狠狠瞪了张方一眼便略过此议。
如此一来,剩下的问题就简单多了。
很快在众人集思广益之下,对于这次袁绍的招揽黑山军终于有了决断。
……
数日后,邺城。
州牧府正堂上,只见李孚正心情忐忑的向袁绍汇报此行的结果。
在说的差不多了后,李孚又小心的补充道:“黑山贼首张燕言故土难离,故此求分太行诸山谷为黑山郡,请为黑山太守,自此市买不禁。”
是的,张燕思量再三之后还是决定归附袁绍。
毕竟如今天下人口袁氏兄弟三有其一,怎么看袁氏代刘都已成定局。
如此一来,二袁之中恐怕日后必有一人为天子。
而面对这道二选一的赌局,张燕能够得上的也只有袁绍了。
甚至张燕私下里都暗自庆幸没有在公孙瓒攻打冀州的时候落井下石。
否则如今他便是想要投靠袁绍,估计都没有这个可能了。
不过他心底终究还是有些顾虑,这才有了请立黑山郡的提议。
与此同时,当李孚话音一落,袁绍立刻面色阴沉的冷哼道:“好大的狗胆!”
李孚闻言连忙躬身道:“明公容禀,卑职观之,张燕此人确实有归附之心。其人曾言于毒勾结董卓、背弃黑山,愿为将军除此祸害。据我所知,先前攻冀州乃于毒、白绕、眭固等人受长安蛊惑,张燕并不知情。”
闻听此言,袁绍的脸色这才好看些许。
如今白绕、眭固已被曹操所斩,若是于毒再被张燕除去,那么上次被偷袭的怨气也能消解大半了,他的面子上也能说得过去。
然而对于张燕的得寸进尺,袁绍终究还是有些不悦。
审配见状当即出列道:“若吾所料不错,张燕求为黑山太守当为试探之举,但求一心安尔。为黑山百万之众计,明公何必吝啬区区一虚名?”
审配此言一出,堂中文武不少人都点了点头。
因为他说得确实是大实话,就算不给黑山太守的名头,地盘也是张燕的。
若是能用区区一个黑山太守印绶就能换来百万黑山军,反而是他们赚了。
见此情形,袁绍想了想也只能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
他这人就是如此,英明果断程度完全取决于周边的环境。
若是眼下敌军兵临城下,袁绍估计立刻能变得睿智起来。
于是乎,刚刚失去两个郡的冀州,转眼便又多了一个郡。
而如愿所偿的拿到平北将军印绶、成为黑山太守后,张燕麾下的黑山军终于开始出动了,涿郡以西很快便烽烟四起。
……
与此同时,渤海郡南皮县。
郡府后院,只见沮授面色凝重的将一份情报递与钟扈。
“青州黄巾不日将入寇渤海,将军当早做准备!”
这是他在青州平原郡的一位好友传来的消息。
钟扈闻言也没有惊讶,当即接过信件看了起来,原来这次青州黄巾不仅仅入寇渤海,而是四面开花,除了渤海的这部黄巾军之外,另有一支向西寇掠兖州泰山;一支则向南侵扰徐州。
很显然,经过青州黄巾多年的祸害后青州已经无力承担了。
不过很快钟扈便眉头微皱:“受张燕所邀,欲与黑山军汇合?”
“不错!”沮授闻言点了点头:“张饶所部确实有此流言。”
沮授也不确定这个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上报了。
毕竟若是此消息是真的,那么黑山军便是敌非友,当早做准备。
在得知沮授已然上报钟扈这才微微颔首。
“多谢沮府君,我这便去准备!”
然而沮授却忍不住问道:“此次张饶聚众三十万入寇,不知将军兵力是否足够?可需我再招募义兵?”
不是沮授不相信钟扈的能力,而是这次入寇的青州黄巾实在太多了。
钟扈闻言却哈哈一笑:“沮府君多虑了,这点蟊贼用不着这么大动静。”
毕竟如今光是渤海郡十二县的屯军加在一起,就足足有一万二千人,再加上钟扈麾下还有五千府兵。
在钟扈看来对付张饶部黄巾军,已然绰绰有余。
要知道他可是打黄巾起家的,没有人比他更懂怎么击败黄巾军!
见钟扈如此信心满满,沮授也就没有多言了。
不过在钟扈离去之后,沮授略作沉吟也有了动作。
既然战场上的事情不需要他操心,那么他就尽心操持后勤就好了。
屯田军固然有些积蓄,但能另外筹集一批粮秣也是好的。
尤其是这次入寇的还是黄巾军,沮授相信渤海各家宗族会很识趣的。
要知道隔壁平原郡的惨状他们可都是看在眼中。
若是郡中没有成功拦住青州黄巾,那么渤海郡的下场不言而喻。
随后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沮授便筹集了将近二十万石粮草。
实际上随着青州黄巾即将入寇的消息传开,渤海郡上下顿时人心惶惶。
没办法,如果进攻的是其他关东诸侯还好,他们无非是换个主子。
但来的是青州黄巾军,那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君不见青州士族、豪强,如今大半都已经投奔他处了吗?
……
初平二年,夏四月,辛丑日。
蓟县城外,西郊大营。
观看完府兵操练的魏哲本来心情挺不错的,虽然涿郡那边出了点意外,但涿郡太守公孙昭亦是文武双全之辈,些许贼患还奈何不得他。尤其在魏哲于幽州大兴屯田之后,涿郡的防御实力更是大大增强。
只是在看到了钟扈与沮授的奏疏后,魏哲的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呀!诶~”
帅帐之中,只见魏哲无奈的叹息道。
他本想休养生息一阵子,梳理完内政再外扩,却没想到袁绍这么心急。
戏志才闻言却笑道:“树大招风,谁让明公太出色了呢!”
只是在谈笑了几句之后,戏志才对邺城这次的谋划忍不住点了点头。
驱使黑山贼与黄巾贼为己用,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招妙棋!
无论是输还是赢,对于袁绍自身来说都没有什么损失。
魏哲不由感慨道:“审正南不愧是冀州名士,惜哉不能我所用!”
他算是明白曹丞相为什么总喜欢收集人才了,原来真的会上瘾啊。
戏志才可没这么多感慨,当即建议道:“既然袁绍已然蠢蠢欲动,明公不如早取青州。”
只见他指着舆图上的东莱郡道:“辽东屯军从此而入,待钟将军率兵南下,两面夹攻之下青州唾手可得。若能拿下青州,甘陵国便近在咫尺,如此便可对冀州成绞杀之势。”
听到这里,魏哲微微颔首。
不过这个计划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让袁绍腾出手来。
毕竟以冀州的家底,若是不想办法牵制他的精力,魏军想要拿下青州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念及此处,魏哲想了想便开口吩咐道:“拟令”
一旁的幕府从事王修闻言当即执笔以待。
随即便听得魏哲果断道:
今青州蛾贼蜂聚,荼毒生民。本将受命幽燕,当秉节钺,靖此凶逆。
今表都护将军钟扈为青州刺史,总制青州六郡戡乱事,
另遣横海校尉魏慕华,率本部水军及辽东屯军五千,克期扬帆,登陆东莱。依海结寨,徐图西进,务要锁断贼寇东窜海隅之路。
鹰扬将军太史慈,引本部府兵虚攻安平。昼伏夜出,以扰敌疲师为要,若见贼势动摇,可伺机拔城。
另表中郎将徐荣为并州刺史,武猛从事张辽为骑都尉,统代郡屯军五千,西出雁门,并州诸郡皆可便宜行事。
诸将各整部曲,毋负本将戡乱安民之志。
凡破贼建功者,当表奏朝廷,不吝封侯之赏;若逡巡不进者,军法具在,勿谓言之不预也!
——
袁绍不是想要开战么,那魏哲就满足他,看他能不能应付的过来。
而听见魏哲这一连串的命令,一旁的幕府从事王修忍不住心中一紧。
虽然魏哲说的轻描淡写,但他仿佛已然看见了遍地狼烟的场景。
他今日算是明白古人口中“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何场景了。
只是感慨归感慨,王修还是很快便草拟好了任命。
毕竟他也是北海人,如今青州沦落到这般境地王修也很痛心。
若是魏哲能平定青州黄巾之乱,那么对于青州百姓来说也是件好事儿。
——
【今天把这本书又从头看了一遍,总算找到了点感觉。ε=(ο`*)))唉,抱歉了,后面更新会恢复正常状态】
当年张燕一穷二白的时候,自然敢豁出命去拼。
可如今他贵为黑山军之主,心中自然难免有些瞻前顾后了。
即便他对这个“平北将军”的印绶颇为心动,但还是没有立刻给出回答。
无论李孚如何高谈阔论,他都始终没有给个准话。
无奈之下李孚只能暂且下去休息,给张燕商量的时间。
事实也确实如此。
待李孚离开之后,张燕便立即将一干心腹招来一起商议。
……
“父亲,袁本初此言当真?”
内堂之中,只见张燕之子张方狐疑道:“莫不是想赚咱们出山,再一网打尽?”
见他这么一说,一旁的杜长等武将也忍不住连连点头。
确实,明明于毒那厮刚刚才得罪过他,袁绍不报复他们黑山军就算了,如今反而厚赏招抚,怎么看都有点不合常理。
张燕闻言略作思量便摇头道:“当不是如此。如今魏哲那厮坐拥三州不说,更是虎视冀州,袁本初或是试图收复渤海、河间两郡,方才盯上咱们了。”
不过话虽如此,张燕还是立刻命左右加派斥候出山打探,看看是否有埋伏迹象。
然而听了自家父亲的分析,一旁的张方顿时忍不住道:“那为何不投奔左将军?幽州势大,不正好是我等明主吗?”
此言一出,堂中顿时一片死寂。
杜长等武将面色阴沉,即便是张燕脸上也有几分不自在。
毕竟魏哲是靠打黄巾起家的,当初在广宗城下张燕亦没少与魏哲厮杀。
就这么说罢,若说张燕袁绍之间的是小矛盾,那与魏哲之间就是宿怨。
比如当年令太史慈重伤的一箭,就是张燕麾下的手笔。
若是真入了魏哲麾下,别说其他黑山军将领了,连张燕心里都有些忐忑。
张方也就是年纪小没经历过,要不然他压根就不会说出这种话。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生死面前什么宿怨大仇其实都没什么。
也就是张燕现在还有得选,否则该跪的时候他保证比谁都快。
于是在念叨了几句“是亲生的”后,张燕狠狠瞪了张方一眼便略过此议。
如此一来,剩下的问题就简单多了。
很快在众人集思广益之下,对于这次袁绍的招揽黑山军终于有了决断。
……
数日后,邺城。
州牧府正堂上,只见李孚正心情忐忑的向袁绍汇报此行的结果。
在说的差不多了后,李孚又小心的补充道:“黑山贼首张燕言故土难离,故此求分太行诸山谷为黑山郡,请为黑山太守,自此市买不禁。”
是的,张燕思量再三之后还是决定归附袁绍。
毕竟如今天下人口袁氏兄弟三有其一,怎么看袁氏代刘都已成定局。
如此一来,二袁之中恐怕日后必有一人为天子。
而面对这道二选一的赌局,张燕能够得上的也只有袁绍了。
甚至张燕私下里都暗自庆幸没有在公孙瓒攻打冀州的时候落井下石。
否则如今他便是想要投靠袁绍,估计都没有这个可能了。
不过他心底终究还是有些顾虑,这才有了请立黑山郡的提议。
与此同时,当李孚话音一落,袁绍立刻面色阴沉的冷哼道:“好大的狗胆!”
李孚闻言连忙躬身道:“明公容禀,卑职观之,张燕此人确实有归附之心。其人曾言于毒勾结董卓、背弃黑山,愿为将军除此祸害。据我所知,先前攻冀州乃于毒、白绕、眭固等人受长安蛊惑,张燕并不知情。”
闻听此言,袁绍的脸色这才好看些许。
如今白绕、眭固已被曹操所斩,若是于毒再被张燕除去,那么上次被偷袭的怨气也能消解大半了,他的面子上也能说得过去。
然而对于张燕的得寸进尺,袁绍终究还是有些不悦。
审配见状当即出列道:“若吾所料不错,张燕求为黑山太守当为试探之举,但求一心安尔。为黑山百万之众计,明公何必吝啬区区一虚名?”
审配此言一出,堂中文武不少人都点了点头。
因为他说得确实是大实话,就算不给黑山太守的名头,地盘也是张燕的。
若是能用区区一个黑山太守印绶就能换来百万黑山军,反而是他们赚了。
见此情形,袁绍想了想也只能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
他这人就是如此,英明果断程度完全取决于周边的环境。
若是眼下敌军兵临城下,袁绍估计立刻能变得睿智起来。
于是乎,刚刚失去两个郡的冀州,转眼便又多了一个郡。
而如愿所偿的拿到平北将军印绶、成为黑山太守后,张燕麾下的黑山军终于开始出动了,涿郡以西很快便烽烟四起。
……
与此同时,渤海郡南皮县。
郡府后院,只见沮授面色凝重的将一份情报递与钟扈。
“青州黄巾不日将入寇渤海,将军当早做准备!”
这是他在青州平原郡的一位好友传来的消息。
钟扈闻言也没有惊讶,当即接过信件看了起来,原来这次青州黄巾不仅仅入寇渤海,而是四面开花,除了渤海的这部黄巾军之外,另有一支向西寇掠兖州泰山;一支则向南侵扰徐州。
很显然,经过青州黄巾多年的祸害后青州已经无力承担了。
不过很快钟扈便眉头微皱:“受张燕所邀,欲与黑山军汇合?”
“不错!”沮授闻言点了点头:“张饶所部确实有此流言。”
沮授也不确定这个消息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还是上报了。
毕竟若是此消息是真的,那么黑山军便是敌非友,当早做准备。
在得知沮授已然上报钟扈这才微微颔首。
“多谢沮府君,我这便去准备!”
然而沮授却忍不住问道:“此次张饶聚众三十万入寇,不知将军兵力是否足够?可需我再招募义兵?”
不是沮授不相信钟扈的能力,而是这次入寇的青州黄巾实在太多了。
钟扈闻言却哈哈一笑:“沮府君多虑了,这点蟊贼用不着这么大动静。”
毕竟如今光是渤海郡十二县的屯军加在一起,就足足有一万二千人,再加上钟扈麾下还有五千府兵。
在钟扈看来对付张饶部黄巾军,已然绰绰有余。
要知道他可是打黄巾起家的,没有人比他更懂怎么击败黄巾军!
见钟扈如此信心满满,沮授也就没有多言了。
不过在钟扈离去之后,沮授略作沉吟也有了动作。
既然战场上的事情不需要他操心,那么他就尽心操持后勤就好了。
屯田军固然有些积蓄,但能另外筹集一批粮秣也是好的。
尤其是这次入寇的还是黄巾军,沮授相信渤海各家宗族会很识趣的。
要知道隔壁平原郡的惨状他们可都是看在眼中。
若是郡中没有成功拦住青州黄巾,那么渤海郡的下场不言而喻。
随后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沮授便筹集了将近二十万石粮草。
实际上随着青州黄巾即将入寇的消息传开,渤海郡上下顿时人心惶惶。
没办法,如果进攻的是其他关东诸侯还好,他们无非是换个主子。
但来的是青州黄巾军,那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君不见青州士族、豪强,如今大半都已经投奔他处了吗?
……
初平二年,夏四月,辛丑日。
蓟县城外,西郊大营。
观看完府兵操练的魏哲本来心情挺不错的,虽然涿郡那边出了点意外,但涿郡太守公孙昭亦是文武双全之辈,些许贼患还奈何不得他。尤其在魏哲于幽州大兴屯田之后,涿郡的防御实力更是大大增强。
只是在看到了钟扈与沮授的奏疏后,魏哲的眉头就忍不住皱了起来。
“树欲静而风不止呀!诶~”
帅帐之中,只见魏哲无奈的叹息道。
他本想休养生息一阵子,梳理完内政再外扩,却没想到袁绍这么心急。
戏志才闻言却笑道:“树大招风,谁让明公太出色了呢!”
只是在谈笑了几句之后,戏志才对邺城这次的谋划忍不住点了点头。
驱使黑山贼与黄巾贼为己用,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招妙棋!
无论是输还是赢,对于袁绍自身来说都没有什么损失。
魏哲不由感慨道:“审正南不愧是冀州名士,惜哉不能我所用!”
他算是明白曹丞相为什么总喜欢收集人才了,原来真的会上瘾啊。
戏志才可没这么多感慨,当即建议道:“既然袁绍已然蠢蠢欲动,明公不如早取青州。”
只见他指着舆图上的东莱郡道:“辽东屯军从此而入,待钟将军率兵南下,两面夹攻之下青州唾手可得。若能拿下青州,甘陵国便近在咫尺,如此便可对冀州成绞杀之势。”
听到这里,魏哲微微颔首。
不过这个计划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能让袁绍腾出手来。
毕竟以冀州的家底,若是不想办法牵制他的精力,魏军想要拿下青州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念及此处,魏哲想了想便开口吩咐道:“拟令”
一旁的幕府从事王修闻言当即执笔以待。
随即便听得魏哲果断道:
今青州蛾贼蜂聚,荼毒生民。本将受命幽燕,当秉节钺,靖此凶逆。
今表都护将军钟扈为青州刺史,总制青州六郡戡乱事,
另遣横海校尉魏慕华,率本部水军及辽东屯军五千,克期扬帆,登陆东莱。依海结寨,徐图西进,务要锁断贼寇东窜海隅之路。
鹰扬将军太史慈,引本部府兵虚攻安平。昼伏夜出,以扰敌疲师为要,若见贼势动摇,可伺机拔城。
另表中郎将徐荣为并州刺史,武猛从事张辽为骑都尉,统代郡屯军五千,西出雁门,并州诸郡皆可便宜行事。
诸将各整部曲,毋负本将戡乱安民之志。
凡破贼建功者,当表奏朝廷,不吝封侯之赏;若逡巡不进者,军法具在,勿谓言之不预也!
——
袁绍不是想要开战么,那魏哲就满足他,看他能不能应付的过来。
而听见魏哲这一连串的命令,一旁的幕府从事王修忍不住心中一紧。
虽然魏哲说的轻描淡写,但他仿佛已然看见了遍地狼烟的场景。
他今日算是明白古人口中“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何场景了。
只是感慨归感慨,王修还是很快便草拟好了任命。
毕竟他也是北海人,如今青州沦落到这般境地王修也很痛心。
若是魏哲能平定青州黄巾之乱,那么对于青州百姓来说也是件好事儿。
——
【今天把这本书又从头看了一遍,总算找到了点感觉。ε=(ο`*)))唉,抱歉了,后面更新会恢复正常状态】